2017年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3)
17、(理解)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概念
需氧呼吸的概念: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厌氧呼吸的概念:在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18、(理解)需氧呼吸反应式、过程(三个阶段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场所)
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 +6H2O +6O2 6CO2+12H2O +大量能量
需氧呼吸的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形成ATP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C6H12O6 2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 2丙酮酸+6H2O 6CO2+20[H]+少量能量(2ATP)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 24[H]+6O2 12H2O+大量能量(34ATP)
19、(理解)厌氧呼吸反应式、过程
反应式:C6H12O6→C2H5OH(酒精)+CO2+能量、
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
过程:第一阶段:C6H12O6→2丙酮酸+2ATP+4[H](在细胞质基质中)
第二阶段:2丙酮酸→2酒精+2CO2+能量(细胞质)或2丙酮酸→2乳酸+能量(细胞质基质)
20、(理解)细胞呼吸在实践中的应用
呼吸作用的意义:①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②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1、(了解)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同化类型包括自养型和异养型,其中自养型分光能自养--绿色植物,化能自养:硝化细菌;其余的生物一般是异养型(如:动物,营腐生、寄生生活的真菌,大多数细菌);异化类型包括厌氧型和需氧型,其中寄生虫、乳酸菌是厌氧型;其余的生物一般是厌氧型(多数动物和人等)。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
22、(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阶段、场所、产物
概念: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生物种类:绿色植物、藻类、光合细菌(蓝藻)
光合作用 | 呼吸作用 | |
原料 | CO2、H2O | O2、C6H12O6、H2O |
产物 | H2O、C6H12O6、O2 | CO2、H2O |
能量转换 | 贮藏能量 | 释放能量 |
发生场所 | 叶绿体 | 线粒体、细胞溶胶 |
发生条件 | 光照、酶 | 光下、暗处、酶 |
23、(了解)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图
24、(理解)光反应的过程和光系统的作用
25、(理解)碳反应的过程
光反应阶段:
(1)场所:类囊体膜上
(2)光系统:在类囊体膜中,由色素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包括: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和碳反应阶段
(1)场所:叶绿体基质
(2)过程:
(3)条件:多种酶
(4)物质变化:
CO2的固定:CO2+RuBP(C5)→2三碳分子(C3)
C5再生:三碳糖----------------------------→ C5
(5)能量变化: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26、(理解)“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叶绿体中的色素
提取色素原理:色素可以溶解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
SiO2 → 使研磨更充分 CaCO3 → 保护色素
分离色素——纸层析法
原理: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
(1)制备滤纸条 (2)画滤液细线 ★要求:细、直、齐重复2—3次
(3)分离色素 ★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线
27、(应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
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矿质元素和水等。
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如:在大棚蔬菜等植物栽种过程中,可采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减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方法,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再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的产物。当低温时暗反应中C6H12O6的产量会减少,主要由于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适当提高温度能提高暗反应中C6H12O6的产量,主要由于提高了暗反应中酶的活性。
在光合作用中:a、由强光变成弱光时,[产生的H]、ATP数量减少,此时C3还原过程减弱,而CO2仍在短时间内被一定程度的固定,因而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C6H12O6的合成率也降低。
b、CO2浓度降低时,CO2固定减弱,因而产生的C3数量减少,C5的消耗量降低,而细胞的C3仍被还原,同时再生,因而此时,C3含量降低,C5含量上升。
第四章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1、(了解)细胞周期
定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一。
2、(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各时期分裂图
3、(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及意义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4、(理解)“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5、(理解)“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见课本)
6、(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特点:分化是一种持久的、稳定的渐变过程。
细胞分化的意义: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一个细胞(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只能繁殖出许多相同的细胞,只有经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体,并发育成成体,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细胞分化的实例:如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成熟区的输导组织细胞、薄壁组织细胞、根毛细胞等;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再发育成青蛙;骨髓造血;皮肤再生等都包涵着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化过程: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数量越来越多,这些细胞又逐渐向不同个方向变化
定义: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实质: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7、(了解)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能够无限增殖。(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3)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细胞彼此之间黏着性减小,导致在有机体内容易分散和转移。
8、(理解)细胞发生癌变的原因
(1)内因:人体细胞内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2)外因: ①物理致癌因子;②化学致癌因子;③病毒致癌因子。
恶性肿瘤的防治:远离致癌因子。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9、(理解)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3)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4)植物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5)动物细胞全能性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克隆羊多莉
10、(理解)干细胞的种类、特点和应用
干细胞是一类可以分化成为各种细胞的未分化细胞;受精卵是全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专能干细胞。
干细胞的一显著特点是进行不对称分裂,就是干细胞经过一次分裂所产生的两个细胞中,一个仍然是干细胞,另一个经过多次分裂后,变成许多各式各样的细胞。
应用——治疗许多疾病
11、(了解)细胞衰老的特征
12、(了解)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3、(了解)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
看了“2017年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