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级数学趣味题
在学习数学的 过程中,你发现哪些趣味的知识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2年级数学趣味题以供大家学习。
2年级数学趣味题(一)
一个阿拉伯人在沙漠里与骑骆驼的同伴失散了,他找了整整一天也没有找到。傍晚,他遇到了一个贝都印人。阿拉伯人询问贝都印人是否见到失踪的同伴和他的骆驼。
“你的同伴不仅是胖子,而且是跛子,对吗?”贝都印人问,“他手里是不是拿一根棍子?他的骆驼只有一只眼,驮着枣子,是吗?”
阿拉伯人高兴地回答说:“对!对!这就是我的同伴和他的骆驼。你是什么时候看见的?他往哪个方向走?”
贝都印人回答说:“我没有看见他。”
阿拉伯人生气地说:“你刚才详细地说出我的同伴和骆驼的样子,现在怎么又说没有见到过呢?”
“我没有骗你,我确实没有看见过他。”贝都印人平静地说,“不过,我还知道,他在这棵棕榈树下休息了许多时间,然后向叙利亚方向走去了。这一切发生在三个小时前。”
“你既然没有看见过他,那么,这一切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我确实没有看见过他。我是从他的脚印里看出来的。你看这个人的脚印:左脚印要比右脚印大且深,这不是说明,走过这里的人是个跛子吗?现在再比一比他和我的脚印,你会发现,他的脚印比我的深,这不是表明他比我胖?你看,骆驼只吃它身体右边的草,这就说明,骆驼只有一只眼,它只看到路的一边。你看,这些蚂蚁都聚在一起,难道你没有看清它们都在吸吮枣汁吗?”
“你怎么确定他在三个小时前离开这里的呢?”
贝都印人解释说:“你看棕榈树的影子。在这样的大热天,你总不会认为一个人不要凉快而坐在太阳光下吧!所以,可以肯定,你的同伴曾经是在树荫下休息过。可以推算出,阴影从他躺下的地方移到现在我们站的地方,需要三个小时左右。”
听罢之后,阿拉伯人急忙朝叙利亚方向去找,果然找到了他的同伴。事实证明,贝都印人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读完这则故事,想必你会钦佩这位贝都印人的敏锐的观察力。
一个观察力强的人能从一般人认为是司空见惯的事件中发现奇迹。一个观察力弱的人即使进入宝山,也可能空手而返。苹果落地,火炉上的水壶盖被水蒸气掀开,这些都是人们十分熟悉的现象,但牛顿和瓦特却由此分别发现和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蒸气机。当然,这些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并不是这么简单,但是观察力强的确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
2年级数学趣味题(二)
我们知道印刷厂的排版工人在排版时,一个数字要用一个铅字。例如15,就要用2个铅字;158,就要用3个铅字。现在知道有一本书在排版时,光是排出所有的页数就用了6869个铅字,你知道这本书共有多少页吗?(封面、封底、扉页不算在内)
分析与解
仔细分析一下,页数可分为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
一位数有9个,使用1×9=9个铅字;
两位数有(99-9)个,使用2×90=180个铅字;
三位数有(999-90-9)个,使用3×900=2700个铅字;
依此类推。
我们再判断一下这本书的页数用到了几位数。因为从1到999共需用9+2×90+3×900=2889个铅字,从1到9999共需用9+2×90+3×900+4×9000=38889个铅字,而2889<6869<38889,所以这本书的页数用到四位数。
排满三位数的页数共用了2889个铅字,排四位数使用的铅字应有6869-2889=3980(个),那么四位数的页数共有3980÷4=995(页)。因此这本书共有999+995=1994(页)。
2年级数学趣味题(三)
从前,有两位要好朋友,一位是喜欢吟诗的厨师,一位是爱好数学的诗人。
这一天,厨师到诗人家里串门。诗人拿出两个鸡蛋,说,“交给你啦,做一桌菜,看你的杰作!”
厨师答道:“没问题,还要配诗一首!”
诗人拿了两双筷子放在桌上,自己先坐下来。
一会儿,厨师端上来一只小碟子,里面装的是两只煮熟的蛋黄,一面走一面高声朗诵:
两个黄鹏鸣翠柳。
放下这碟“黄鹏”,转身又进厨房拿出一只盘子,里面是用蛋白切成丝,排列得像一行飞鸟。厨师把这盘菜放到诗人面前,用手指指,说:
一行白鹭上青天。
第三次从厨房里端出来的,是一碟凉拌蛋衣。这是把蛋壳和蛋白之间的一层很薄的皮小心揭下来,剪成碎末,雪片似的洒在碟子里,上面又洒了些精盐。这碟小菜配的诗句是:
窗含西岭千秋雪。
最后,厨师又端出一碗汤,汤面上浮着些蛋壳做的小船。伴随着蛋壳船在汤面上的晃动,厨师吟道:
门泊东吴万里船。
就这样,一桌三菜一汤的鸡蛋宴,正好配了一首家喻户晓的唐诗,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住在成都草堂时著的《绝句》。
厨师显过了本领,诗人的兴致上来了。
诗人说:这首诗为什么特别优美动人?不但因为它情景交融,而且因为诗中有数学帮忙,把景物数量化,显得更投入,更动情。你看,“两个黄鹏”,这里有数字2;“一行白鹭”,这里有数字1;“西岭千秋雪”用到了数1000;“东吴万里船”运用了数10000.每一句都离不开数。
诗人又说,先别忙动筷子,请你做一道数学小问题。用刚才杜甫诗句里的四个数2、1、1000和10000,再连同我们这桌菜的原料,两个鸡蛋,算是两个0,添加适当的数学符号,组成一个等式。怎么样?
厨师把几样菜看了又看,说:这可能吗?你写写看!
诗人立刻写出一道算式:
10×1000+2×0=10000.
厨师拿起筷子,说,我也有了:
(20-10)×1000=10000.
这就是关于唐诗、鸡蛋宴外加数字游戏的故事。
2年级数学趣味题(四)
下面一副对联,说的是两位人人钦佩个个敬仰的英雄豪杰。用不着说出名和姓,只要一看内容,就知道他们是谁。对联写道: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抱孤子,出重围,匹马单枪,长坂桥边,战数百千员上将,独我犹能保两全。
讲的是谁呢?
知道,上联是诸葛亮,下联是赵云。
为什么?
那还有错吗?上联这“三顾”,是说刘备三顾茅庐,恭恭敬敬请诸葛亮走出家门,帮助他平战乱、打天下。“七擒”,是说诸葛亮为了平定南方,七擒孟获,捉住了放掉,再捉住再放掉,直到对手口服心服,老老实实投降。“排八阵”,是说诸葛亮摆下八阵图,把东吴大将陆逊困在里面出不来。“取二川”,是说诸葛亮辅助刘备取得川东、川西。“六出”,是说诸葛亮不辞劳苦,从四川发兵,六出祁山,多次同魏较量,看谁能统一大好河山。“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是说诸葛亮积劳成疾,最后一次出兵与魏军作战期间,病得快要不行了,不甘心“壮志未酬身先逝”,只好搞点儿迷信活动,在军队驻地五丈原点了四十九盏明灯,向老天借寿,没有成功。上联里说了这么多事情,每件都能对上号,除去诸葛亮,还能是谁?
那么下联呢?哪里说到赵云啦?
这要抓特征。下联里不是说到长坂桥吗?谁在长坂桥打仗显威风?那是赵云。赵云在曹操大军包围圈里杀来杀去,找到刘备的妻子糜夫人和儿子阿斗,糜夫人把阿斗托付给赵云,然后跳井自杀,阿斗成了孤儿。赵云把阿斗抱护在怀里,单枪匹马,冲出重重包围,杀死曹营许多大将,自己和阿斗却都没有受伤,正像京剧里唱的,“长坂坡,救阿斗,杀得曹兵个个愁。”整个下联就是讲赵云百万军中救阿斗的故事。
这副对联,用字不多,内容却很丰富,非常生动,读起来特别带劲。这是什么原因呢?
是因为作者下了功夫,在对联里嵌进许多数字,讲事情高度浓缩,读起来朗朗上口。
你看,在上联里,数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全部出动,一个不少。在下联里为了避免重复,变着花样对上同样多的数词,例如孤子、匹马、单枪、独我都暗含数字1;重围中的“重”字是说许多层,数百千中的“数”字就是若干,“许多”和“若干”也是数词,只不过数目不确定,带有模糊色彩。现代人不是也很喜欢用数字吗?“十佳”呀,“百强‘呀,一大套一大套的,说起来顺畅,听起来舒服,记起来容易。现在就连学生复习迎考,也会自己归纳出这里几条、那里几点的,办法管用得很。
说起现在,就让我们按照现在数学里的习惯,改用阿拉伯数字,把上联中的一连串数目按照出场先后顺序,依次写成一行:
2 8 6 7 5 49 1 3
能不能在这些数字之间添加适当的数学符号,组成一道等式呢?
这个嘛,试试看。这样一来,那样一来,这般如此,如此这般,有了:
(2×8×6+7-5)÷49+1=3.
感觉怎么样?
太好了,太巧了。故事里面有数学,数学里面有故事,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