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面对新常态我们怎么办心得体会7篇(2)
乡镇干部面对新常态我们怎么办心得体会5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乡镇干部工作是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骨干、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带领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双重责任。因此,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强乡镇干部的管理,调动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尤为重要。笔者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有以下粗浅认识。
一、当前乡镇干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对乡镇工作的真实写照。乡镇面对的工作纷繁复杂,点多线长,工作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谐稳定做出重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少乡镇干部却没有了动力,积极性不高。不少干部,40岁以上就没有了工作激情,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思想。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从管理方式方法上看有以下不足。
1、激励机制不健全。乡镇干部很大程度上都是混岗混编使用,同一部门干同样的工作,甚至不同的部门也要参加所谓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享受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不一样。一些站所室负责人工作不力,在其位不谋其责,乐于与上级套近乎,无法担当工作大任,工作人员甚至编外人员却成为做事的主力军。部门之间人力分布不科学,加上不少部门内部分工不明,造成“忙的忙死,闲的闲死”,引起工作人员心理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引发消极懈怠。此外,受上级文件精神限制,加上乡镇政府财力有限,乡镇不能也无力制定激励制度,加班无补贴,年终无奖金,导致工作推动困难。
2、考核机制不科学。目前乡镇仍采用的是因人定岗,虽然制订了相应的干部考核管理制度,但往往都是以人为主的考核(如出勤)能够得到落实。而以工作为主的目标考核,考核指标没有量化、细化,考核很难兑现,以致乡镇年终考核评奖时只好跟着主要领导的感觉走,吃大锅饭搞平均分配。一些乡镇由于无可行的考核方案,就连事业单位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也是平均发放,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不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3、付出收获不对等。多数乡镇工作条件差、住宿不好、出行不便、休闲娱乐少。一些乡镇财力紧缺,负债累累,正常运转仍有困难,干部下队交通及伙食都自行解决,工作生活环境艰苦。目前正处于后发赶超、矛盾多发期,基层不稳定因素增多,乡镇干部“白+黑”、“5+2”更是常事,但基本没发过值(加)班费。同时,一些上级部门不理解乡镇干部,有时不分青红皂白就吆来喝去。饥一顿饱一顿,风里来雨里去,还要充当受气包,受气不敢出声现象时有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的积极性。
二、加强乡镇干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要调动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需要上下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央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即将在县以下机关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乡镇需要主动作为,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乡镇干部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
一要强化责任意识。要通过加强监控考核力度,推行积分制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动态考核激励机制,将年度重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并按要求列出各项工作的计划进度,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清楚。
二要强化绩效意识。要让干部明白,推行绩效考核,对每一位干部都有细化的绩效考核标准,使乡镇干部有一个公平的数字化评价体系,并实现考核结果的可持续运用,既体现了效率优先,又实现了管理的公平,同时还降低了单位领导主观臆断评判干部的风险。
三是定时沟通考核情况,增强考核的互动性。注重平时考核的沟通力度,可以有效避免考核工作走向虚化,考核功能走向弱化。形成个人按日将工作纪实,部门按周汇总,分管领导按月审查,考评小组对干部工作状况进行核查,如果一致则确认考核评价。对工作难度较大,又成效显著的,给予适当加分。对不按时完成下达任务或同一任务在等、靠、磨中完成的,给予扣分。通过平时考核的沟通和交流,使考核更加客观、公正、透明,既可丰富绩效管理的内涵,还可让职工误会少一些,理解多一些。
四是运用考核结果。赏罚分明,彰显考核的激励效果,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窘境。
当前,我区正面临历史转型发展时期,基层乡镇党委政府务必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建立健全干部管理机制,激发乡镇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创先争优格局,最终实现转型发展,后发赶超。
乡镇干部面对新常态我们怎么办心得体会6
中央八项规定以来,党中央高举反腐败的旗帜,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上到国家级下到村干部,保持着对腐败分子的零容忍,这种形势没有因为打倒几只打老虎而终止,反而罡风越刮越烈,席卷全国,成为一种政治规矩的新常态。如何让乡镇干部更快的适应当前的政治新常态,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要打破原来那些习以为然的思想,比如无公函的公务接待,原来不认为是个大问题,现在有很多因为此类事情而被通报批评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说,“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面对党内生活新常态,作为党员就必须遵守更多的规矩,尤其是乡镇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更要提高认识,主动接受约和自我约束。
二是要强化责任主动作为。要加快推行一岗双责、一案双查,落实两个责任的建设力度,梳理好权力清单,明确好职责分工,树立起党风廉政建设这根高压线。同时,要把“守规矩”和“干事业”统一起来,坚决杜绝为官不为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是要建立规矩强化监督。紧密结合乡镇工作实际,制定完善好工作纪律、财经纪律“三公消费”等相关制度和规定,以此推进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形成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良好局面。加强阳光下操作的意识,阳光是最好的杀菌剂,要加大群众的监督力度。
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始终践行“三严三实”要求,适应政治规矩新常态,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秉公用权,为民执政。
乡镇干部面对新常态我们怎么办心得体会7
对于“兵头将尾”的乡镇干部来说,农村是块广袤无垠的“战场”,同时又是施展才华的舞台,“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这是对乡镇干部的真实勾勒。如何用这根带着群众期待的“针”,绣出美好蓝图呢?笔者认为,新常态下乡镇干部须在能力提升和作风转变上下功夫:
提升自觉学习的能力。当前乡镇干部的知识结构普遍存在着“两多两少”现象:懂文化的多,懂技术的少;懂社会管理的多,懂经济发展的少。对此,要迅速补上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同时,要熟悉了解国情、省情、市情、区情,特别是对乡情、村情要做到“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提升执行政策的能力。必须吃透和领会上级政策的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能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讲,这样老百姓才会感兴趣听,听懂了才会积极参与。提升发展经济的能力。认真调查研究分析,找准优势、准确定位,切实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绝不能盲目“从上”,赶“时尚”,搞“政绩”。要结合各自实际,综合考虑本地资源配置和科学规划。提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目前,乡镇已形成逐级负责、属地管理、上下联动、密切协作的工作格局。随着基层民主政治的推进,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基层本来就是矛盾“沉淀地”,对各种复杂局面的控制是基层干部面临的新考验。提升依法执政的能力。处理好党的政策和法律的关系,克服用党的政策替代法律;处理好权与法的关系,绝不能把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以权代法;处理好上下级关系,上级不能对下级颐指气使,尤其不能让下级办违法乱纪的事情。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乡镇这一级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对民情、村情最熟悉,自身又有为农民提供技术、人才、资金、销售等服务的条件,比县一级更直接、便利,比村一级路子广、能力强。因此,要提高服务水平,为群众尽实心、干实事、谋实利。
当前,正是农村综合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利益纠纷的凸显期,要想做好农村工作,还需要在作风转变上努力:
由指令性向引导性转变。目前,农民生产经营活动的自主程度、经营范围远远超出了原有的空间,迫切需要乡镇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和全方位着眼,把以行政推动为主的工作模式转到以引导、服务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以实实在在的服务保证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水平。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从“管、批、收”的管理型政府走出来,变为“扶、帮、助”的服务型政府,加强政策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法律服务,将乡镇工作重心由抓事务向抓服务、抓产业转移,组建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服务机构。由人治向法制的转变。在村级,把“依法治村,村民自治”推向深入,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务公开民主管理办法》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等规章制度,在群众内部形成互相监督、自我管理的局面,逐步实现村民自治。由直接型向间接型的转变。乡镇工作要从直接从事经营管理中退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把发展经济的职能交给社会、交给群众,从原来层层分解、下达计划、任务、具体指标中解脱出来,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的转变。随着农村多种经济形态的出现和市场功能的日益显现,农村经济已由生产领域延伸到经营领域,这就要求乡镇工作在思想观念上要由主抓大农业向大市场转变,也就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为农民把产品转为商品牵线搭桥、提供服务,为农民增收架设“金桥”。由脱节型向互动型转变。必须把农民群众所想所盼、急需急用作为重点;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市场需求、农民群众增收致富需要确定服务项目;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决策、让群众选择,以契约方式,实现干部与群众的互动。由随意性向体制性转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乡镇政府属于那种“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的“全能”政府,不该管的地方也在管,该管的地方又管不好,新形势下,对那些可以由市场、企业和民间办好的事情,坚决退出来,有效克服“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现象。由无限向有限的转变。新形势下,能有市场提供的服务要放手让市场去提供,将重点放在市场不能提供和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的事情上,切实为农民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产、供、销一体化的综合配套服务。
乡镇干部面对新常态我们怎么办心得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