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指导:地理二轮复习策略与重点
导读: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学习吧!下面学习啦网的小编给你们带来了高三地理学习方法文章《高考地理复习指导:地理二轮复习策略与重点》供考生们参考。
命题预测及名师指导
一、趋势展望
(一)突出课改精神,强调能力立意
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等理念已经被越来越的人所接受,今年高考将会进一步把考查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根据不同的考核目标和要求,选择教材之外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突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方针、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高考命题在向《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靠拢,凸现了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今后试题将更多,开放性也更强,情境设置将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提供相关信息,全面检测学生获取信息、调动课本相关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死记硬背方法很难派上用场。
(二)突出地理观念,强调地理视角
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是分析、处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地理规律的理性认识,其实质是地理科学思维方式,即人们用于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的模式、思想方法及思维运作程序。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在高考中具体表现为两方面:其一是动态地看问题,注重自然地理过程。其二是发展地看问题,关注人类活动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联系,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仍将是今后高考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高考渗透地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加强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彰显地理学科特色。
(三)突出主干知识,强调区域发展
通常所说的主干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念、结论,主干知识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是学生形成各种学科能力的基础。高考试题引用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境,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其落脚点还是课本上的主干知识,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考查是高考命题的一贯原则。例如等值线是地理课程中的重要主干知识之一,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文综全国卷Ⅱ、四川卷、重庆卷、宁夏卷等都考了等高线图,有的还考了樱花初放日期图、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等值线图、年蒸发量变化速率空间分布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图等,考查的角度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没有脱离对等值线图这一主干知识的范围,高考命题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是不会改变的,并且不回避已经考过的内容。
(四)突出空间定位,强调读图用图能力
近几年来,区域特征认定的难度虽说有所降低,但是考查角度增加,空间定位仍然是考查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预计各种不同类型的图、表在2009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将会更高,特别是心理地图的构建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可能会出现无图考图的现象。
(五)突出案例研究,强调结合实际
现在新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特色是以案例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做为指挥棒的高考命题,将以热点区域与热点信息(时事热点和长效热点)为载体,通过案例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以及对知识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过去的2008年热点特别多。命题人可以用这些丰富的素材,来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分析、推理、解释、说明,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素质。
二、备考方略
(一)依据考纲、回归教材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备考的准则。高考复习冲刺阶段要以考纲作引领,梳理重点、难点知识,让学生熟悉考点,掌握每个考点所包括的内容、要点以及层次,切实做到准确、系统、深刻,依据教材、梳理考点,在梳理过程中着重解决那些记得不准、理解不深、似是而非的问题。
1. 书本知识要记准
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强调书本知识要记准确,特别是经纬网、等值线、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气旋与反气旋、锋面和气团、气候类型特点和成因、海水温度与盐度、洋流、自然灾害与自然资源、褶皱、断层、板块学说、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和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类型、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影响交通运输以及商业和邮电通信的区位因素、可持续发展、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国区域地理、国土整治等一定要记牢、记准,这些知识都是历年高考的重点。
2.课本插图要弄清
现在高考逢题必有图,尤其是区域地图更多。地理空间定位考查的要素很多,绝对地理位置、相对地理位置或某一区域代表性的地理事物,某个区域独特的自然环境特点都可以作为命题的载体。在加强地理空间定位训练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课本中的插图(包括各种景观图和示意图)的阅读与训练。除了课本插图之外,与课本配套的地图册也要认真阅读,通过辨识局部地图,阅读区域地图,准确地判断出相应的国家和地区,然后熟练地从图中获取有用信息,进行思考、分析、推理相关知识,提高空间定位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课后习题要过关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每节后面都附有活动课,每单元后面安排有自学园地,自学园地设有阅读、技能和练习等栏目。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近几年高考,有不少试题就来自活动课或课后的阅读教材。
(二)回顾反思,巩固提高
由于时间有限,后一阶段的复习应以回顾总结、追索反思为主,具体说来,主要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看考纲、想考点,默记知识体系
阅读《考纲》以及根据考纲编写的考点方面的资料,认真思考每一个考点所包含的内容,反思自己是否完全掌握,对一些模棱两可的内容要进行补课,直到完全理解为止,对各个知识点要融会贯通,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或网络。
2.看错题、想技巧,梳理解题思路
考生应有选择性地对以前做过的试卷、例题进行广泛阅读,从中归纳、总结各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特别要认真研读那些做错了的试题,反思错题的原因,要把这些错题搞通搞透,防止类似错误的重犯。同时还要归纳各类题目解题方法、技巧、解题过程以及常出现的错误,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图变文、文变图,构建心理地图
这一阶段复习应以地图为重点,加强图文转换、文图转换和图图转换的练习与思考,构建心理地图,所谓心理地图就是包含各种地理信息的地图在人脑中形成的表象,既是一种空间表象,是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形状、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演变和发展清晰主体的反映,也是一种记忆表象,可以加深对地域知识的认知。
(三)强化能力、规范答题
冲刺阶段一定更要加强对考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具体说来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搞好综合模拟,提高训练实效
综合模拟训练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熟悉高考的模式,灵活分配时间,增加临战经验;另一方面进一步发现学生知识上的漏洞和能力上的缺陷,以及时进行弥补。为了提高训练的实效性,训练题的选择要突出针对性、典型性、综合性、灵活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试题不要太多、太杂,每一个题应该是每一类题的代表,做到由题及类,触类旁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最后几个星期内,最好是做近几年高考真题,让学生提前找到高考的感觉。
2.关心社会热点、注意联系实际
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特别注重联系社会热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试题突出应用型,从不同角度检测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关心全球经济发展动态和我国国情,和谐社会、循环经济、2008年奥运会、神七上天、全球变暖、水土流失、沙尘暴、雪灾、台风、泥石流、火山地震等,都是高考中的热点或重点。
3.掌握答题要领、严格规范答题
最后阶段要进一步强化答题技巧训练,掌握答题方法,特别是要科学地安排时间,保持适宜的答题速度,同时要根据高考要求,规范答题,讲究卷面质量,字迹不要潦草,尽量减少涂改,卷面要整洁、干净,给人以美感,答题要有条理,提倡用黑色签字笔答题,强调规范性答题,防止意外失分。
第二章 文科综合下地理科
考试大纲导读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据此,本大纲拟定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要求目标 | Ⅰ | Ⅱ | Ⅲ |
获取和解读信息 | 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 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
调动和运用知识 | 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 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
续表
要求目标 | Ⅰ | Ⅱ | Ⅲ |
描述和阐释事物 | 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 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
论证和探讨问题 | 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 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
1.宇宙中的地球
【导读】本部分有关经纬网的内容是整个中学地理知识的载体,也是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根本,一般与其他考点相结合,以空间定位的形式出现。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则是学习的难点,高考考查的重点,该考点试题的情境创设年年翻新,但题型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
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关系
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赤道。纬线。纬度。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时区的划分。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区时的应用。
【试题举例】(2008年重庆文综)
白令海峡是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相距最近处,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同原有铁路连通,可以为两大陆提供一条便捷的陆上交通通道。读图,回答1,2题。
1.从北京到洛杉矶铁路沿线,占绝对优势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 B.阔叶林 C.半荒漠 D.苔原
2.一列时速为189 km的火车,北京时间3月8日20:00从北京直发洛杉矶(两城市图上铁路线长约12.6 cm。不考虑途中停车时间),到达终点站时当地区时为3月()
A.11日16:00 B.12日8:00 C.12日16:00 D.13日8:00
【答案】1.A 2.B
【试题举例】
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区域。a为纬线,b为晨昏线。b线中M点纬度值最大,N、P两点纬度值相等。回答1,2题。
1.M点的纬度最低为()
A.71.5 B.66.5 C.61.5 D.56.5N
2.若Q、R两点相距60个经度,且R点为30E,图示区域为夏半年。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时 B.8时 C.18时 D.20时
【答案】1.B 2.B
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试题举例】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下图)。回答1,2题。
1.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答案】1.C 2.D
(4)宇宙探测
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
【试题举例】
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
1.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2.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3.据报道,我国将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建立天文台,该地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A.极昼时间长
B.极夜时间长
C.空气稀薄、干燥
D.海拔高,离太阳近
【答案】1.A 2.B 3.C
2.大气
【导读】大气运动的原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高考的常考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常与区域地图及数据表格结合,判断天气状况和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注重考查思维的过程。本部分的内容与大众关注的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等热点密切相关,注重知识、原理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
(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对流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的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试题举例】
气温随高度变化会影响大气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大气污染物的聚集和扩散。下图所示气温与高度关系的四种情况中,最容易导致大气污染物聚集的是()
【答案】A
【试题举例】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回答1~3题。
1.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A.4℃ B.3℃
C.2℃ D.1℃
2.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3.下图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A 2.B 3.C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3)大气降水
降水的时间变化。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试题举例】
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埃及的亚历山大、伊拉克的巴格达、我国的拉萨和上海四城市都位于北纬30附近,但气候却有明显的差异。
1.判断下列表格中的气温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将亚历山大、巴格达、拉萨、上海四城市的名称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
2.读亚历山大等四城市位置简图及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比较四城市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上海 亚利山大 巴格达 拉萨
2.降水差异状况:从四个城市的年降水量看,上海最多,亚历山大和拉萨次之,巴格达最少。在降水季节分配上,上海和拉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亚历山大降水集中在冬季,巴格达则终年干燥少雨。
降水差异原因:上海位于亚欧大陆东部,面临太平洋,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亚历山大位于地中海沿岸,冬季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降水集中,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干燥少雨;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居于内陆,全年降水较少,但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通过垭口、谷地带来一定的水汽;巴格达位于西亚,受高气压控制,且难以得到海洋水汽的调节,因此终年火热干燥。
(4)天气、气候与人类
锋面、低压、高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试题举例】(2008年上海)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
1.图甲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2.图乙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夏季风环流 D.冬季风环流
3.图丙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答案】1.D 2.C 3.A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试题举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T B.Q C.R D.S
2.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A.T B.Q C.R D.S
3.在下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甲图中P地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C 2.B 3.A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试题举例】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
【答案】1.B 2.C
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试题举例】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 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1,2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答案】1.A 2.C
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
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试题举例】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A.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B.滩涂面积减少
C.淹没部分耕地
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A.臭氧层破坏
B.森林被大量砍伐
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答案】1.AB 2.BC
(5)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
【试题举例】
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答案】C
3.海洋
【导读】海洋的重点是海水的盐度、温度分布规律及洋流的成因、分布规律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陆地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成为热门话题,也会成为考查的重点,而这又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海洋环境的保护。
(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试题举例】
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其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途经的D处为__________海峡,E处位于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附近。
3.途经的F处比E处的海水盐度__________(高、低),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2.马六甲 亚欧 印度洋 3.高 F处降水较少,蒸发旺盛
洋流。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试题举例】
1.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A.增加湿、热程度
B.降低干、热程度
C.减轻寒冷状况
D.加剧干燥状况
【答案】1.B 2.D
(2)海洋开发
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
(3)海洋环境保护
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4.陆地
【导读】地壳物质循环、板块运动学说是本单元最为重要的考点,陆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特别是水资源)和地域分异规律也是经常考查的主干知识。
(1)陆地的组成要素及其运动
主要造岩矿物。三大类岩石。
【试题举例】
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回答1,2题。
1.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
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C.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
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
2.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中()
A.火成岩1为喷出岩
B.火成岩2为喷出岩
C.火成岩1、火成岩2都为喷出岩
D.火成岩1、火成岩2都为侵入岩
【答案】1.D 2.B
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试题举例】
下列选项与下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答案】A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
【试题举例】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甲丙丁过程属于__________循环。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______和______资源。丙图中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填字母)__________环节。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4.河流对城市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影响。请简要分析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答案】1.海陆间 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海洋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迁移 2.水 水能 流水沉积作用 3.c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4.位于汉水与长江干流的汇合处;交通便利;地处平原地区;省级行政中心
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
(3)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
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试题举例】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由表分析可以看出()
中国 | 美国 | 澳大利亚 | 法国 | 世界平均 | |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 | 2 200 | 8 952 | 18 245 | 3 357 | 8 900 |
每万元GDP耗水量(m3) | 5 045 | 514 | 387 | 288 | 1 344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答案】B
中国主要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试题举例】
长江三峡两岸自古以来多崩塌、滑坡,且越接近水面线,崩塌、滑坡数量越多,其主要原因是越接近水面线()
A.暴雨越多 B.植被越稀疏
C.谷越深坡越陡 D.土质越疏松
【答案】C
5.地图
【导读】本部分常见的考点是对等高线为主的各类等值线的判读,常常借助等高线来考查线路的选择、通视等问题。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试题举例】
下图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问题。
1.R、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800米 B.900米
C.1 000米 D.1 100米
2.M、N、P、Q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M、N B.M、P
C.M、Q D.P、Q
【答案】1.C 2.A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导读】工业和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是本单元的重点,高考常见的形式是结合具体的某个区域,要求能够进行区位条件分析。
(1)农业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试题举例】(2008年北京文综)
读图,回答1,2题。
1.该作物()
A.种植期的早晚取决于气候条件
B.灌浆期的早晚取决于成土母质
C.收割期的早晚取决于农业政策
D.一个生产周期至少为8个月
2.该作物处于开花期时,正值()
A.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C.中国东北平原昼长夜短 D.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
答案1.A 2.D
(2)工业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试题举例】
下图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
【答案】1.合理。因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城市的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2.两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老城区郊外,较为合理;现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污染城区,影响居住环境(人们环境意识增强),需迁出城区。
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
【试题举例】
下图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依次是()
A.④②③ B.④⑤②
C.③②① D.①③⑤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是()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④⑤
【答案】1.A 2.C
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
2.人口与环境
【导读】不同类型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及其问题、措施是本部分的重点;此外,人口在不同地域的迁移规律及影响也是常考的热点。
(1)人口的再生产
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中国的人口政策。
【试题举例】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亚洲某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
1.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年轻劳动力过剩 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
2.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3.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泰国
【答案】1.B 2.A 3.B
(2)人口数量与环境
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环境承载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数量的意义。
(3)人口素质与环境
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试题举例】
下图为我国城乡15~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1,2题。
1.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
A.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
B.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
C.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大于城市
D.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2.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
A.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B.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
C.有利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D.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答案】1.CD 2.AD
(4)人口迁移与环境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导读】能结合具体实际,分析一个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是复习本部分内容后必须具备的能力;此外,两类国家城市化的对比也是一个常见的考点;城市功能分区方面,常会结合工业布局进行考查。
(1)聚落的形成
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
(2)城市的区位
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试题举例】
读下图,回答1,2小题。
1.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答案】1.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漕)运通道。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
2.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东北可通东北平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南经华北平原可通东部平原地区,且东南离海较近。
(3)城市化
城市化及其进程。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试题举例】(2008年北京文综)
城市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分别为()
A.电影院、厂房、住宅、银行
B.零售店、电影院、厂房、办公室
C.办公室、零售店、住宅、厂房
D.批发市场、办公室、住宅、零售店
【答案】C
(4)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试题举例】
城市地域有住宅、商业、办公和文化等功能分区。下图中表示住宅区和商业区的曲线分别是
某城市一日不同功能区停车率变化图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答案】C
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城市的合理规划。
4.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导读】复习本部分内容时,应以我国或世界主要的交通线为线索,串起沿线地区较为重要的地理事物,高考中常出现这种考查形式。
(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服务业等)及作用。
(2)交通运输和通信
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试题举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计划在a处建一大规模的木材加工厂,分析其选址的有利条件,并说明建厂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2.该地区计划建一大型机场,分别说明b、c两地作为机场选址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提示:大型机场占地规模大,c地需填海。)
【答案】1.有利条件:接近原料产地;靠近水、陆交通线(交通运输便利)。影响: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对策:合理采伐和育林相结合,采取防治污染措施等。
2.b地 有利:位于几个大城市的中间(靠近几个大城市),便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便利)。不利:占用大量农田和湿地。
c地 有利:通过填海兴建机场,可以保护农田和湿地。不利:位置偏离大城市,不利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不便);填海造陆,工程造价较高。
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和港口。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
【试题举例】
交通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大因素。分析我国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交通污染的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甲、乙两市人口密集,交通拥堵与引发的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甲市地面公交运力不足,而出租汽车发展迅速,其所承担的客运比例已上升到20%。此外,私家车车辆迅猛增加,挤占了有限的道路空间。乙市地面公交一直是客流运送的主力军,加上地铁的快速发展,它们所承担的客运比例高于甲市。但是,目前地面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线路存在走向重复的现象。
2005年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引发的污染统计数据
(注:CO对大气污染分担率、NOx对大气污染分担率是指机动车排放的CO、NOx在城市CO、NOx排放量中的比重)
1.在公交、地铁、小轿车等各种市内交通方式中,受天气影响较小的方式是__________;运量小、占据道路面积大的方式是__________。
2.统计图中,明显反映两市交通拥堵程度的主要指标是______________。
3.造成甲、乙两市汽车尾气污染物对大气污染分担率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多项选择)
A.乙市的机动车总量大于甲市
B.乙市排放污染气体的工厂数量减少
C.甲市第二产业比重高于乙市
D.甲市位于北方地区,冬季实行取暖
4.根据图文提供的信息,比较甲、乙两市的交通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地铁 小轿车 2.平均上下班距离与平均上下班时间 3.BCD
4.拥堵问题
表现:都出现了交通拥堵问题;甲市更为拥堵。原因:两市人口密集、运量大;甲市机动车总量大、道路网密度较小、出行方式中小轿车比重大。建议:甲市控制私家车的增长、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道路网密度;乙市继续控制机动车的增长、提高道路网密度、优化公交线路。
污染问题
表现:均出现交通噪音、汽车尾气污染;乙市污染分担率高于甲市。原因:机动车总量大、环保措施不力。建议:适当控制机动车总量、采用环保装置、加强相关管理措施
现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网络的作用。
【试题举例】
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这标志着我国既有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回答1,2题。
1.这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2.根据提速动车组时刻表,乘坐下表中哪一车次的旅客到达终点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
动车组车次 | 始发站 | 终点站 | 开车时间 | 终到时间 |
D21 | 北京 | 长春 | 07:15 | 13:31 |
D201 | 南昌 | 长沙 | 08:00 | 11:15 |
D584 | 宝鸡 | 西安 | 11:11 | 12:23 |
D776 | 深圳 | 广州 | 11:18 | 12:28 |
(注:长春(4353N,12520E);长沙(2811N,11300E);西安(3415N,10855E);广州(2300N,11311E))
A.D21 B.D201 C.D584 D.D776
【答案】1.D 2.D
Ⅲ.命题指导思想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
3.题型
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等题型。
4.内容比例
三科的内容比例与中学阶段课程计划规定的三个学科的总课时数比例大体相当。
5.试题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6.组卷
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综合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附 2009年与2008年考纲差异【导读】2009年文科综合下地理科考试大纲与2008年内容基本一致。
第三章 知识大盘点
一、高考地理图表题归类
地理图表即直观反映地理事物特点和联系的各类图像和表格,它可以把抽象难理解的文字表述内容加以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是地理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最新颁布的《考试大纲》提出的考核目标的第一条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而许多信息的获取都是通过图表进行的。
通过地理图表来考查考生的地理知识和能力非常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这也是各类命题的大势所趋。这一要求在近几年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得到了较好的反映,甚至于到了无图不成题的地步。
(一)坐标图
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表示两项或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形。它一般用柱状、曲线、折线、点等来表示相关的地理信息。常见的坐标形式有:
1.两维坐标:即直角坐标,用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两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坐标中的点、线等内容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它能够简明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如课本中比较多见的有:
横坐标表示时间的变化,包括一日内的变化(如气温的日变化图、气压的日变化图)、一年内的变化(如全球气温年变化图、降水量柱状图)、多年内的变化(如郊区农作物产量变化图、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气温平均值的变化图)。
纵坐标表示空间的变化:包括水平方向的变化(如夏至日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图、海水温度和盐度随纬度分布图、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图)和垂直方向的变化(如海水温度垂直分布示意图、气温的垂直变化图)。
此外,教材中还有许多有相互关联的地理事物,它们也可以用两维坐标的形式表示出来,如震级与烈度之间的关系、资源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之间的关系等。
2.三维坐标:这种图表尚未在课本中出现(新版初中地理教材里现已开始出现),它是用三维空间来反映三个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将之统一在一个平面内,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
3.多维坐标图:多维坐标图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理,将众多具有并列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绘制而成。如土壤的成分组成、气候的气温降水资料、风频玫瑰图等。
解读坐标图时,首先要能正确判读并理解坐标系统中各坐标的具体含义,明白该图反映了哪两个或哪几个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其次要获得坐标中的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向。坐标图上的点、线(折线、曲线、直线)、柱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如曲(折、直)线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折、直)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斜率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此外,尤其要注意曲线或折线变化的起点、终点、转折点的特殊变化,从中发现规律性及根本特征。
在判读坐标图时,要注意三类问题:一是忽视坐标轴上数量信息而导致判读错误。如对比两幅降水柱状图的降水量的多少,不能仅看表示降水的柱子高低,就认定降水量相同或不同,而要认真看清纵坐标单位数值。二是忽视图中的隐含信息。不少考生只注意图像中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而不注意分析其蕴含的道理,只是从表面上读懂该图,比较肤浅,没有接触到本质。三是判读正三角坐标图时,要注意这种三角坐标图的三条边都是坐标轴,三项要素在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方向也应是一致的,要看清楚各轴所代表的含义。
(二)等值线图
所谓等值线,就是在地图上将地理要素值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常见的主要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等震线、等盐度线、pH等值线、等太阳高度线等。但不管哪类等值线图,它们是有一些共性的,如每幅等值线图的等间距相等,它的弯曲、疏密都表示一定的含义等。故无论是哪种等值线图,在判读时都要注意等值线的极值、走向、弯曲形态、疏密状况等,并要对此现象作进一步的探究。下面以最常见的几种等值线图为例:
等高线图
等高线即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它一般具有下面几个特征:1.同线等高:即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故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个地点不可能有两个不同的高度,但陡崖处除外;2.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同,故只要知道一幅等高线图中任意两条线的海拔,就可推算出其余各线的海拔;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即无论等高线如何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如果图幅较小的话,不一定能显示出来;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在同一幅图中,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1.在判读一幅等高线图时,要从上述的几个特征入手,从以下个几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地形 | 表示方法 | 地形特征 | 说明 |
山地 山峰 |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 | 四周低中部高 |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 |
盆地 洼池 | 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 四周高中间低 |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 |
山脊 | 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 |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 | 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
山谷 | 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 |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
鞍部 | 一对山脊等高线之间 |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 |
峭壁 陡崖 | 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 |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 |
判断时要注意几条特殊的等高线,如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坡,可通视,反之为凸坡,不可视。
2.判断两地的相对高度及温差
相对高度即两地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也即两地的海拔之差,在对流层中,海拔每升高1 000米,温度就会下降6℃,故两地的相对高度也可算出两地的温差。对于两海拔都是不定值的点,计算相对高度时尤其要细心推测。如跨n条等高距为h的等高线的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为:(n-1)hH<(n+1)h。
3.等高线的疏密还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从而判断其开发利用方式。一般来说,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而等高线越密集,则坡度越陡,开发利用时就越要注意。
4.根据等高线判断通视问题:如果两地之间没有较高的山峰或山脊,或一个山坡为凹坡,则不影响这两地之间的视线,即可通视。
5.根据等高线还可确定一系列点的区位
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方向,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放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
港口的建设应考虑选择在避风的深水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方。
水坝应建在山谷的开口处,如果山谷为里大外小的口袋形,其出口处是理想的水坝坝址选择地。
6.根据等高线还可确定一系列的线
一般而言,河流发源于河谷地区,因此等高线由小向大弯曲的地方可能发育河流;且河谷处的等高线越密集,河流的流速越快,该河段的水力资源就越丰富。
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就越陡,因此在选择登山路线时,应尽量经过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建铁路、公路时,应选择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度、坡度,少过河建桥;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高考复习指导:地理二轮复习策略与重点
第二轮复习中,要对重点的知识进行专题复习,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也更能培养考生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重点、难点的专题复习有多种专题划分方式,例如:
1.地球运动系统
包括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体的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的运动、地理事物时空变化。本专题内容分属于教材不同的单元,但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提出问题让考生思考,如地球运动能否引起大气运动、水体运动。这就要求考生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去分析问题,从而推理出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规律,也可以从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和分布推理出成因。
2.人地关系系统
包括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复习人口问题时,新教材与老教材有明显的差异,新教材表达更为合理、科学,因此在复习时应以新教材为准。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贯穿在教材很多单元,我们要把它们从教材中提取出来,分析其成因、规律以及对策。
3.区域地理系统
包括自然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等,有人说区域地理是地理科试题的瓶颈,这么认为也不过分,因为区域地理是文科综合考试命题的出发点,而高考涉及的社会热点本身就具有地域性。因此,考生必须有清晰的区域位置概念,才能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在本专题的城市区域中新老教材有差异,对于城市地域结构与功能分区中的工业区和住宅区位置,新教材采用的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因此新教材的说法更合理。
4.地理图表系统
包括日照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计算。图表分析是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高考中考查考生分析、判断能力的理想手段,图表的阅读分析水平直接影响着考生在高考中的表现,在专题复习中,要求考生达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并能对图表综合归纳,读出各种信息,找出有用信息,并分析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