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文章>

大自然的语言文章分析

曾扬分享

  ⒈关于标题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读了文章才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

  (许伯明《〈大自然的语言〉分析》)

  ⒉关于一、二两段的讲析

  ①文章开头从“立春”写起,以文学语言、拟人的手法叙述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与花果的生育成长和鸟虫的活动出没,这些就是物候现象。文章写春天,“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这里按时序选取了一些具有特征的自然现象,说明了问题。接着写夏天,强调气候是“炎热的”,又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季,主要选取“果实成熟”,树叶黄落,“北雁南飞”,昆虫“销声匿迹”等特征来写。而写冬天,则是从深秋“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过渡到“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一句话就成了。可以看出,作者在写四季时,既抓住了各季节不同的特征,又力求写法上有变化,词语丰富,句式多样,并恰当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一些成语,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在普及科学的读物里,这种写法很重要。在这一段末了,总结了一句:“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这句话点明四季变化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是带有规律性的,这就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基础,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刘镇江《〈大自然的语言〉讲解》)

  ②课文劈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使人感到突兀不凡,一时摸不透它的作用。但是,只要细心推敲“苏醒”一词,就会略知端倪。紧接着读下去,就会发现课文以浓郁的抒情彩笔描绘了花草鸟虫等自然现象来展现“苏醒”的内涵。更为重要的是显现四季时序的更迭和特色: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实”;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地落下”;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其中,“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模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载”,是充满的意思,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文章第一段就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这样开头,仿佛游离于“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一分句,把花草鸟虫的规律性变化和气候的关系点出来,透露出物候学的含义;后一分句诱发下文,点明这种关系对农事的影响:“杏花开”“快耕地”;“桃花开”“快种谷”;“布谷唱歌”“割麦插禾”。从而使人清楚地认识到,“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的规律性变化,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行文至此,点明了题旨。在这个基础上,课文概述了物候、物候学的形成及其研究内容,使人对物候学的特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题旨之外,其实不然。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出色地勾画了大自然景象的迷人色彩;既以多姿多彩的画面激起阅读的兴趣,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而杏花、桃花和布谷鸟不放在一个分句里说的原因是:杏花、桃花和布谷鸟不是一个种类,分别是植物、动物,两种不同种类的物候现象最好不要放在一个分句里。

  文章特点

  一、关于本文说明的条理性

  本文介绍物候学,如同一门学科的绪论一样,首先必须说明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明确了,才能说明这门学科的意义。物候学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是首要的。说物候学的起源与发展,自然要说到人们观测物候的动机,这就很自然的接下去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至于物候学的其他意义,放到最后部分作补充说明。说明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举的例子说到物候现象的来临有迟有早,第三部分就接着说明决定物候现象迟早的各种因素。这一部分说明,既是第二部分的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

  一个部分里面段落的安排也讲究条理性。第三部分说明决定物候现象的来临有四个因素。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地点高下的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因素则是时间因素。由三个空间方面的因素到一个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又如第一部分,先从具体的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接着说物候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然后引出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由现象到联系到概念,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一种条理。

  一个段落里面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或以时间为序,如第一段以春夏秋冬的时序说下来,第二段举的三个例子,杏花、桃花、布谷鸟,也以时间的先后为序,第三段说到物候知识的起源和发展,是从古代到近代,第七段先说早春的例子再说晚春的例子。或由一般到特殊,第九段先说一般情况,接着说“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或以空间为序,第八段举了两个例子,例一,大连与北京相比,例二,烟台与济南相比,由北到南,安排顺当。

  二、关于本文说明的生动性

  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用拟人笔法,显得形象生动,“沉睡”“苏醒”给人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大地苏醒的物候现象,概说三种,“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两个结构相同的四字句对偶,再加一个稍长的句子,勾画一派春色,显得十分舒展。“次第”一词,用得典雅。写燕子“归来”前面加了“翩然”二字,那燕子飞舞的样子就生动起来了,让人想像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如果只写“燕子归来”,就显得平板了。说到秋风落叶,用一个拟声词“簌簌”:“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动,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等词语,都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如一幅幅色彩鲜明的油画。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灵性,说“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既有灵性,也就能说话了,这样下一段用拟人手法说“大自然的语言”也就很自然了。

  第二段用的拟人手法更有特色,说得更加生动。为了说明物候现象对于安排农事的意义,把物候说成“大自然的语言”。三个例子都用拟人手法。植物举两个例子,用对偶句使之相映成趣: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

  桃花开了,又好像大自然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前句说“传语”,后句说“暗示”,显得生动活泼,极有情趣。布谷鸟的例子,说法更有变化。如果与前两句凑成一组排比,改写成:

  布谷鸟来了,又好像大自然在唱道要赶快割麦插禾。

  那就嫌呆板无味,传情达意差远了。麦子成熟,人人知道开镰收割,并不要依据布谷鸟的叫声才知道安排农事。这一例仅在说明这种物候与农事的联系罢了,与前两例不同。现在写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与前两句显得错落有致。布谷鸟叫声,节奏分明,拟作唱歌,拟声有词,更觉美好。正当黄金铺地,老小弯腰时节,他们手里忙着“割麦插禾”,说布谷鸟唱的就是“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既符合鸟叫的节奏音韵,又与农事联系了起来。运用拟人手法,杏花、桃花、布谷鸟似乎都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唯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说明文,是介绍某种科学知识的,用生动说明还是平实说明,要以说明的内容来决定。生动说明要适当,要恰到好处,本文主要是开头两段用生动说明,目的在于激发阅读兴趣,使人不至于对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觉得枯燥乏味。

  三、举例子也是本文重要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一般用“例如”之类举例用语,放在所举的例子前面,表示下面就是例子。这样的用语,课文中还有“下面是一个例子”“如”“又如”等。

  也可以不用举例用语。例如第二段举三个例子都没有用,第十段举英国南部18世纪和20世纪物候的差异也没有用“例如”之类的话。

  举例的多少,要看需要,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好几个。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足以说明事理就可以。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举了两个例子。为什么这一处举两个例子呢?因为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的以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你不信吗,举例子给你听,只举一个,你还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读者就确信无疑了。

    3963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