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反思
加强教学反思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初三化学的化石燃料的利用有哪些教学反思呢?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三化学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反思,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三化学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反思(一)
以现代教育技术推广运用为主线,以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研究与新课改的实施相结合为重点,让信息技术全面走进学科课堂教学。
在化学教育的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师的教育对象,还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一切教学活动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学中不能仅满足于课本,而应该在扎实领会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将化学的视觉放开,着眼于化学发展新成果,着眼于化学与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社会的联系,着眼于化学发展的新成就,应用课本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松宽和谐的氛围,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提供人人动手的机会,给予人人成功的条件。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多种器官并用,发挥自身的创新潜能。讲、议、辩、练相互穿插,各种媒体有机结合,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是突飞猛进,新的教学方法也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学习培训,以更好地适应教学要求。
初三化学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反思(二)
从整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相辉映,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同学们在走访家长、资料查阅、课前的整理准备和课上的交流过程中,在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所获得的知识是我所不能估量的;在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等能力的培养上,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通过课堂上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热切的表情,我感到他们更喜欢化学了。在探究实践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学习,而且意识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及作为一个公民应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了解到了许多平时关注不够的问题,得到了家长、朋友、同学的帮助,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合作的愉快,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另一方面,老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使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学习的兴趣随之增加,对生活和自然界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和探究欲得到了保持和增强。
在交流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特别是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从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挥了他们的特长,使得他们的才华得以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获得了一种成就感,建立了信心,为今后的积极学习打下了基础。
不足之处:第一阶段结束后,通过阅读学生写的调查报告,我发现一部分学生还不会深入地研究问题,只是表面上从书上或网上找一些资料抄写下来,没有进行深入地思考和分析。但有一部分学生能比较深入地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由此可见,在探究能力上,班内学生的水平程度还不一致,多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阶段的课堂交流,有的同学还是在罗列资料,有的资料过分冗长或数据太多,再加上单纯的叙述,有时同学都听得不耐烦了,影响了交流的效果。怎样发言如何组织还需要我继续研究。
另外,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有部分同学对这些研究性的问题还不是很感兴趣,认为这是在耽误时间,因此参加的积极性不高。还有的同学资料来源范围不尽相同,有些同学不会上网,有的找不到合适的资料,有的材料没有参考价值。
这次课例,让我对今后的教学得到了以下启示:
1、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
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
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发现问题、展开研究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2、把握已有经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
从教学过程与调查所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根据其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的特点,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其原有认识中的不科学和片面的成分,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理解化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反思,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结束后,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我评价,以达到学生自我激励发展的目的。
初三化学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反思(三)
本节的教学目标是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教学中要利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使学生懂得:我们要关注社会的发展,要节约能源,要学好化学等科学知识,为保护环境解决能源危机做出贡献。
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如果是在以前,我可能会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交代一下重点内容,简单得给学生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就结束了。但自从使用了一段时间的新教材以来,自己在思想认识上,对课堂教学改革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尝试。所以,在处理这节课时,我事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些作业,要求他们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等到上课时由他们亲自说出来,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分成小组查阅了不少资料。都想在课堂上表现一次。但由于课堂时间比较紧张,我还是在课上没有让学生的资料全部表现出来,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觉得这节课这样处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学生可以在积极查阅资料的同时,不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在课堂汇报时,有一名同学在汇报新能源的开发问题时,提出了一个我以前都没有听说过的词“波能”,不但我感到新奇,听课的其他老师也有同感。从这一点看来,这种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不但学生从老师身上学到了知识,从同学身上学到了知识,老师也从学生身上学到了知识。
令我觉得遗憾的是,我没有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有许多客观原因。但现在回想起来,如果这节课能够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学生无法看到的“煤矿的开采,煤的干馏过程,石油的分馏过程,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与环境污染。”等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现给学生的话,会对学生开阔视野,认识环境污染等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也是对学生不能亲自去相关工厂、煤矿进行实地调查的一种有益帮助。
看了初三化学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反思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