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地理必修第四章测验试题(2)
2016地理必修第四章测验试题(二)
31、下图分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读后回答问题。(10分)
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3分)
(2) 读下图,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
。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3分)
(4)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增加、市场环境转变乃至地方政府主动推动的巨大压力,并出现了关闭、停产、外迁现象,成为珠三角产业升级过渡期不可回避的“阵痛”。
(1)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2)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世界出现了企业倒闭的浪潮。珠江三角洲在这次浪潮中倒闭的企业大多属于( )
A.市场导向型工业 B.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工业 D.技术导向型工业
(3)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的原因。
(4)珠江三角洲地区印刷工业的生产能力已超过美国东北部。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造纸业时应采取的措施。
33、(1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
布图。
材料二 :中国粮食流通格局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
心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中转移。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完成下表。(4分)
⑵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在下降,试分析其原因。(4分)
⑶简要说明甲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大农业发展方向。(4分)
⑷2009年春季我国华北、江淮等地区遭受50年以来特大干旱,而甲地区土壤水分状况较好、旱情较轻,试分析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