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文章>

读书的人生感悟文章书香人生

晓晴分享

  编者按:读书是我们一辈子都需要坚持的事情。作者看到读书的好处,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书香人生》吧!

  读书,极为美好的事情,往小了说,可以怡情养性,增长才学;往大了说,可以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可惜,现在写书的人多了,读书的人少了;看手机的人多了,拿纸质书的人少了;看娱乐内容的多了,读经典的少了。这“三多三少”是年代的浮躁与现实的无奈。

  在提倡全民读书的今天,吉林省即将出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手机报的书香吉林栏目的“悦读周刊”,也总有向读者推荐的好书及读书感悟。前几天,一位小友让我帮推荐几本书读,我欣欣然而为之量身推荐。读书需由浅入深,按兴趣爱好工作需求等方面“按图索骥”。这件事,也让我不由得回忆起我读书的故事。

  我出生“”期间,故从四五岁起,当中学老师的母亲教我的背诵和识字,是从毛主席的“老三篇”开始。能在大人面前童声稚气地大段背诵《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等并获夸奖鼓励,对一个幼童来说是很受用的。六岁左右,我读了人生第一部长篇小说,是部儿童文学,书名叫《小古》,讲述一个叫小古的小男孩,在爸爸随红军长征走之后,和妈妈在白区英勇斗争的故事。故事里面的一幅插图,是白匪端着刺刀,搜寻他们藏身的山洞口。那画面很长时间都在我脑海萦绕,都让我提心吊胆为主人公的命运担忧。可惜现在搜遍网络和旧书摊儿,再未见到这本书,可能是书名不太准确吧。

  上学前后,翻阅量最大的,是一本本小人书。那配上文字的画,那些英雄人物和战斗故事,让童年的一群孩子痴迷。谁手中有一本新的小人书,马上在伙伴们中地位提高,大家需哄着需排队才能轮流读阅。那时的父母工资有限,能买本书是很奢侈的事情。我买的第一本小人书是小学一年级考试的奖励,是《黄继光》。记得从书店出来,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一路上手拿的小人书,封面是我故意冲着外面的。买的第一本大书是小学三年级学雷锋时响应号召,是《雷锋的故事》,当时定价0.35元。

  那是个文化饥渴的年代,我是1972年上小学,先后赶上“”尾声、教育小回潮、学小靳庄学大寨、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等一系列运动。书籍,除了父亲订阅的期刊《红旗》,也就是《金光大道》《艳阳天》等几部。但在同学家偶遇到、在二姨家的俊霞姐上锁的书箱里、在寒暑假去农村的舅舅家的炕柜里,陆续碰到读到《铜墙铁壁》《保卫延安》、《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等一大批毛主席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作方针后的优秀作品,这些都成了我的精神食粮。当然,有些书是听的,比如当时刘兰芳等一批艺术家播讲的《岳飞传》《万山红遍》等。

  读书是需要动脑筋的。在生产队下乡知青宿舍里发现为批水浒而出版的一整套三卷本的绿皮《水浒传》,我马上和下乡知青套上近乎;发现姜老师捧一本《小灵通漫游未来》看,我先让匡同学敲门把老师引到门外谈事,我再到老师的桌前把书偷偷拿走,两个人起早贪黑把书读完后交还老师时,遭到老师在全班会上的批评。可老师的训话,我觉得就是对你读书的赞扬和鼓励,对你调虎离山智商的肯定和包容。初中以后,家里搬到教师住宅区,接触书更广泛。《三言两拍》是邻居徐老师家中的珍藏,那是初次接触竖版和繁体字。温老师家订阅了《人民文学》,我认为是那个年代最好的刊物。在1978年的第一期上读到了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反复读N遍,甚至悄悄把这几页撕下来珍藏(交代当年做的坏事了)。高中时,买了《青年近卫军》《静静的顿河》等书籍,那么紧张的学习生活,晚自习后还要打上手电筒,在被窝里读上一段。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个河边钓鱼的保尔和同样河边静静读书的冬妮娅的邂逅是多么美好啊。而保尔按照朱赫来传授的拳法保护冬妮娅教训几个恶少,简直就是替我出了一口恶气,为此我也拜师学了多年的武术。我先为两人的分手扼腕叹息,最终理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追求会有不同的人生道路选择。而保尔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段话一直鼓励我鞭策我,不费光阴,珍惜时间,尽可能活得充实。

  读书是有强大作用的。读书,可以让你获得知识开阔视野,可以让你知书达理增长智慧,可以让你内心充实不断进步。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人总比不读书的人更愿意感悟人生,改变现状,勇于追求,不断进步。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读书的人总比不读书的人更有见识,更站得高看得远,更能克服苦难和彷徨。甚至在快乐的体会上,大家都知道金钱不是万能,金钱买不到真正的快乐。读书的人比不读书的人在跋涉山川沟壑、触摸风雨花草时,有更多的浸润着智慧、情操和知识的领悟和陶冶。所以,古人总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是有深刻内涵的。读书还可以让人的想象和思维挣脱环境的桎梏,飞向更高、更远、更广袤的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读书不能带给你更多的财富,但它可以带给你更多的机会。有人总结读书的作用:小学毕业,在农村可以用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打工当小商贩;初中毕业,可以操作一些机械;高中毕业,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大学毕业,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道路桥梁;硕博毕业,可以进行发明创造。这就是区别。现在的社会,金钱和个人利益至上,读书和上学是很多人困惑的问题,有些人觉得无用,更有孩子嘴边津津乐道于几个文化不高、但事业有成的名人。我知道的事实,是这样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不爱学习的人,别人上学时苦读你却疯狂的几年青春,基本就是换来一生的卑微与底层。而文化不高的成功人士,只有极少是仅凭聪慧和胆量成功的,成功后的享受无非豪宅好车麻将酒局,算是土财主。绝大多数是当初因条件因环境错过学习,现在总读书总进修总怀有对知识的渴望,是学历不高但喜读书且有见识的精英。

  至于我自己,读书最明显的作用,是从未被文字所难住。小学就可以一首接一首地写诗用来出节目出黑板报,写大块文章在全校学生面前讲话发言。帮爸爸是电影院院长的郭同学写作文,交换条件是每月的电影预告出来,我就一一打挑,想看的电影一个不落的全看。后来帮同学写入团入党申请写情书,也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人生有几年,我还兼记者兼版面策划,以文字为副业,以稿费为第二或第三收入。今年,我出版了自己的文集,抚摸书面,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里面每一字每一标点符号都浸透自己的心血啊。

  读书是需要心境和环境的。青年时喜欢热闹,总参加些有用或无用的朋友间的酒局麻将局,往往时间就在喧闹中挥霍。中年以后渐明事理,多了些沉静,少了些应酬,往往在球馆挥洒汗水后冲去疲劳,回家放松地躺在床上捧起一本书;或在晚饭后的闲暇踱进书房到书柜前挑本书,就像皇帝翻牌选妃;更有时在夜深人静久而未眠索性起床闲听窗外风雨后,捻亮台灯,翻开正读的书到折页部分,其读书的惬意与享受都妙不可言。

  小时候把所有的藏书都锁在一个小木箱里,寒暑假有空闲,选个日子一本本拿出来,翻阅整理再一本本放回。结婚后搬进楼房,设计了书柜购买了书桌,有了属于自己的书房,还特意在墙上装裱了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偶尔指点图上,仿佛内心装得下七大洲。现在的藏书已具规模,楼上楼下两面书柜都满满。我的静观斋里转椅班台甚至电脑都称得上华美,可很难找到当年趴炕头一写半宿苦苦捻胡须为文字的劲头了。发表的文章邮寄的稿费都不是兴奋点,兴奋点是偶尔电脑里联众网站的下棋连胜及晋级,想来让人有些惭愧。

  读书人的共同特点是都爱书藏书。我曾经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把所有课本作为藏书放进书箱。开始的藏书方式是买书,每每路过新华书店总是挪不开步,必进必把每个角落一一转遍。在地质队工作的某年,驻扎在柳河县三源浦镇农村野外,凡有空闲,必徒步十余里,到镇上唯一的书店看书买书。在吉林市的江城剧场买过一整套48本《金庸全集》,回家细读却是盗版没有收藏价值。后来是买盗版书,因盗版书的浓缩和便宜,只是那时的盗版书印刷质量太差错字太多,弄得我读完了曾国藩三部曲还没弄清他几个弟弟的准确名字。再后来是逛旧书摊旧书市,吉林文庙墙外的书市是我经常光顾之地,小时候读过的《红旗谱》《连心锁》都在这里如见到失散多年的孩子,让我重领回家放进书架。

  读书人相互之间,总是容易沟通和相知。手机里有好几个文友的微信群,大家发作品谈感悟论创作,无拘无束,很是开心。喜欢读书的人,如果把酒细谈,多有共同的经历共同的爱好共同的故事。我曾和同学在哈工大一宿舍门前小吃部,两人就着滨州白细数水浒108将,不知不觉喝了一瓶半喝到半夜11点。几个文友曾经探讨陕北作家群,大都不喜读陈忠实不喜读贾平凹,都喜欢路遥。且不说伴我成长的学生时代的《人生》,只说那部《平凡的世界》,让多少人抚卷长叹感慨生活啊。所以,走近我,和我拉近距离非常简单,你只要和我谈起孙少平逆境中的苦与乐,谈起侯卫东的做官之道与经商之缘,你就是我的知己我的朋友。而我,也总愿意把《平凡的世界》《侯卫东官场笔记》这样的书籍向现在的年轻人推荐。开卷有益,我们读书,是书中有我们的记忆和履历;你们读书,却是书中有你们的答案和未来。

作者|赵伟

公众号|咱们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05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