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历史>

2016高考历史必备资料:戊戌变法

淑航分享

  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运动,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6高考历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的备考资料,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2016高考历史必备资料: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1)、政治背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2)、经济背景: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发展原因①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破坏,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3)、阶级基础:随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也有所壮大,作为一个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形成了具有一定群众性的,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4)、思想基础: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的理论。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1、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1)时间:19世纪60年代以后。

  (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

  (3)主要观点: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主张兴办新式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2、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康有为与梁启超的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

  (1)康有为的活动:19世纪90年代初,在广州开办万木草堂。《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他最有代表性的维新变法的理论著作。

  (2)思想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托古改制”。

  (3)梁启超的《变法通议》。1896年,他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连载《变法通议》等文章,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系统宣传了变法图强的理论。

  3、“公车上书”和强学会的成立。

  (1)“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春。领导人:康有为。意义:使维新变法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运动。

  (2)强学会的成立

  时间:1895年。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3)《中外纪闻》

  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广造舆论。

  三、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1)原因:维新运动的高涨,引起封建顽固势力的仇恨和攻击而展开的。

  (2)派别:洋务派也站在顽固派一边,形成了维新派和顽固派、洋务派的尖锐对立。

  (3)主要内容: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4)影响:是近代史上维新与守旧的论战,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它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四、百日维新

  1、施政纲领:1898年康有为上书《应诏统筹全局折》,实质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组织救亡团体“保国会”

  (1)成立:康有为在上书皇帝的同时,还联合各省在京举人发起倡设学会。1898年4月,保国会在北京成立。

  (2)性质: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组织。

  (3)宗旨:“保国、保种、保教”。 意义:它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想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和希望建立组织参政议政的要求。

  3、百日维新

  (1)开始的标志: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2)起迄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3)主要内容:政治上准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上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文教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废除八股;军事上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

  (4)积极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政得到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的欢迎。

  (5)局限: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主张,表明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退步了,可见百日维新中的光绪帝和维新派是有区别的,没有能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其改革又是很不彻底的。

  五、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新法,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中南海,逮捕维新派人士,杀害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变法措施除京师大学堂保留外都被废除,戊戌变法终于失败了。

  六、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2)意义:①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齿轮式渣油泵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②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运动,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③它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

  (3)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缺少反帝反封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无权的皇帝•在顽固势力进攻面前,寄望于袁世凯和列强,袁世凯出卖维新派,脱离了群众,封建顽固守旧势力强大;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4)历史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33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