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生物期末测试是每个中学生必须经历的,谁也不能逃避的一个考试。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八年级生物期末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生物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 (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栏中。)
1.下列选项中,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条河流及河流中的全部生物 B. 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C. 竹林中全部的熊猫和它们的食物 D. 农田中全 部的白菜 和菜青虫
2.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阳光→草→鼠→蛇→鹰 B.鼠→草→蛇→鹰→细菌
C.草→ 鼠→蛇→鹰 D.草←鼠←鹰←蛇
3.为了保护南极的环境,科学工作者必须把塑料、金属类废弃物、人的尿液和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 缺乏土壤 B. 缺少生产者
C. 没有消费者 D. 分解者很少
4.在“水藻→水蚤→虾→小鱼→食鱼鸟”这条食物链中,若食鱼鸟全部迁移别处,那么在一个时期内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①第四营养级生物的数目会减少 ②三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增加
③次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增加 ④第三营养级生物的数量会减少
⑤初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减少 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数量会增加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③⑥
5.下列关于食物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食物网由食物链彼此交织而成
B. 食 物网内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C. 生物种类越丰富,食物网越复杂
D. 食物网中每种生物的消费者级别是固定不变的
6.在生态系统中动物一般是消费者,但 也有少数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相当于分解者,例如( )
A 狗 B 兔 C 蝗虫 D 蚯蚓
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循环
B. 在能量流动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质循环
C. 物质循环就是指植物和动物之间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循环
D.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而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
8.下列生物中,属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 )
A.蓝藻 B.肺炎双球菌
C.枯草杆菌 D.蘑菇
9.在一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食物链 D.食物网
10.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池塘生态系统
C.荒漠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11.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的正确叙述是 ( )
A.有4个营养级、2个次级消费者 B.有3个营养级、1个生产者
C.食虫鸟是第3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D.有3个营养级、3个消费者
1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A.逐级递增、单向的 B.逐级递减、单向的
C.逐级递减、多向的 D.逐级递增、循环的
13.我国制定了多部法规来严格保护野生生物资源,这是因为野生生物在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反映了野生生物的( )
① 直接使用价值 ② 间接使用价值 ③ 潜在使用价值
A. ① B. ②
C. ①② D. ②③
14.我国培育出含有人凝血因子的转基因羊,在羊的乳汁中含有能够治疗血友病的药物,转基因羊的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转基因羊合成人凝血因子,说明性状受基因的控制
B.图中所示的转基因羊培育过程是无性生殖
C.转基因羊的遗传信息主要来自于代孕母羊
D.通过转基因技术使生物产生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15.微生物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有关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利用醋酸菌酿醋 B.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
C.利用甲烷细菌产沼气 D.利用乳酸菌酿酒
16.下列实例与运用的生物技术匹配正确的是( )
A.“多利”羊的诞生——仿生技术
B.抗冻番茄的培育——嫁接技术
C.酸奶泡菜的制作——发酵技术
D.脱病毒植株培养——无土栽培
17.由于环境污染的缘故,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不得不借助“试管婴儿”技术来生育后代,这种技术在生物学上依据的原理是( )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克隆 技术 D. 基因工程
18.三峡大坝建成并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挽救这些生物,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将受到威胁的生物迁地保护
C. 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D.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
19.有四位同学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中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我们可以尽量开 发利用
B.乙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此我们只管捕捞鱼而不用养殖
C.丁说: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用就地保护的方法
D.丙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0.下图是人们猜想将来会出现的一种奇怪生物。假如我们不对下列哪种技术的使用加以限制,这种奇怪的生物就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出现( )
A.发酵技术 B.克隆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 (每空1分,共30分)
21.(12分)下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生产者是 。
(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 第四营养级的动物是 ,玉米螟与蝗虫的关系是 ,青蛙与蝗虫的关系是 。
(3)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来自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 。
(4)若所有蝗虫都迁徙到别处,则短期内杂草的数目将会 ,青蛙的数目将会 。
(5)生态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玉米和杂草属于生物成分中的 ,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部分是 和 。
22.(6分)盛夏的傍晚,一阵凉风吹过,稻苗和杂草你推我搡地争着最后一缕阳光;蝗虫和蝼蛄在贪婪地享受着美味,一点儿也没有发现田园卫士——小青蛙的到来;只有田鼠边吃边警惕地注意着周围的一切;蛇出现了,田鼠飞快地跑向自己的洞穴;蛇只好不情愿地追起了小青蛙。
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的描述分析:假设人们大量捕 杀青蛙,将会出现的现是 。
(2)从进化的角度看,此稻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中最高等的是 。
(3)如果该生态系统被DDT污染,最终 体内DDT富集量最大。
(4)到了收获季节,不少农民在稻田里焚烧稻杆,其主要危害是 。
(5)上述事例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能力。人们应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_________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
23.(7分)阅读克隆羊“多莉”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96年,“多莉”羊成功诞生,震撼了全世界。“多莉”的克隆过程看似简单,其实仅将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绵羊卵中就重复了277次;而体外培养的融合卵仅有约十分之一(29个)发育成胚胎;再把这29个幼胚分别植入13只代孕母羊子宫中,最终仅有1只羊产下1只羊羔——“多莉”。
(1)“多莉”虽然由代孕母羊产下,长相却和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羊一样。由此可知遗传信息是储存在__________里,具体来说就是在__________上,其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________。
(2)从生殖的方式看,克隆属于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多莉”克隆过程的认识,你不认同的观点是( )
A.科学研究是复杂而艰辛的过程
B.克隆哺乳动物的成功率很低
C.用克隆技术可以大量繁殖优质奶羊
D.克隆的哺乳动物胚胎绝大多数发育不良
24.(5分)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它根据的主要原理是乳酸菌的发酵.同学们可能看过家长制作泡菜(或者还亲自制作过泡菜),在自制泡菜时:
(1)你认为主要是哪种微生物在起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泡菜坛密封起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泡菜的主要味道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这种主要味道是从哪里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的人在制作泡菜时可能泡菜坛里会出现一些白色的东西,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生物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5ACDBD 6——10DCAAA
11——15CBBAD 16——20CABC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 1.(1)5 玉米和杂草 (2)蛇 竞争 捕食
(3)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玉米和杂草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 (4)增加 减少(5)生产者 非生物成分 分解者
22.(1)蝗虫、蝼蛄等害虫增多,造成稻田减产
(2)田鼠 (3)蛇
(4)污染环境,浪费能源 (答出一点也给分)
(5)自我调节 生态平衡
23.(1)乳腺细胞核 细胞核 DNA 基因
(2)无性生殖 没有经过 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3)C
24.(1)乳酸菌;(2)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生存,也可以控制杂菌繁殖;(3)酸味,乳酸菌分解菜中的糖类物质为乳酸的缘故;(4)密封不好,坛内剩下的空间太多等原因,造成杂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