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逻辑学学习心得体会3篇

俊梅分享

  逻辑学作为人们进行思维所必须运用的思维工具,是任何学科都离不开的。那么学习逻辑学都有哪些心得体会呢?学习啦整理了学习逻辑学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逻辑学学习心得体会篇一

  一学期的逻辑学课程已接近尾声,从初识逻辑学时的陌生到如今,初步深入了解逻辑学,可以说收获颇丰。记得老师第一节课说,逻辑学如诗、如歌、如画,那时并不了解她的意思和其中饱含的,她对于逻辑学这门她愿用一生去研究的学问的热爱与深情。时至今日,回顾本学期对逻辑学课程的学习,受益匪浅,也有了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以及简单方法的科学,思维是相对于存在而言的,它不同于存在,是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思维的内容和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它不同于语言,具有间接抽象概括的特点,由于语言相互联系,是语言的思想内容,而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的规律包括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简单逻辑方法包括定义,划分,限制,概括,真值表,演绎,归纳,类比。写到这里,基本上是对所学内容的一个总结概括,下面将从几个大方面谈谈我的收获。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形式,其逻辑特征是内涵与外延,内涵反映了“质”,外延反映了“量”。在外延层面,概念可以分为普通概念与单独概念,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在内涵层面,概念又分为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正概念与负概念。由此引出概念之间的关系——同一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相容并列关系,不相容关系。为了明确内涵和外延的逻辑方法,不得不提一下定义和划分,并引出概念的限制于概括。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唯有陈述句、反问疑问句才可表判断。判断可分为非模态判断和模态判断,非模态判断可分为简单判断、复合判断,其中简单判断又包括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复合判断则包括联言、选言、假言、负判断。模态判断分为必然模态判断和或然模态判断。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性质判断的变形推理包括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改变主谓项的位置和同时改变,也即,换位、换质、换质位三种方法。三段论推理是最为精彩的一部分学习内容,虽然学习中遇到不少阻力,但是在克服困难的同时收获了“逻辑之美”,三段论的格与式跟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逻辑学的基本规律对保持思维的确定性、一贯性、明确性、论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由此引出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的学习,要注意不犯基本规律的错误,如“偷换概念”,“自相矛盾”,“模棱两不可”的错误。

  可以说逻辑的真、善、美体现在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记得老师说过,之所以学不好一门课程是因为内心的抵制,学习逻辑确实会遇到困难,但是只要心够强,要是一条康庄大道。作为法学院的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是必要的素质之一,学好逻辑学的同时,我更要学习老师的精神,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在人生道路上高展远航!

  逻辑学学习心得体会篇二

  这门逻辑学课是由陈爱华教授讲授的。在陈老师精辟的解说和那些生动的举例中,我能容易地感受到逻辑学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领略到逻辑学在各学科中的基础性作用。逻辑学的伟大之处一点点浮出水面,一幅宏大的画卷展现在我眼前——逻辑学并不神秘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它已悄悄渗入生活的每一个细小角落——我们思考的每一个环节,我们说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中。

  逻辑学(Logic)是一门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它是由古希腊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的。逻辑学是真理的科学,虚假和谬误为逻辑所不容。上溯至奴隶社会,自亚里士多德起,一代又一代的逻辑学工作者都在用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身逻辑理论的严密性和简洁性,因为那正是真理的特性。

  在逻辑学的学习过程中,我时常为习题中的假象所迷惑,而最终都会被清晰的思维力量指引回归——明白简单纯粹,这就是逻辑学的天然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并非偶然,其他研究具体事物的学科都具有这种简洁纯粹之美,而逻辑学研究的是抽象化、更本质的真理,就具有真理本身的最简洁性。黑格尔曾说:“真理就是逻辑学的对象。”逻辑学存在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它指引我们认识真理,思辨真理,直至利用现有事实预测真理。利用逻辑学总结性的结论,我们能够在思维世界中完成意想不到的工作,全面提升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不可否认逻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强大也是唯一的武器。

  逻辑学规律是主观规律,但是它是客观世界的可靠反映,无数实例和应用都可以证明它的真理性。哲学、数学等学科的发展壮大无不源于逻辑学纲领性的思维力量,它们都只能依照严格的逻辑方法来思考问题。哲学的思考过程,总是对许多具体例子进行归纳推理,再进行严密的演绎推理进行论证得出哲学原理;而数学总是从解决一个普通的问题开始,详细考察方法的深刻内涵,归纳总结出一个普遍性结论„„这些学科的每一步都必须遵循严密的逻辑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经受住长时间实践的考验,最终这些成果才能被认为是“正确的”、“可靠的”、“值得使用的”。

  在学习中我认识到,三段论是逻辑学的精华和最受推崇的部分,也是生活中最普遍的推理形式,其应用之广,使用频率之高,是其他推理形式无法比拟的。几乎任何语言环境下都需要三段论支持论述持续进行下去。我想举一个庄子的例子,在《庄子•秋水》中,庄周与惠施在濠水边游玩。两人关于鱼是否快乐进行了一番对话: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1)” ——河里的鱼从容游动,不是很快乐吗?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3)”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于快乐呢?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4)”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了;你本来就不是鱼,一定也是不能了解鱼的快乐的。

  这段辩论每一句都用到了三段论:

  (1):从容游动的鱼都很快乐,(大前提)

  这条河里的鱼从容游动,(小前提)

↓↓↓ 下页更多"逻辑学学习心得体会" ↓↓↓

1596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