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地理>

地理七年级下册埃及教案

陈哲凡分享

  埃及是亚洲与非洲、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七年级地理下册课本上就有关于埃及的知识,那么教案要怎么设计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七年级地理下册埃及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七年级下册埃及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

  (二)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

  (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四)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五)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教学提纲(板书)

  一、地跨两洲

  1.亚洲与非洲、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

  2.民族、宗教、语言、首都开罗

  二、沙漠广布

  沙漠之国——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三、文明古国

  1.历史遗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2古代文化:象形文字、天文历法

  四、发展中的工农业。

  1.工业成为经济中的主要部门

  2.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3.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教学建议

  新课导人:

  古代有一个国家,国王认为死后保存完整的尸体,灵魂就可以做阴间的统治者。于是他们不惜劳民伤财,为自己死后保存尸体建造陵墓。这些方锥形的巨大的陵墓,最高的竟达146.6米。现在,我们把这些陵墓所在的国度称为“金字塔之国”,那么,“金字塔之国”在哪里呢?

  讲述“地跨两洲”部分,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由波斯湾石油用油轮外运至西欧的便捷航道引出埃及。

  2.埃及的领土组成是苏伊士运河以西的绝大部分和以东的西奈半岛。

  3.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分界线,讲述埃及位置的重要性。

  4.然后稍加介绍:埃及领土面积、人口、民族、宗教、语言和首都开罗。

  讲述“沙漠广布”部分,可按以下方案进行:

  让学生看图,对沙漠广布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再根据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的知识,得出埃及为沙漠之国的结论。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的两幅气候资料图可制作投影片,也可参考下列数据:

  阅读“尼罗河”资料,补充其长度为6670千米,为世界第一长河(第二章已讲过)。强调尼罗河流域集中了埃及96%的人口。

  “文明古国”

  埃及的历史遗迹。①读图8-19和图8-20,注意两幅景观图的引导,强调“最大”、“最高”的金字塔,“艺术世界奇观”及具体数据,给学生巨大、雄伟、壮观、庄严以形象的认识;②过渡:不仅如此,埃及还有为数众多的其他文物古迹。自然过渡到对其他历史遗迹的学习;③读图8-21,组织学生讨论,得出文物古迹沿尼罗河分布的特点;④按照文物古迹分布特点,要学生回答乘什么交通工具最为适宜?为什么?

  3.再讲埃及的灿烂文化。补充简单材料:①发明和使用象形文字;②制定太阳历,一年定为365天;③具有高超的防腐技术,“木乃伊”保存至今;④创立几何学。

  4.小结:正是埃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灿烂的古代文化,使埃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的寻幽访古的游客。

  过渡:埃及古代文明离不开尼罗河水的滋润,把尼罗河称为埃及人民的母亲河实不为过。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古代埃及人,它也是现代埃及经济发展的浇灌者。

  讲述“发展中的工农业”时,注意以下要点:

  1.回忆埃及的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让学生明白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的自然条件很适宜棉花喜光耗水的特点。因此,在有尼罗河水灌溉的地方就有棉花的种植。这样,就得出埃及棉花种植区的分布特点。读图3-21,加深棉花沿尼罗河分布的印象。最后点明埃及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两个世界之最。

  2.读图3-21,从中找出埃及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别是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点明工业逐步成为埃及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3.小结:尼罗河是埃及历史的创造者,是现代经济的财富之源。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成为撒哈拉大沙漠之中一条生机盎然的绿色走廊。

  埃及的历史沿革

  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3100年出现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连续形成了31个王朝。公元前11世纪至前1世纪,断断续续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古代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

  公元4—7世纪并入东罗马帝国,古埃及文明灭亡。后被波斯萨珊王朝占据。公元7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入侵,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阿拉伯帝国后期,埃及出现了法蒂玛王朝和阿尤布王朝。

  1249年开始由马木鲁克王朝统治,1517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征服,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埃及行省。

  1798年~1801年一度被拿破仑占领。1805~1840年在穆罕默德·阿里领导下进入短暂的独立。

  1882年被英国军队占领,1914年成为英国的保护国。

  1922年2月28日,英国被迫承认埃及独立,但仍保留对埃国防、外交、少数民族等权,埃及当局仍然是英国控制下的傀儡王朝,按英埃政府间协议英国可以随时为了保护英国在埃及利益对埃及出兵。

  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法鲁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掌握国家政权,获得真正独立。1953年6月18日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

  1954年,英国被迫同意分批从埃及撤军,直到1956年英军才全部撤出埃及,但仍然保持对苏伊士运河区的事实治权。

  1956年,纳赛尔将苏伊士运河收为国有,引发第二次中东战争,英国与法国、以色列组成联军,突击控制了西奈半岛与苏伊士运河区,围歼了多支埃及军队,并对埃及的多座大城市展开战略轰炸以震慑埃及军民。埃及被炸毁民房1万多栋,炸死1000多人,受伤20 000多人。战后埃及奠定它在中东的领导地位中心;英国上下也认清了现实国力,宣布“从苏伊士运河以东撤退”,放弃对新加坡、马来亚、科威特、巴林、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地的殖民统治。

  1958年2月,埃及与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1年9月,叙利亚脱离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失去西奈半岛。

  1970年,纳赛尔去世,由萨达特继任总统。1971年9月,改国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1978年,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1981年,萨达特遭刺杀身亡,由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继任总统。1982年取回西奈半岛的主权。

  2011年发生茉莉花革命,阿拉伯世界多国发生社会动荡,“争民主、反独裁、反腐败”的反政府示威风起云涌。埃及成为这台大戏中重要一幕,运动导致执政三十年的穆巴拉克总统黯然下台,并由军方掌握国家过渡政权。2012年6月,民选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上台,一年后他被军方罢职,后引发穆兄会支持者的持续示威抗议和严重流血冲突事件,埃及社会也面临着严重的分裂和对立局面。

  2014年6月3日,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当选总统,6月8日宣誓就职。

  2016年10月28日,埃及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任期从2017年至2019年。

  埃及的地理环境

  位置

  埃及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北部经地中海与欧洲相通,东部经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东南与约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线长2700多千米。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战略位置和经济意义都十分重要。

  埃及面积为100.145万平方公里[1] ,疆域横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国土略呈不规则的四方形。东西宽1240千米,南北长1024千米,地形平缓,没有大山,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642米。

  地形

  埃及全境大部分是海拔100-700米的低高原,红海沿岸和西奈半岛有丘陵山地。沙漠与半沙漠占全国的95%。西部利比亚沙漠,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二,大部为流沙,间有哈里杰、锡瓦等绿洲;东部阿拉伯沙漠,多砾漠和裸露岩丘。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从南到北流贯全境,埃及段长1350公里,两岸形成宽约3—16公里的狭长河谷,并在首都开罗以北形成2.4万平方公里的三角洲。在尼罗河的影响下,两岸谷地形成了面积为1.6万平方公里的绿洲带。

  主要湖泊有大苦湖和提姆萨赫湖,以及阿斯旺高坝形成的非洲最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水库(5000平方公里)。

  气候

  全国干燥少雨,气候干热。埃及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大。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气候相对温和,其余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白尼罗河发源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青尼罗河发源于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两河汛期不同。1月平均气温12℃,7月26℃;全境干燥少雨,年均降水量50~200毫米。余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气温可达40℃[1] 。每年4~5月间常有“五旬风”,夹带沙石,损坏农作物。

  资源

  主要资源是石油、天然气、磷酸盐、铁等。已探明的储量为:石油44.5亿桶(2013年1月),天然气2.186万亿立方米(2012年1月),磷酸盐约70亿吨,铁矿6000万吨。此外还有锰、煤、金、锌、铬、银、钼、铜和滑石等。平均原油日产量达71.15万桶,天然气日产量达1.68亿立方米,国内消耗的天然气数量占天然气总产量的70%,其余30%供出口。


猜你感兴趣:

1.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教案

2.七年级地理下册非洲教案

3.初中埃及地理教案

4.七年级地理印度教案

5.粤七年级地理下册非洲概述教案

    71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