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知识点复习
语文的复习,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二语文知识点复习,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高二语文知识点复习:陈情表
文言虚词
1、以
连词,表因果:因为
臣以险衅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以供养无主
但以刘日薄西山
连词,“无以”,无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连词,表目的:来
谨拜表以闻
动词,用
臣具以表闻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介词,表凭借:凭,按
猥以微贱
2、见:“我”
慈父见背
3、所:……的事,……的情况
实所共鉴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有所希冀
4、既……终……:又……又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5、且:连词,况且
且臣少仕伪朝
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二)宾语前置句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三)定语后置句
(四)介词结构后置句
急于星火
(五)省略句
未尝废离(祖母)
则告诉(陛下)不许
逮(吾)奉于圣朝,沐浴(于)清化
(六)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
慈父见背
沐浴清化
寻蒙国恩
犹蒙矜育
(七)固定句式
文言精句、难句翻译
1、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
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3、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臣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忠尽孝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是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文言常识
本文选自南朝梁萧统编选《文选》,李密,字令伯,一名虔,西晋人,蜀汉灭亡之后,以父亡母嫁祖母无所依靠,上表陈情辞却晋武帝太子洗马之征。
文化常识
1、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谢贺。
2、外,指自己一房以外的亲族,古代一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
3、五尺,汉代的五尺,相当于现在的三市尺多。
4、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5、孝廉,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用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6、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这里指益州刺史。
7、秀才,本指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文中指优秀人才,与科举“秀才”含义不同。
8、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9、洗马,即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掌图籍,祭奠先圣先师,讲。太子出行则为先驱。
10、伏惟,俯伏思量。故事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
11、朗署:朗官的衙署。
12、牧,古代称洲的长官。伯,长。
高二语文知识点复习:劝学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通“曝”,日晒)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通“至”,达到)
(2)古今异义
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参古义:验,检查。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疾古义:强。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假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
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用心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3)词类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作状,变直)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事)
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4)一词多义
于:寒于水(比)
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取之于蓝(从)
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并且)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关系)
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而见者远(表转折)
锲而舍之(顺承关系)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原因)
者: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不复挺者(……的原因)
焉:风雨兴焉(兼词,意为在这里)
圣心备焉(语气词)
(5)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高二语文知识点复习: 过秦论
一、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衡,通“横”)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通“亢”,高)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二、古今异义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
三、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兵器,名词)
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
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
8.之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
9.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
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
11.度
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
12.遗
①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动词)
13.爱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动词)
②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