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文章>

创业参考文章

淑贤分享

  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创业参考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创业参考文章:大学,不再是青年学子的唯一出路

  随着改善国民经济体制、支持各级政府发展地方经济、鼓励自主创业等政策的不断出台,越来越多的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众多渴望成材建业的青年学子们对“高等学府”、“知名院校”的盲从思想已经逐渐淡去,毕竟那里不是成材的保险箱。

  09年全国各地关于高考的一些数字告诉我们——大学,不再是青年学子的唯一选择。河北省高招办传来消息,今年该省三本线上文史、理工考生共有32802人未填报本科志愿,较去年增加了1760人。

  其中文史类有8334名,理工类有24468名。其中大部分考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压力等方面的原因,放弃三本,而报读一些技能型职业学校,免除读三本毕业即失业之窘状,学一技之长,提高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使自己快速就业,寻求一份稳定的职业。

  伴随着每年大学生的增多,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环境越来越恶劣。大学期间开销不少,就业后却很难在短时间收回这些投资,而且进入社会后在大学中学到的知识很少用到,多数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都与大学时所学专业不对口。我们粗略算了一笔帐,就拿三年制的大专来说,每年学费大概在5000元-1万元左右、再加上800元-1200元左右的住宿费,每个月500元-1000元的生活费等等。估算下,三年下来至少也得花个5万元-6万元钱,对于一般家庭来说,这是一笔非常庞大的支出。

  众所周知,大学里的课余时间非常充足。然而,这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好的自制能力,很有可能会迷失自己。据有关部门调查,大学里面很大部分学生都将课余时间全部花在网络游戏、聊天、电影等娱乐方面了,真正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给自己“充电”的却少的可怜。另外,大学的教学方式,以“自学”为主,“教学”为辅。如果将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花在娱乐上,光靠“考试前突击”方式应付期末考试,那么“混”大学还有意义吗?如此毕业后又何谈竞争力?

  与大学生就业寒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游戏动漫产业旺盛的人才需求!游戏动漫行业被誉为“金融风暴下最安全的避风港”。到2009年底,中国游戏市场规模已达310.8亿元。高速发展的游戏动漫行业使游戏制作师,游戏策划师需求旺盛!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帮助解决大学生包括各个院校大中专毕业生2010年就业问题,同时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汇众教育围绕“培训因人施教、课程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每个学生最宝贵的时间用在最集中的技能培养上,以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具含金量的就业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兴趣转化为终身职业,给广大学子新的就业支点,帮助他们成为游戏动漫产业的职场精英!

  创业参考文章:两会提双创,中国未来的创新创业到底要怎么创新?

  作者:韩松(科幻作家)

  去年“两会”时,“互联网+”成为热点,但加什么、怎么加,我们仍在探索。另外是“双创”,中国每天降生一万家新公司,但估计创业成功率在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已很不错了。今年“两会”面对经济下行,又至“十三五”冲刺决胜,政府会推出一揽子经济提振方案,这里面,创新引领无疑是关键词。但怎么创新?

  最近有三件相关的事让人心惊。

  第一件是2月初的引力波新闻。它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又是美国人发现的?不能不佩服美国是一个很科幻很前瞻的国度。我2014年去美国,感觉外观上此国与20年前相比比无大变化,主要变化是其创新活力和研发能力更强大了。

  第二件是2月底白宫发布美国制造业创新战略规划。它对近期组建的新机构作出描述,光听名字就颇科幻:美国造,即国家增材制造创新机构;数字制造与设计创新机构;电力美国,即下一代电力电子制造创新机构;明日轻质创新,即美国轻质材料制造创新机构;先进复合材料制造创新机构;AIM光子,即美国集成光子制造创新机构;柔性混合电子制造创新机构,等等。此计划着力提升美国制造的竞争力,支持更多美国本土制造产品的生产,培育美国在先进制造研究、创新与技术上的领导地位。

  第三件是2016年1月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与海银资本发布研究报告,对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科技创新趋势作出分析,认为最大变化就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具有科幻色彩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加速崛起,正在颠覆世界,而一些传统大公司将衰落。

  报告会举出例子,比如美国的特斯拉、SPACEX和英国的维珍银河,搞飞行汽车,搞火箭回收,搞飞船,做原先只有NASA才做的事。

  再比如,一家美国公司研制出无线充电技术,可在一米外把灯泡点亮。该公司办公室墙上有90多个专利牌子,员工才70多人,平均每人1.2个专利。2016年戴尔将推出无线充电笔记本。从前剪掉网线前,无线上网率低,有WIFI后一年提升了85%,所以剪掉充电线又将是一场革命。借此机会不妨科幻一把:或许人类终有一天会彻底抛弃电线这类东西。我不禁想到最近去河北,看到乡镇线缆企业忙转型忙得累死,但中国老板根本没有想过,有一天可能人类完全不需要线缆了。

  这就叫颠覆性创新,而不是在互联网上改变一个买卖分配的模式。这是为什么我对那么多人辞职创业就只知搞APP圈钱感到绝望的原因(这种创新也不错,但大家都搞就完蛋了)。

  在北大与海银的展示上,美国创新型公司分布在新能源、超级材料、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新型交通工具、虚拟现实、精确医疗、合成生物、智能城市等领域,掌核心知识产权,研发制造一体,其中有的可能在未来十年成为新世界五百强。它们不再集中在硅谷,而是星罗棋布于美国各地,甚至硅谷都已是一个落伍概念。可怕的是,对于这些飞速崛起的企业,中国人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它们的想法很有未来感,而且是硬科幻,这是中国创新中少有的——即便有了,我们也缺乏研发能力。在美国,创新企业往往由两种人配搭而成,一是学校出来的年轻人,手执基础科学尝试新突破;二是多次创业的、有市场经验的老手。但在中国,大都是毛头青年,许多人手里并没有过硬专利。

  令人欣慰的是,在上述一些美国企业里,已有中国股份。这是因为,美国中小高科技企业的产品研发基本完成之际,恰恰是它们资金最紧张的时候,急需引进新投资者。有些先知先觉的中国企业就“趁虚而入”了。加上在中国生产可以使成本大幅降低,这对美国企业有很强吸引力。另外的原因则是中国拥有较大的国内及海外市场,以及中国可以提供其他发展中国家无法企及的制造能力。

  因此中国当前很重要的是跟美国合作,尤其是跟美国创新企业合作。领导出去访问最好不是仅带一群互联网大佬,而要让中国制造企业去跟美国创新企业坐下来谈谈。这可能是长远看避免中国经济下行的一个机会。

  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认为,中国的未来前途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是否支持中国投资基金和企业投资美国科技企业?是否能提供国有资金配套支持?是否能给予外国公司高科技企业待遇?能不能建立国际性知识产权仲裁机制?可否建立全球科技前沿信息平台和全球科技前沿企业的甄别机制?能否建立国外科技展示区和对外合作示范区?

  他认为,如果弄不好,中国可能失去一个最佳时机。如果中国企业现在不投入,随着世界新一轮科技工业革命发展,随着美国制造业创新规划的推进,随着印度等市场崛起,窗口期可能消失。留给中国的时间可能只有十年,甚至更短。

  创业参考文章:创业犹如鹰的选择,要么等死,要么蜕变重生

  鹰重生的过程:

  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们最长的寿命可以活到70岁甚至80岁。但并不是所有的鹰都是如此长寿,有三分之二的鹰活到40岁就会死亡。因为当鹰活到40岁时,它的喙就会失去作用,会变得弯曲、脆弱而无法制生物;而它的爪子,也会因为常年捕食而渐渐地磨钝磨断,不能将飞跑着的生物抓住;它们翅膀上的羽毛也会变得粗大而沉重,无法轻盈地飞翔于蓝天。一只鹰到了这个时候,面临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等死;二是重生。

  重生是谁都想的事,但重生的过程不是一般鹰能吃得消的,必须经过90天甚或更长的时间煎熬,才能达到。如果鹰选择了重生,那么它必须飞到山崖的顶端,在那里筑巢,停留在那里,不能再去蓝天飞翔,也不是呆在巢里生孩子,而是要经历一番痛彻肺腑的经历才行。它要忍耐饥饿与疼痛,在岩石上日复一日敲打它的喙,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直到其喙脱落为止。然后静静地等待裸露的伤口重新愈合,乃至长出新的喙,等到此喙长到足够坚硬时,再用喙磨掉已经钝掉的爪子,一个一个的啄拔出来,连同爪子的后筋也要啄去。啄得鲜血直流,其痛难忍!待到新的爪子长到锋利时,还得把那些沉重的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让新的羽毛长出来。这前后所用的时间一般是在90天左右。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鹰受不了这个磨难死了。唯有那些意志坚定者,走到了最后,终于重生了,再一次翱翔于蓝天,比年轻的鹰们更强壮与敏捷。

  创业热,创业火,是最近几年大家普遍能感觉到的一个事实,尤其是在大城市,似乎不聊点创业、互联网的事儿,好像就没存在感了一样。可是,创业这回事儿,真的没有那么简单。中小企业生存困境是近年商界热衷讨论的话题,更有统计显示,中国4000多万家中小企业的平均存活率不到三年,让人不由陷入沉思。

  创业初期,充满了激情与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激情慢慢消退,既得利益使你患得患失,明知没有激情,也不敢放弃;因为虚名被人恭维,明知虚伪,也害怕失去。想追求新的生活,但又怕失去所拥有的一切,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福与祸,冲动与犹豫,交织着。你常告诫自己“不要好高鹜远,知足长乐,想想不如自己的人”,渐渐地,你就如同那些不愿重生的鹰,慢慢地在生活的长河里,随波逐流,一切都是那么正常、自然,你没有了个性,没有了新的欲望,如同一朵浪花,在水面上消失了。

  这个社会里还有少数的人,他们不愿在没有激情的生活中挣扎,他们决定把人生最辉煌的时光留给自己,“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他们开始沉思反思,不断否定自我,追求超越,自豪地弘扬优点的同时,还要痛苦地纠正缺点和不足,要经常学习,完善提高自我,使自己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要学那重生的鹰,完成人生最悲壮,最灿烂的乐章,如同凤凰涅盘,他们不断痛苦经历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提升,去追逐心中的梦想。这是一个拔掉自己身上羽毛的过程,鲜血一滴滴地洒落在心上。

  鹰的重生和人的重生一样,都是对自己的否定,但这种否定不是盲目和冲动的,而是经过痛苦、理性的思考。

  
看过“创业参考文章”的人还看了:

1.创业励志的文章阅读两篇

2.经典创业励志文章精选两篇

3.有关创业的励志文章两篇

4.经典创业励志文章两篇

5.创业的艰辛的励志文章

    88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