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考前复习技巧介绍
高考地理考试前有什么应急措施呢?把握好每一场考试,对高考大战都是一种好的积累。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最新高考地理考前复习技巧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地理考前复习技巧一、了解答案结构
1.多思列纲,明确方向
考生拿到试卷后,先应浏览试卷,了解试卷考查的主干知识点的分布及整份试卷的难易程度,做到心中有数。答题切勿随意,每一题都需认真思考,应在草稿纸上罗列出答题提纲和要点,明确答题方向。切不可边写边想,因为一旦出错,涂涂画画,重新再写,不但占用较长的答题时间,还会出现答题要点不突出,答题缺乏逻辑性,答错方向错误等现象。“多思列纲”,即提醒考生应延长思考时间,尤其是非选择题,每一问的思考时间与答题时间应大致相等。过短的思考时间,会导致缺乏思维深度。罗列答题提纲,有助于实现答题的完整性,突出答题要点。“明确方向”,一方面要了解该试题考查哪些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要明确该试题的要求是定性描述还是定量分析、是说明还是综合、是描述地理现象还是阐释和论证地理问题。这不仅有利于考生提高答题的准确性,还有助于考生迅速找到答题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合理组织答题语言。
2.前易后难与难前易后
“前易后难”是指试题的编排结构一般是将容易试题放在前面,难题放在后面,这有助于考生逐步过渡并适应试题。考生在做题时原则上要按照试题顺序作答,但试卷的难易编排顺序往往是波动式的。以选择题为例,各组试题按先易后难排列,而每组试题的各小问也按先易后难的顺序排列,综合起来呈现波动式上升的难度特点。“难前易后”是指试题如果在获取和解读新材料、新情境等方面较难,则试题的设问一般比较容易,因此,考生只需认真读题并积极思考即可,不必过分害怕此类试题。
地理考前复习技巧二、明晰答题思路
1.光热水气土,市交劳技政
这属于地理要素答题法,常用于地理环境和地理区位因素的分析等方面。即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光照、热量、水分、大气环境、土壤等;社会经济要素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当然,地理区位条件不仅有上述要点,还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
2.经济、社会、生态
地理意义类、地理影响类试题可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等方面回答。经济方面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即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社会方面包括民族问题、就业问题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等;环境方面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等。例如,荒漠化治理的意义中,“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属于经济意义;“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属于社会意义;“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则属于生态意义。
3.面积、方向、速度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或现象是高考能力要求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变化、地理事物的特征等方面的描述。这些描述内容中,特别是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变化描述学生往往难以掌握,答题时可从“面积、方向、速度”等方面加以思考。
4.虽然、但是
“虽然……但是……”是非选择题常用的答题模式,多用于地理现象的比较、分析。有时从理论上和实际上看地理现象不一致,甚至是相反的,在答题时不应舍弃不答,而需用“虽然……但是……”类模式。例如比较两地的气温高低,可能使用“甲地虽然纬度较高,但地势较乙地低,气温高于乙地”等形式。
地理考前复习技巧三、要点突出
1.考生应该将重要的内容写在前面,相对次要的内容写在后面,答案的要点与要点之间用分号分开,或用序号标注出来,使答题要点一目了然。作答时,如果不能确定有些内容要不要写,本着“宁多勿少”的原则,将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尽量都写出来。例如指出某区域气象灾害类型,考生可从气温、降水、风等气候要素分析,除了应写出干旱、洪涝、寒潮或低温冻害等能确定的内容外,还可以写出大风、风沙、暴雨、高温酷暑等自己不能确定的内容,来提高得分率。
2.描述过程要完整
试题常要求考生从原因上分析,考生在作答时可从根本原因开始,写出直接原因,再指出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最后指出可能产生的影响。不要怕啰唆,有些语言可能有不同的地理含义,属于不同的得分要点。例如描述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时,可以回答“位于赤道附近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等,前者表示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后者则反映该区域的大气环流,两句话看似重复,实则差别很大。这样的答案远比只写“位于赤道附近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好得多。
当然,除了上述秘籍之外,还有一些方法也有助于抓住分数,考生也应作基本了解。例如选择题备选项中,没有见过的概念或说法原则上不选;结合备选项中时间或空间等地理要素,采取“三同一不同,选不同”的方法,如从时间上看,三个选项描述冬季,一个选项描述夏季,则选夏季选项,从空间上看,四个选项中三个在南半球、一个在北半球,当然选北半球选项。
地理考前复习技巧四、复习的基本思路
1、研读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明确考试内容
2、制定备考计划、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
3、剖析近五年高考试卷及命题特点
4、灌输学科思维方式,养成良好地理思维习惯
5、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倡探究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