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大学排行榜前200
2021年中国知名大学最新排行榜已经公布,排在前面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等,以下是具体的高校排名,供参考。
2021前两百名大学排名
名次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区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1 | 北京大学 | 北京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2 | 清华大学 | 北京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3 | 复旦大学 | 上海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4 | 浙江大学 | 浙江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5 | 南京大学 | 江苏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6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7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9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10 | 天津大学 | 天津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0 | 武汉大学 | 湖北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2 | 南开大学 | 天津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3 | 山东大学 | 山东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4 | 中山大学 | 广东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5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7 | 东南大学 | 江苏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8 | 四川大学 | 四川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9 | 吉林大学 | 吉林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0 | 同济大学 | 上海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2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3 | 厦门大学 | 福建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4 | 西北工业大学 | 陕西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5 | 中南大学 | 湖南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6 | 东北大学 | 辽宁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7 | 大连理工大学 | 辽宁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7 | 湖南大学 | 湖南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9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0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1 | 兰州大学 | 甘肃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2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3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4 | 电子科技大学 | 四川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5 | 重庆大学 | 重庆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6 | 华中农业大学 | 湖北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7 | 河海大学 | 江苏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8 | 南京农业大学 | 江苏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39 | 华中师范大学 | 湖北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0 | 郑州大学 | 河南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1 | 中国海洋大学 | 山东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4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陕西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3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3 | 南京理工大学 | 江苏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5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6 |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7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48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9 | 南昌大学 | 江西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0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北京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50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江苏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1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北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2 |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3 | 暨南大学 | 广东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4 | 西南大学 | 重庆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6 | 东华大学 | 上海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7 | 西北大学 | 陕西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8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湖北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59 | 苏州大学 | 江苏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0 | 中国政法大学 | 北京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60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1 |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2 | 南京师范大学 | 江苏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3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64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5 | 中国传媒大学 | 北京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65 | 云南大学 | 云南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5 | 上海大学 | 上海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6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黑龙江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8 | 福州大学 | 福建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69 | 河南大学 | 河南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0 | 华南农业大学 | 广东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71 | 东北师范大学 | 吉林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71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3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湖北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73 | 华南师范大学 | 广东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75 | 宁波大学 | 浙江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6 | 燕山大学 | 河北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76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78 |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79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0 |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80 | 陕西师范大学 | 陕西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80 | 江南大学 | 江苏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80 | 首都师范大学 | 北京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4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山东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85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86 | 浙江师范大学 | 浙江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7 | 河北大学 | 河北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8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北京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89 | 扬州大学 | 江苏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0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北京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90 | 江苏大学 | 江苏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1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浙江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1 | 辽宁大学 | 辽宁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3 | 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94 | 山西大学 | 山西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4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5 | 南方医科大学 | 广东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96 | 齐鲁工业大学 | 山东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7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8 | 河南科技大学 | 河南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9 | 山东师范大学 | 山东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0 | 河北工业大学 | 河北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0 | 成都理工大学 | 四川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0 | 武汉科技大学 | 湖北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3 |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3 | 天津师范大学 | 天津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5 | 西南财经大学 | 四川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05 | 首都医科大学 | 北京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05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黑龙江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06 | 福建师范大学 | 福建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7 | 河南师范大学 | 河南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7 | 深圳大学 | 广东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9 | 江西师范大学 | 江西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0 | 中央财经大学 | 北京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10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广东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1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12 | 东北财经大学 | 辽宁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13 | 长安大学 | 陕西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4 | 江西财经大学 | 江西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15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上海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15 | 南方科技大学 | 广东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15 | 西南政法大学 | 重庆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16 | 东北林业大学 | 黑龙江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7 | 安徽大学 | 安徽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8 | 黑龙江大学 | 黑龙江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9 | 湘潭大学 | 湖南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0 | 四川农业大学 | 四川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1 | 上海师范大学 | 上海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2 | 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3 | 东北农业大学 | 黑龙江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4 | 湖南农业大学 | 湖南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25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上海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25 | 南京林业大学 | 江苏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5 | 天津医科大学 | 天津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6 | 山东农业大学 | 山东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7 | 广西大学 | 广西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8 | 广州大学 | 广东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29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0 | 北京语言大学 | 北京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30 | 中国药科大学 | 江苏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30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0 | 南京医科大学 | 江苏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1 | 内蒙古大学 | 内蒙古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2 | 新疆大学 | 新疆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32 | 南京邮电大学 | 江苏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4 | 浙江工商大学 | 浙江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5 | 安徽师范大学 | 安徽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6 | 华侨大学 | 福建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37 | 山东科技大学 | 山东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38 | 西北师范大学 | 甘肃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9 | 浙江理工大学 | 浙江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40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41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2 | 贵州大学 | 贵州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2 | 大连海事大学 | 辽宁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2 | 山东财经大学 | 山东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5 | 长沙理工大学 | 湖南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5 | 中国医科大学 | 辽宁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6 | 中南民族大学 | 湖北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47 | 河南农业大学 | 河南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48 | 海南大学 | 海南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49 | 西安理工大学 | 陕西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0 | 北京体育大学 | 北京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50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东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50 | 湖北大学 | 湖北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1 | 长春理工大学 | 吉林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2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黑龙江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3 | 杭州师范大学 | 浙江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4 | 东北电力大学 | 吉林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5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江苏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5 | 云南师范大学 | 云南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6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陕西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6 | 河北农业大学 | 河北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8 | 汕头大学 | 广东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8 | 河南理工大学 | 河南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60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北京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60 |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61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黑龙江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61 | 沈阳农业大学 | 辽宁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61 | 湖南科技大学 | 湖南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64 | 重庆邮电大学 | 重庆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6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江苏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66 | 兰州交通大学 | 甘肃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67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67 | 青岛大学 | 山东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69 | 兰州理工大学 | 甘肃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70 | 华东政法大学 | 上海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70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0 | 温州医科大学 | 浙江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1 | 河北师范大学 | 河北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72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辽宁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73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河北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74 | 江西理工大学 | 江西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74 | 长江大学 | 湖北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75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四川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6 | 江苏师范大学 | 江苏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77 | 四川师范大学 | 四川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78 | 陕西科技大学 | 陕西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79 | 大连大学 | 辽宁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80 | 上海海事大学 | 上海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80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天津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80 | 广州医科大学 | 广东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81 | 辽宁师范大学 | 辽宁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81 | 沈阳工业大学 | 辽宁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83 | 东莞理工学院 | 广东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83 | 济南大学 | 山东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83 |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86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87 | 天津理工大学 | 天津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88 | 上海海洋大学 | 上海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88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湖南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90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黑龙江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90 | 天津科技大学 | 天津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90 | 大连医科大学 | 辽宁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91 | 浙江农林大学 | 浙江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92 | 武汉工程大学 | 湖北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92 | 桂林理工大学 | 广西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94 | 河南工业大学 | 河南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95 | 山西医科大学 | 山西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95 | 重庆师范大学 | 重庆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96 | 天津财经大学 | 天津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96 | 大连工业大学 | 辽宁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98 | 山西财经大学 | 山西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98 | 温州大学 | 浙江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00 | 中央美术学院 | 北京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00 | 湖南工商大学 | 湖南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021中国大学排行榜前十名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2、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现北京)。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校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54年,被确定为以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大学和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4、复旦大学学校
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由民间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后,学校成为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国立高等医科院校。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
5、南京大学
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
6、浙江大学
学校前身是创立于1897年求是书院,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1937年浙江大学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中国科学院和其他高校,主体部分在杭州重组为若干所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
7、上海交通大学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七宝、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有31个学院/直属系,13家附属医院;有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635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326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8496人,学位留学生2837人;专任教师3236名。截至2020年4月,有博士后流动站3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5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3个,本科专业67个。
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9、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后历经方言学堂、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立武昌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等时期,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
10、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而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长沙合并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往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
被大学录取后的规划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是注重的是专向方面的“高尖精”人才,上大学想在毕业时有一份好的就业,大学期间首先应该是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大一新生可以给自己计划,自己的专业课平时应该达到什么分数水平,业余每学期需要看基本关于专业课的辅助书籍等。
在大学的时候,我们的日程会减少很多,所以很多大一新生会从大一开始就会变得很迷茫,以至于每天都是颓废的度过。如果不想这样过完自己大学的话,那么就不要让自己闲下来,可以选参加几个社团或者泡泡图书馆,让自己每天都充实的度过。
不要逃课和不要挂科。估计很多师兄师姐会这样跟你说:不逃课的大学都是不完整的。但是偶尔逃一两次可以,千万不要在大一的时候以此为借口,养成逃课的习惯了。父母交了那么多钱到大学学习,不是让你来逃课的。逃课学不到东西,逃课逃多了,平时分就会相对较低,期末挂科的话,新学期补考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所以,没事不要逃课,争取不挂科。
2021中国大学排行榜前200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