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生物>

高中生物练习(2)

凤婷分享

  36.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电位为内正外负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和在神经纤维上传导都是单向的

  C.感受器不仅分布在体表,在内脏器官中也有分布

  D.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只能由轴突传到细胞体或树突

  37.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感受器后,动作电位在反射弧只能单向传递

  B.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刺激传出神经也能引起肌肉收缩,这属于反射活动

  D.任何反射弧都由3个神经元组成

  38.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Ⅲ处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到IV处,此时IV处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B.IV处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到V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刺激IV处,能在Ⅰ、Ⅱ、Ⅲ、V处测到电位变化

  D.刺激V处,会引起肌肉收缩

  39.下列激素的实验研究中,实验处理不会取得预期结果的是

  A.注射甲状腺激素使正常幼鼠发育加快

  B.切除哺乳期雌鼠垂体,生长激素分泌减少

  C.直接研磨鼠的胰腺能提取和获得胰岛素

  D.给幼年雄鼠注射雄性激素会引起性早熟

  4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②能产生植物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③激素和酶都是在植物体内起调节作用的物质,都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

  ④目前为止已发现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等五类植物激素

  A.一项 B.两项 C .三项 D.四项

  41.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2.下图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图中A、B、C、D表示结构,①、②、③、④表示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②中的CO2不能向③中扩散

  B.B结构呼吸作用的终产物是乳酸

  C.①中血糖浓度的调节与垂体有关

  D.①③④均参与了体温的调节

  43.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过程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仍然能够产生感觉

  B.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会发生于细胞核中

  C.如果该图表示激素调节过程,则a为下丘脑、b为脑垂体、c为胰岛α细胞

  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则a为B细胞、b为效应B细胞、c为靶细胞

  44.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激素、抗体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内环境稳态若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C.青蛙从25℃的室温中被转移到5℃的环境中,其耗氧量将减少

  D.血糖浓度的稳定只受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

  45.某免疫学研究人员将病毒q注入A组小鼠体内,其小鼠均死亡;而将同剂量的病毒q注入B组小鼠体内,其小鼠只在第1周发热,以后恢复健康。在死亡和恢复健康的两种小鼠的体细胞中均检测出具有活性的病毒。下列假设中不能够解释此现象的是

  A. A组小鼠体内未产生病毒q的抗体,而B组小鼠体内产生了病毒q的抗体

  B. 注入A组小鼠体内的病毒q有活性,而注入B组小鼠体内的病毒q没有活性

  C. A组小鼠缺乏免疫力,而B组小鼠具有正常的免疫力

  D. A组小鼠的胸腺发育不全,而B组小鼠的胸腺发育正常

  46..右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

  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A.如乙为农作物害虫,t4时间点防治最好

  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 不同

  C.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D.甲、乙两种群肯定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由强→弱

  47.小李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中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向你咨询,你应该给他怎样的合理建议?

  (说明:“+”表示有,“–”表示没有。)

  A.你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

  B.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妈妈怀孕时传递给你的免疫力

  C.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乙肝抗体,说明你可能感染过乙肝病毒并产生了免疫力

  D.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父母遗传给你的免疫力

  48.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类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物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B.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

  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

  异越来越大

  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

  49.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C.图③中c点后出生率为0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50.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如下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图中仅表示出了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及其所在的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

  C.此男性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有两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

  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51:(12分)Ⅰ、人体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由于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请回答:

  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 传至 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 分泌增多,该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在38℃的高温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 方式散热。如果用E1代表产热量,E2代表散热量。在寒冷环境中健康人的E1 E2(填<、=、>),某人由于感冒而持续高烧39°C,在这一天内,E1 E2(填<、=、>)。

  Ⅱ、右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①表示 细胞。

  (2)图中a表示 , 通过MHC—Ⅱ型分子的作用,该物质暴露在细胞膜表面。

  (3)由图可知,MHC—Ⅱ型分子的化学本质是 ▲ ,细胞中有 种细胞器参与MHC—Ⅱ分子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其中 没有在图中表示出来。

  (4)若人体受到HIV病毒的侵染, (①、

  ②)细胞最容易受到攻击,从而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功能。

  52(6分)为了探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知识准备: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是合成、贮存、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健康雄兔15只,将注射部位消毒后,分别给每只兔注射适量的放射性碘溶液。

  第二步;每隔一定时间用放射性测量仪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第三步:3天后,将15只实验兔随机均分为A、B、C三组。

  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五步:每隔一定时间,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上述实验方法第一步中的两处不妥当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

  (2)实验中选用三组而不用三只兔子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分别用A、B、C三条曲线代表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则预计 A、B、 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应如下图中的 。

  (4)若给C组的另一只兔子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则该只兔子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变化依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53.(8分)现有甲、乙、丙三个刚制备的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A所示),用它们进行了如下两项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将甲标本置于有O2条件下,乙标本置于无O2条件下,其他条件相同时,同时给予连续电刺激,均引起肌肉收缩。

  实验二:在丙标本的坐骨神经表面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然后进行相关实验,依次得到图B中1~4所示的实验结果。

  (1)实验一说明肌肉收缩不一定需要 ▲ ;连续收缩后,两标本肌肉最终疲劳,从能量的角度分析,肌肉疲劳的直接原因是 ▲ 。

  (2)当两标本肌肉均疲劳后,休息一段时间后,再给予刺激,甲标本能恢复收缩能力,这一现象说明 ▲ 。

  (3)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若适当升高溶液S中的Na+浓度,会导致记录到的动作电位峰值 ▲ (不变、升高、降低)。

  (4)请在右图中画出图B中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过程中电位的变化曲线(指针向左偏转为正电位,电位的峰值不作要求)。 ▲

  (5)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图C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由图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 ▲ (不变、增多、减少),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吸毒“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蘼,四肢无力,体内 ▲ (激素)的含量减少。

  54.(8分)右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 的形式进行流动。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①是 作用; 无机环境中碳的来

  源有 (填数字序号)。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 功能。

  (4)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2,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 。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则需要消耗植物 克。

  55、(16分)某小组以果蝇为材料进行遗传实验。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长翅与残翅、红眼与白眼为三对相对性状,其中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体色和翅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请回答:

  (1)选择果蝇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DNA序列,应测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

  (3)在体色和眼色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正交与反交产生子代结果不一致的亲本组合性状分别是_________。

  (4)如果将孵化后4~7d的长翅果蝇幼虫放在35—37℃环境下(正常培养温度为25℃)处理6~24h,结果培养出的成虫中出现了一定数量雌雄皆有的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5)基因突变大多数对生物有害,甚至导致死亡。在做果蝇实验时发现1只突变型(单基因突变)的雌蝇与1只野生型的雄蝇交配,F,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请你对这个现象用遗传图解表示并作说明(基因用R、,表示,其它字母表示不给分)。
看了<高中生物练习>的人还看了:

1.高中生物选修1身边的生物科学练习试卷

2.高中生物奥赛训练试题及答案

3.2016高中生物知识复习练习:走进生命科学

4.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二单元练习试题

5.高二生物会考练习题

6.高中生物选修三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282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