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英雄事迹
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是值得我们纪念的一年。一个个抗战英雄用生命谱写如今的历史,本文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篇一:
七十年有多久?对于人类进化史,七十年只是沧海一瞬;对于个人成长史,70年可以是一生;而对于中华民族,七十年是一部史诗。这是一部民族的奋斗史,这部历史长卷书写着一个民族从战火的硝烟中站起,一步一步走向强大,走向富强的艰辛历程,这是我们可以在父辈的讲述和自身的成长中慢慢体会的一段历史。今天我想翻开的是另外一部更加惨烈的史书,那里面记载着血与火,苦和泪,一个民族的耻辱与抗争,那部书的名字叫《抗战》。
1937年7月7日,这个原本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日子,因为几声划破天际的枪炮声,从此变得与众不同,为期八年的抗日战争就此拉开序幕。我们在历史教材中找到了以下名词: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枣宜会战、百团大战„„我无法再一一列举下去,我感到穿越时空历史传递给我的压迫感,拨开历史的漠漠烟尘,我仿佛看到了每一场战役之后硝烟还未散尽的战场上累叠如山的尸骨,感受到了战场上死一般的沉寂,我甚至还能依稀看到阴霾的天空下抬着担架默默撤离的战士的背影„„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而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的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因为落后,丧尽天良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中国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生灵涂炭,血流成河;因为落后,灭绝人性的日寇对我东北同胞进行活体实验;因为落后,日寇肆无忌惮地在华夏大地上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一时间,日军铁蹄践踏之处,血雨腥风,尸横遍野。血与火的教训促进了民族的觉醒,我们在屈辱中看到了这样一个真理:世界尊重强者,抗争是唯一的出路。
中国不缺勇士,从来都不缺,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刻,一个又一个志士挺身而出,历史选择了他们,而他们选择了牺牲,为国为民为未来,他们的死重如泰山!让我们带着敬意再一次重温他们曾经鲜活的面容:
佟麟阁:1937年7月,佟麟阁所在的第二十九军司令部遭受敌机的轮番轰炸,并有三千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佟麟阁率部不畏强敌,奋勇抵抗,誓死坚守阵地。战斗中他不幸被机枪射中腿部。部下劝其退下,他执意不肯,说“个人安危事小,抗敌事大”,仍率部激战,头部又再受重伤,流血过多,壮烈殉国。
张自忠:1940年5月,日军调集十五万精锐部队发起了枣宜会战。张自忠率部东渡襄河,抗击来犯之敌。他写信给河东的第五十九军,“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 渡河后,张自忠率部顽强抗击日军,在日军以重兵对张自忠进行合围后,张自忠力战不退,与敌搏杀,最后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49岁。
杨靖宇: 1940初,由于叛徒出卖,杨靖宇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孤身与日军周旋数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
从1937年那个刻骨铭心的“七·七”到“对日寇最后一战”的1945年,在这场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伟大战争中,为着民族大义与救亡真理,前仆后继,舍身忘死,无私奉献的革命先烈们还有很多很多。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也留下了英雄,为了正义与和平而献身的英雄。我们不能忘记战争,不能忘记死亡与毁灭,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的英雄们!是他们向世界昭示:中国人民不可侮!中华民族不可欺!
历史无声,英灵不朽!今天,我们追忆抗战血与火的历史,纪念那场伟大的胜利,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吸取伟大的精神力量,并以此来促进我们民族的自觉、自省、自强。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篇二:
知道吗?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了。今天,我们追思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纪念那场伟大胜利,我们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吸取伟大的精神力量和深刻的智慧、启发,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方向。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日军用个种火器射击里燕子 江边来不及逃散的5万多难民,顿时血肉横飞,尸体遍地。日寇将搜到的数万名青年绑缚下关煤炭港枪杀,然后将尸体抛入长江,鲜血把江水染得赤红。日寇还将被困在幕府上的男女老少5.7万多人用铅丝捆扎,驱至先关草鞋峡,先用机枪密集扫射,再用刺刀捅死伤者,最后在堆积如山的尸体上浇洒煤油,以火焚烧。
日寇还把中国人当作实弹射击和练习的靶子,甚至开展“杀人竞赛”取乐。有两名日军少尉进行了谁先用军刀砍杀100名中国人的比赛,结果分别杀了105人和106人,军刀都缺了口。在灭绝人性大屠杀中,惨遭日寇凌辱残害的妇女不计其数,日寇用了各种残酷的手段,杀害了30万南京人民,整座南京城成为尸横遍地,瓦砾成堆的人间地狱。这就是震惊世外,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我们永远会记住这个血债。
70周年过去了,我们回想历史,纪念胜利。
同学们,历史就让它永远成为历史,不要再让历史重演,我们应“勿忘国耻”、“刻苦学习”、“振兴中华”、“开创未来”!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篇三:
今天祖国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同时我也观看了阅兵的全个过程。在观看的过程中让我不禁的想起了七十多年前的中华大地,被日本侵略者残酷的烧、杀、抢、掠。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先进的武器,只有小米加步枪与一个拥有世界军事强国称号的日本抗衡,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中国人民拥有一颗必胜的心,决心和日本拼杀到底。最终经过八年的抗战,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了民族战争的胜利。这次阅兵正是对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纪念,这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意志彰显,这是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决心和不可动摇的原则宣誓。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个主题就是为了更好的表明,中华民族要不忘历史,牢记历史上那场战争之残酷性,对中华民族存亡的威胁之危险性。也强调和告诉当今中国人民,只有民族大团结,共同奋战,不怕牺牲,才有国家光明之未来,才有今天中华民族之强大!同时也告诉了世界人民和平是需要大家来维护和捍卫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同时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1937年的12月13日起,日本在南京制造了长达六个周的大屠杀,杀害我国无辜军民30多万,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今天让我们牢记历史,就是为了要让祖国十三亿之多的同胞们记住,曾经日本对我们的残酷。
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不要把我们曾经的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我们要珍爱和平,才能开创出美好的未来。在2014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中,国家主席讲到了,历史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事实不会因巧舍底耐而消失。
今天的阅兵活动,告诉了那些想篡改历史的人们,今天的中国不是曾经的中国,那个积贫积弱的民族已经成为了过去。如今的中国正在强大起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记住历史,不要忘记曾经的战火画面。我在观看的过程中记下了这样一句感人的话,“最后一碗粮,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他上战场。”就让我感想到了当时中国人民对日本法西斯的愤恨,和迫切战争的胜利以及和平发展的重要性。
在的致词中讲到了,强国必先强军,强军才能安邦。因为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就告诉了我们,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只有万众一心,汇集力量,走科学发展观的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阅兵式上,我们国家也邀请到了一些国家出席抗战胜利70年的阅兵仪式纪念活动,我们有幸的看到了在世界上有多少的民族对战争的愤恨,对和平的向往。我相信他们都是为友谊而来,为和平而来,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来。
从“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个主题,我体会到了我们作为人民教师,要给学生传递正能量,要让祖国的学生们有一定的忧患意识,要让他们记住历史,记住过去。同时也体会到了祖国需要富强,就必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可谓和平有多么的重要,在此我希望所有的人都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篇四:
在《抗日战争》中,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建设祖国,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的内容吧~
在抗日战争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亲临前线指挥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中国进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战争,而日本则进行的是一次国民战。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在《抗日战争》中,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建设祖国,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篇五: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可以说,这是一个伟大而又不堪回首的日子,交织着惨烈、屈辱、反抗、愤怒与自豪„„
前不久,我们一家参观了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馆内所展示的那段艰苦、惨烈的历史让我们揪心、握拳。 正厅浮雕上,手无寸铁的百姓,倒在日本侵略军的机枪刺刀下,倒在故乡贫瘠的土地上;堆积的鹅卵石掩盖着数百名幼童的尸体,一位母亲的雕像立在一侧。她一手抚胸悲歌,一手攥拳怅恨。
这悲与恨在此凝固了半个多世纪。 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深深震撼着我,不,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历史在这里骤然高大,它连接着生与死、爱与恨、悲与愤,还有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尊严;历史也在这里凛然奋臂,高呼出一个时代强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抗日战争对于我们这些9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儿童来说,是一段未曾亲历的特殊历史,通过此次参观,使我认识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的沉痛灾难,也正是这段历史使我们认清了日本侵华战争的本质,也使我明白了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强大才不会挨打、不会被欺辱,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庆幸伟大的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我们庆幸我们的国家有许许多多不屈不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民族英雄;我们庆幸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带领我们走向胜利;我们庆幸中国人民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优秀品格,华夏儿女是打不死、吓不倒、压不垮的民族;我们庆幸有全世界许许多多的反法西斯斗士支持我们的正义事业;我们庆幸世间总是正义战胜邪恶、真理总在正义这边;我们庆幸如近东方的巨龙已觉醒。今天的中国已今非昔比,正昂首阔步步地朝着富强、民主的方向大步迈进。我们青少年儿童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继承革命先烈的遗愿,追寻先辈们的足迹,奋发图强,立志报国。我们相信:进步与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信念!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篇六:
地上铁流滚滚,空中战鹰轰鸣,这就是盛大的阅兵式,隆重而热烈,激动着每个观者的心。岁月如歌,共和国的历史进程带走了一个又一个国庆节日。从开国大典上的“万国牌”、“骡马队”,到国庆50周年大阅兵中的国产新武器、新装备。一条阅兵路,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共和国六十六年辉煌的历史。
阅兵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古埃及、波斯、罗马时代已经有了阅兵活动,中国在春秋时期也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中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共进行了13次阅兵活动。忆开国大典阅兵,是新中国第一次的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推返“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以崭新的精神面貌站起来的庄严宣示;国庆35周年阅兵,是在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举行的一次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的政治昭示。国庆50周年阅兵,是在世纪之交我国举行的一次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象征。这一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6周年,按照中国惯例,仍将举行国庆大阅兵。这次66周年阅兵,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举行的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重要体现。
现代的阅兵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或大型军事演习中进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部队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统观古今中外,阅兵都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也是一件庄严而又令人激动不已的大事,更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后,根据全国政协的决定,中国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
众所周知,阅兵是对军队建设成就的全面检阅,通过阅兵,向全世界展示我们武器装备和必要时使用武力的决心,以威慑一些对我国领土、领海有企图心的国家。虽然,世界整体上正处于和平时期,但局部地区仍然战乱不断,许多不安定的因素仍然存在,这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大环境。而阅兵正是展现我国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显示强大的中国力量和民族凝聚力的绝好时机。 可以说和平时期,军队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威慑,阅兵正是一种常用的威慑手段。它是国家使用不流血的军事方法来解决军事问题和政治问题的重要工具。当我军先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当气势如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通过万人空巷的长安街时,当他们那独傲群雄、排山倒海的精气神影响并激动着全国人民时,不仅普通老百姓看了会深思,就连那些意欲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和领土主权完整的国内外敌对势力也必定不敢轻易妄为。
此次国庆66周年大阅兵,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也是威慑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有效手段。这距上一次举行国庆阅兵已有10年时间。这10年来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突飞猛进,国民收入、经济实力乃至军事实力都有明显提升。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罗援少将认为,与以往历次阅兵相比,这次阅兵将体现出四个方面的“新”:这是一个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跃进的新时代,中国军队肩负“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新使命,参阅战士将身着07式军装展示出新面貌,受阅方阵中将出现大量国产新装备。“这些‘新’表明,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阅兵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把国家和民众相约、聚合在一起,类似于举国上下的一个全民狂欢,使国民产生一种与国家融为一体的感觉。
我们知道,国家是一个政治共同体,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民众来讲,它更多意义上只是一个抽象的集体名词,缺乏具体明确的所指。而国家的大政方针虽毋庸置疑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也只是间接的、潜在的,所以,平日里的国家与国民在某种意义上是分离的。但国家仍然是“家”,是更大范围和意义上的一个家,它跟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一样,实际上也需要一些节庆和仪式,抛开某些政治外交目的不谈,这种碰面和欢聚的日子所带来的温馨祥和与其乐融融也同样是弥足珍贵的。而通过国庆阅兵这种形式,不仅可以让举国上下聚合在一起,同欢同庆,而且还可以凝聚国家和民族共识、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全民自豪感。
可以说,一个国家都有建国纪念活动,而纪念活动又总是通过一定的仪式和纪念仪式展开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曾经每年都举办国庆阅兵活动,后来曾因岁月动荡而一度中断,直到1978年国家拨乱反正以后,才分别于1984年、1999年进行了国庆阅兵活动,这一年国庆阅兵是我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此次中央高层对国庆阅兵批示“注意节俭、务求实效“,不仅向中国国民传达了符合国民心情和愿望的信息,而且也向世界各国传达了符合文明世界标准的信息。相信此次阅兵必能振奋民族精神、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度,对鼓舞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创美好未来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举办阅兵活动还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逐步强大的国家力量,也是也对外传播中国宣武而不耀武、维护世界和平与和谐的主动健康的国家形象。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在2009年1月27日发表的《世界军事力量报告》里指出,“2009年将是中国军事力量走向世界的元年,美国则因经济危机导致盟国军费减少,而在阿富汗等反恐战线陷入困境。”“尽管这一年地球经济低迷,中国仍正式公布将军费开支增至572亿美元,同比增加17.6%„„”所以此次阅兵将集中展示我国军事现代化的巨大成就,充分彰显我军有效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向世界展示我国逐步强大的国家力量,这对于扬我国威军威、振奋军心士气,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21世纪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和平崛起,国际上也产生了许多“怪论”,如“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的发展壮大会威胁到一些国家的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所以害怕中国发展,甚至千方百计地阻挠中国的发展。而通过此次阅兵,我们正想促使海外公众撇开固有的成见,用平和的心态重新审视和发现古老而又文明的中国。
中国政府在2008年遭遇了不止一次的国际公共危机之后,在北京奥运会上温雅主动地迈出“文化中国”国家公关第一步以后,国家有关部门目前已全面启动了国家公关战略。而这次国庆66周年阅兵也必将成为中国公关战略中的重要一步,对于展示国家实力、提升民族凝聚力、传播健康而文明的国家形象都有着主动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