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二学习方法>八年级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段考试卷带答案

礎鸿分享

  物理段考考试是一次值得重视的考试,多做八年级物理试题对考试有很大帮助,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上册段考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物理上册段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 肥皂膜将

  A.振动

  B.一直向左运动

  C.一直向右运动

  D.静止不动

  2.下列4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响度大的是

  A.(1)(3) B.(2)(4) C.(1)(2) D.(3)(4)

  3.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4.如图,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脏跳动主要是为了

  A.适当改变心脏跳动频率,使音调变高

  B.缩短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声音的响度

  C.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

  D.可以增大心脏跳动振幅,使响度增大

  5.小华在学习了“声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 D.声具有能量

  6.海豚有完善的声纳系统,它们能在黑暗的海水中准确而快速地捕捉食物,避开敌害,远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系统,这是它利用了自身发出的

  A.次声波 B.超声波 C.电磁波 D.红外线

  7.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C.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8.萘的熔点是80℃,则80℃的萘

  A.一定是固体 B. 一定是液体 C. 一定是固液并存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9.下列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是

  A. 冰雪熔化 B. 湿衣服风干

  C. 酒精挥发了 D. 烧水时,壶口冒“白汽”

  10.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11.关于次声波、可听声、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次声波最快 B. 可听声最快 C. 超声波最快 D. 一样快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

  13.某同学在两片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和酒精,他将滴水的玻璃片放在太阳光下照射,滴酒精的玻璃片放在树荫下,结果发现水迹先干.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水比酒精更易蒸发”的结论

  B.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的结论

  C.此实验只能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D.若把两玻璃片都放在阳光下,则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

  14.外科医生做手术或紧急治疗运动员扭伤时,常用沸点为13.1℃的液态氯乙烷做麻醉剂,把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皮肤会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时由于氯乙烷在常温下易

  A.汽化吸热 B.凝固放热 C.熔化吸热 D.升华吸热

  15.如图,一束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AB

  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A.A处应是紫光

  B.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C.只有AB之间有光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6.春晚的小品《不差钱》,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欢,小艳在现场听到“小沈阳”的声音是由

  ▲ 产生的,靠 ▲ 传播过来的,“小沈阳”模仿“刀郎”的声音很逼真,是因为他们的 ▲ 相似.

  17.如图1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 ;乙温度计的示数是 ▲ .

  温度计是根据 ▲ 性质而制成的.分度值为 ▲ .

  18.医院常用 ▲ 线照射病房起到灭菌作用;家中的电视遥控器

  是靠 ▲ 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

  19.无声手枪是在 ▲ 减弱噪声;若从减弱噪声的角度说,则“掩

  耳盗铃”是在 ▲ 减弱噪声;植树造林可以在 ▲ 减弱噪

  声.(填写减弱噪声的途径)

  20.一张白纸上画有一朵红花,拿到暗 室用红光照,则纸呈 ▲ 色,花呈 ▲ 色;若用蓝光照,则纸呈 ▲ 色,花呈 ▲ 色.

  21.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救援队员利用各种器材展开抢险救灾工作.甚至有搜救队员将耳朵贴在地面听到废墟中是否有敲打砖块的声音,这是利用 ▲ 可以传声,而且传声效果要比在 ▲ 好.

  22.冬天,用雪堆成的雪人,气温即使在0℃以下,时间久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这是物态变化中的 ▲ 现象,这个过程中雪需要 ▲ 热量.

  23.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发出的声音,但能听到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翅膀振动 ▲ 不同.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碰到障碍物可以 ▲ .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

  24.一支读数为37.2℃的体温计,不经甩过,先后顺次测量A、B、C.D四人的体温,若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35.5℃、37.5℃、38℃、37.5℃,经测量,温度计的A、D读数分别是A: ▲ 、D: ▲ .

  25.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单位是“℃”),假使要制造温度计,用来测铅的熔化温度,应选 ▲ 这种液体;测固态甲苯的熔化温度,应选 ▲ 这种液体;测萘的熔化温度,应选 ▲ 这两种液体.

  物质 水银 酒精 甲苯 铅 奈

  熔点 38.8 -117 -95 328 80.5

  沸点 357 78.5 111 1940 218

  26.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 ▲ Hz,人类 ▲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27.夏天,把一大块0℃的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所示,

  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0℃的水,这是 ▲ 现

  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

  层水珠,这是 ▲ 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

  化名称);对比前后两图片,你认为冰和水有什么不同? ▲ .用手去触摸0℃的水和 0℃的冰时,哪个感觉更冷些?小红立刻回答:一样冷.因为两者的温度相同.你认为小红的回答正确吗?说出你的理由: ▲ .

  三、综合探究题(共36分)

  28.(4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甲是 ▲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 .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

  29.(12分)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液体汽化”时的探究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环境大气压为标准气压值):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60 70 80 90 95 98 98 95 98 98 98 98

  ①根据探究数据记录,可以推测表中第 ▲ 分钟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可能是错误的,第8分钟物质的状态应该为 ▲ .

  ②由上表数据分析可以推测实验中的液体的沸点是 ▲ .

  ③这种物态变化能够进行的条件是 ▲ 和 ▲ .这是一种比较剧烈的汽化现象,通常被称为 ▲ ;由此可知,液体在经历这种物态变化时,要 ▲ 热,而且温度保持 ▲ .

  ④如果图甲、乙是该同学观察到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过程,则 ▲

  图是液体在沸腾前的情况, ▲ 图是液体沸腾时的情况.

  ⑤在下面坐标中画出实验图像

  30.(4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① (选填“超声”或“次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② (“音调”或“响度”)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提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频率较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① __▲ ____ ,② _▲__ _______ .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 (选填“超声”或“次声”).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 ▲ Hz.

  31.(5分)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问题: ▲ .

  (2)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 ▲ 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  ▲  .将现象记入下表.

  布料种类 涤纶 麻 棉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布块所含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5)结论: ▲ .

  (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 ▲ 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32.(4分)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

  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

  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右表所

  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2分)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 ▲ 、 ▲

  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2分)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 ▲ .

  (3)(2分)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

  33.(4分)人发出声音后如果要想听到回音,回音要比前一次声音滞后大于0.1秒,人耳才能分辨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当某人站在一堵墙前讲话时,清楚的听到自己说的回声,此人到墙的距离至少是多少米?

  34.(3分)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

  (1) 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 .

  (2) 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乙在一条直线上,当铜铃离甲越来越远,液晶显示屏显示的数值将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已知s1=20cm,s2=80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76,则此时声速约为多少m/s.(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八年级物理上册段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C C C B C D D A D A D A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4分)

  16. (声带)振动,空气, 音色.

  17. 8℃;-3℃.液体热胀冷缩.1℃.

  18. 紫外线;红外线

  19. 声源处;人耳处;传播过程

  20. 红色;红色;蓝色;红色.

  21. 固体;气体

  22. 升华;吸热

  23.频率;反射;能量

  24. 37.2℃;38℃

  25. 水银;酒精;甲苯或者水银

  26. 300 Hz;能

  27. 熔化;液化;冰有固定的形状,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不一样;

  0℃的冰比0℃的水多一个熔化吸热的过程

  三、综合探究题(36分)

  28. 冰;52℃;吸热;略

  29、①7;固液共存;②98℃;③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沸腾;吸热;不变④甲;乙⑤略

  30. ①超声波②音调 (2)次声 (3)20

  31.(1)抹布的吸水能力跟什么因素有关?

  (4)质量相等 杯中所剩水量

  (5)抹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种类有关(或棉布的吸收能力最好)

  (6)棉布

  32.(1)A B (2)55 (3)控制变量法

  33. 17米(答案34m给2分)

  34.(1) 0 (2)不变 (3)340.9m/s

    374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