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语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2)

妙纯分享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第三部分

  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是什么叙述方法?对孩子、百草园、中心各有什么影响?

  插叙,对孩子新奇,刺激,使百草园富有神秘感,白草园是我的乐园

  。2 冬天的百草园捕鸟是否有趣?作者说“无趣”是为什么?

  有趣,用不下雪的乐趣衬托有雪时的乐趣。

  3 一连串的捕鸟动词表现了作者什么?对中心有什么作用?

  喜爱百草园,高兴,兴奋,虽事隔三十年但忆忧心

  4 ade在文中是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反复,表现作者告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怀恋。

  5 描写三味书屋和三味书屋内的摆设用的什么描写顺序?

  空间顺序

  6 怪哉虫的事你怎么理解?

  先生把一切于学习无关的视为旁门左道,不让学生分心,过去是好,但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求知欲。

  7 老师读书的动作说明了什么?如何理解?

  说明对工作喜爱,是个宿儒,读书入神,也有一股淡淡的酸腐气息。

  8 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的是那两种变化?

  空间和时间变化。

  9 分别用两件事(或两句话)概括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表达留恋之情?

  1.美女蛇的故事 2画锈像的故事

  10本文中用了很多对比手法,请列举三种,并说明好处和作用。

  1 闰土父亲捕鸟与我捕鸟作对比

  2下雪与不下雪作对比。

  3 长妈妈与先生作对比

  4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作对比。

  11三味书屋后面还有一个园,这与写百草园形成什么关系?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对比关系,指出中心,突出主题,不同之处,突出百草园快乐自由,三味书屋压制约束。

  12“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单是”和“就”好在哪里?作用?

  过度句,总领句,承上启下,但是„.就突出主题,指出中心,突出百草园有趣。

  13 第二段描写不同景物对象的事物都有:春季——;夏季——;秋季——;

  14 三味书屋都写了哪些事?

  讨教怪哉虫;后花园寻乐;师生读书;学堂画画。

  15 你如何理解师生读书?

  学习的内容脱离实际,学生不太明白,但也从中获得了欢乐。

  16 你如何理解学堂画画?

  学习虽然枯燥,但学生“苦中求乐”,这也符合儿童心理。

  17 “我”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心地善良,知识渊博,略显古板的老式读书人。(外貌、几件事情看出来的性格)。

  18 作者对三味书屋是什么态度?

  对“三味书屋”旧式教育制度不满,但对她给自己的欢乐也是很留恋的。

  二 爸爸的花落了

  1阅读课文54到68自然段回答:为什么反复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

  我急于见到爸爸告诉他握着一天的情况和收获。

  2“我”进家门后看到了什么情景?这预示着什么?

  垂下散落的夹竹桃和掉在地上的青石榴,暗示爸爸的生命之树凋谢。

  3“我一进不再是小孩”的含义是什么?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我已经长大了?

  我长大了懂事了,能分担一定的家庭责任了。从我镇定的动作和思想中可以看出来。

  4从文中找出按时爸爸即将去世的句子。

  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好几枝子,三三落落的,很不像样。

  5“进了家门”到完,概括这里的主要内容?

  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着老高的话,他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落了,我已经长大了。 6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用花比人把即将丧父的悲伤推向极致,而又含蓄。

  7爸爸的花落了 明指什么?暗指什么?

  明指:父亲养得花落了。暗指:父亲去世了。

  五 伤仲永:

  1回答问题并翻译:

  (1)介绍他家世背景:世隶耕:世代(属于)的农民。

  (2)介绍他最初状况:未尝识书具。

  (3)介绍他写诗内容:收族为意。

  (4)其父贪因: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取之。

  2 “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述中有什么作用?

  过渡。

  3 怎样认识“受之于天”和“受之于人”的关系?

  “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材是至关重要的。

  4 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父利其然也。具体做法: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5 经历了那三个阶段?

  (1)指物作诗立就,其纹理皆有可观者。

  (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3)泯然众人矣。

  6 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讲了人的天资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7 词类活用:

  (1)父异焉: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诧异。

  (2)邑人奇之: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惊奇。

  (3) 父利其然也:利,名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利。

  (4)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礼相待。

  8 虚词:

  (1)之:借旁近与之:代词,指方仲永。

  传一乡秀才观之:代词,指仲永的诗。

  余闻之也久:代词,指“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焉:父异焉,代词:指方仲永啼哭要书这件事。

  复到家问焉,代词:指方仲永的情况。

  9 通假字:

  日扳:通“攀”,牵引。

  七 最后一课

  1韩迈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近于大门的钥匙。”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侵略者,求得民族解放。

  2文中从“真奇怪,今天听讲······这样耐心讲过。”助于什么描写?试着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心理描写。最后一刻激起了小弗朗士的爱国情怀,把课上好,学好自己祖国语言作为热爱国家的神圣职责,因而产生了高度的学习热情。所以会有这种感觉。老师也教得更认真了。

  3是什么使小弗朗士觉得韩迈尔先生变得这么高大?

  韩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朗士觉得他高大。在小弗朗士眼里,韩先生不仅是个法语老师,还是一个爱国志士。

  4韩先生脸色惨白的原因是什么?

  最后一节法语课,窗外已经传来了钟声和普鲁士兵收操的声音,德语马上要代替法语了,给了他沉重的打击,所以极度悲伤痛苦。

  5韩先生用出全身力气在黑板上写“法兰西万岁!”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祖国热爱,必胜的信念,对孩子们的鼓励。对敌国憎恨。

  6最后一段是什么描写,表达什么意思?

  动作描写,表示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事实感到极大的痛苦。

  7中午的钟声和号声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交待背景,渲染气氛,标志最后一课结束了,使爱国心更痛苦,激发了人物的爱国之心,塑造人物的点睛之笔,为中心升华作了最后的铺垫和烘托。

  8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如何理解红体字?

  韩先生对语言有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对祖国的热爱。

  9 亡了国当了亡国奴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对红体字的理解?

  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监狱指普鲁士兵的控制,钥匙是祖国的语言,母语可以让人萌发爱国之情,可以使人民团结起来抵御,结束外国的统治、侵略。

  10 最后一段写出了韩先生怎样的心情?

  无奈,悲痛,伤心等。

  11 如何理解“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比喻的修辞方法,本体:字帖;喻体:小国旗。经老师的影响唤醒了学生爱国主义真情。

  12 如何理解“屋顶上的鸽子咕咕咕咕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表现了对普鲁士士兵不让学法语这种控制手段的蔑视,以及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憎恨,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13 小弗朗士认为:“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说说小弗朗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最后一节法语课激起了所有人的爱国热情,老师更加认真地教了,学生在老师的感召下投入学习,所以有这种感受。

  14 如何理解“啊!这最后一节课,我真永远忘不了!”,有什么作用?

  说明了小弗朗士懂事了,明白最后一节课的意义重大。

  点明主旨,与课文题目相呼应。

  十、木兰诗

  1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愿为市鞍马:市场 买 换

  旦辞爷娘去:一旦 告别 早晨

  策勋十二转:次 卷 转动

  双兔傍地走:贴近 依靠 晚上

  万里赴戎机:奔赴 投入 到某处 追赶

  问女何所忆:思念 记忆 回忆 感伤

  旦辞爷娘去:天日 白天 早晨 一旦

  双兔傍地走:离开 跑 散步

  安能变我是雄雌:安静 安详 怎么 驻扎

  2 按要求默写原文,并解释:

  描写边塞夜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描写矫健身姿: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描写战争残酷: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不思名利思归:

  描写勤劳贤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描写战争规模: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

  描写暗下决心: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

  紧张有序装备:东市——北市

  奔赴战场行程:旦辞——鸣啾啾

  家庭温馨和睦:爷娘——向猪羊

  自豪受到赞赏: 最后一段

  2 将第二段分为两层;写层意;分析修辞。

  (1)木兰替父出征前的准备。

  (2)赴戎机中的景象,军情急,思乡心切。

  (3)第一句:排比:写出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第二句:反复,对偶:写出:思念家乡和亲人。

  3 不是对偶句的是:A 没有修辞的是B

  A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C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D 当户理红装,对镜贴画黄。

  4 木兰在买骏马和马具的时,为什么要分东南西北?难道是在一个地方买不齐?

  东西南北是排比铺陈的写法,为了渲染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

  5 文中两次写“不闻···但闻···”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用对比写出木兰在征途上思念亲人的细腻感情,同时与“鸣溅溅”“鸣啾啾”共同渲染出了征途中的悲凉气氛。

  6 木兰辞官回家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什么性格?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上次之多,她辞官表明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7 词类活用:

  (1)策:原指记事的册子,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2)市:原指集市,这里是名词作动词,买。愿为市鞍马。

  8多义词:

  (1)市:愿为市鞍马:买

  东市买骏马:集市

  (2)买:东市买骏马:买

  欲买舟而下:租,雇佣

  9通假字:

  (1)对镜贴画黄:“帖”通“贴”,粘贴。

  (2)出门看伙伴:“火”通“伙”。

  10 本文出现的一个成语:扑朔迷离

  11 本文用了互文手法的两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猜你感兴趣:

1.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2.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

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

4.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总复习资料

5.7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提纲

177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