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文章>

写海儿花的回忆性文章:想念家乡的海儿花

莉莎分享

  学习啦:《想念家乡的海儿花》是一篇回忆儿时的文章,作者通过写海儿花,描写了故乡的风景,回忆了儿时的经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篇文章吧!

  小时候,老家的后面是一片池塘,每年清明节前后,越过池塘望去,便是一望无际的海儿花。海儿花开的时候,也是蒿子草长势的季节,把草尖娇嫩部分摘下来,斩碎扎烂,与糯米粉搅拌在一起,做成蒿子粑粑,烤、煎、煮皆可,清香可口。春天的阳光下,躺在海儿花的田里,与三五玩伴滚来滚去,像是躺在一层厚厚的绒毯上,满身花香。吃着香甜的糯米粑粑,望着天上的白云荡来荡去,那种惬意,那种满足,是时下的年轻人不能想象的快乐。

  海儿花,在我的家乡叫绿肥,其结出的籽则叫草子。直到读高二上生物课,老师举例说其生物的名称时,我才知道海儿花的学名,原来叫紫云英。那一年也是《生物》第一次进入全国高考科目,所以记忆尤为深刻。

  每年即将收割晚稻的时候,在来年要种早稻的田里,撒上草子,不用浇水,更不用施肥,大雪来临时,它已然长出几寸高了,绿油油的一片。即使盖上厚厚的积雪,严严实实,它依然能熬过寒冬腊月。春节一过,冰雪消融,广袤的田野上,便是一片郁郁葱葱,长势迅猛。阳春三月,花儿从茎的中部长出,形成伞状的花序,酷似高原的格桑花,宛如紫云,与地里田间金灿灿的油菜花,遥相呼应,一幅春意盎然的田园诗画,铺展在大地之上,尽收眼底。

  其实,海儿花还是一种很好的饲料。它茎空呈圆柱形,柔嫩多汁,还有疏疏的茸毛。斩碎之后与谷糠、剩饭剩菜煮在一起,富含叶绿素和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猪吃之后,膘肥体壮,长势喜人。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水牛吃了之后,便会发胀,如不赶快拉到晒谷场上赶着它跑一阵,及时消化,便会胀死。那时隔三差五,都要去生产队的田里,趁着夜色,割上几捆回来喂猪。

  清明节一过,春耕季节,农民便把牛嘴套上竹笼,防止它吃了海儿花胀死。用牛耕着犁耙把海儿花翻盖过来,而我们则跟在犁田的农民后面,在肥沃的土坯上,可以捡到很多被犁翻出来的黄鳝。那时不知道,现在看来这可是原生态的野生黄鳝。一垄一垄的覆盖好后,灌溉进水,等待十天半个月,让海儿花腐烂发酵,这可是最好的早稻基肥了。然而,即使后来再用牛拖着犁耙反复滚打,也还是有一些根茎没有腐烂,以至于插秧时,手指头长时间的碰撞摩擦,指尖都掉皮磨烂,不得不贴上胶布或绑上纱布插秧。当然现在回去已很少见到人工插秧的场景了。如今的农田,早已使用复合化肥了,难觅海儿花的踪影。而海儿花也已退出了作为基肥的历史舞台,站在了观赏花的行列,毫不逊色于桃红李白。

  我想念家乡的海儿花,因为它承载着历史,唤起我儿时的美好。儿时的记忆里,无论在坡上,在滩头,只要撒上一把草子,不择土地,耐住贫寒,就能开出最为鲜艳的花瓣,开出最为壮观的春色。而今在我的家乡沅水大堤以及滩头上,依然有大片大片的海儿花,不与牡丹争姿色,不与梅花斗芬芳,自信而大方地开成一片海,美成一片云,“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每年春天依然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纷至沓来,游春赏花,合影留念。

作者:贺学军

  公众号:前沿作家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