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对孩子说的话:孩子,你和北大有个约定
2007年夏天,妈妈带你回到妈妈的故乡遵义,你的外婆特意牵着7岁的你去看张贴在老街最显眼处的高考喜报,指着一个名字郑重地对你说:“这个大哥哥是今年贵州省的高考理科状元,你和他的名字都有一个‘立’字,你要像他一样,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于是你写了一篇作文——《二十年后的我》,你这样写道:“二十年后的我刚从北京大学的博士毕业,回到了久别的家乡……”从那时起,我亲爱的孩子,你就在你幼小的心田与北大悄悄地有了一个约定。
2017年6月23号凌晨高考成绩公布,亲朋好友的祝贺、祝福纷至沓来,大家热切地反复问:“你是怎么培养她的?”培养?我其实一直都是一个漫不经心的妈妈。
你不到三岁上幼儿园,妈妈给你讲“小猫钓鱼”的故事,并且告诉你:“哪怕是上幼儿园,你也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要不然会像那个小猫一样,一条鱼都没有钓到,两手空空地回到家,一无所获。”你仰起小脸,聚精会神地听我讲,好像明白了什么。至此你懂得自律,无论雨雪还是身体抱恙,从不会轻易落下一节课、错过一场考试。
你从小就对阅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看童话书、喜欢背诵古诗词。5岁时的一个周末背《论语·季氏》里的“季氏将伐颛臾”,一开始,生涩的句子让你失去耐心,迫不及待地想去公园放风筝,“你背了这篇才能去。”爸爸细致地给你讲解词义,懂了词义以后,背起来就容易了许多,几遍后你就背流利了。从刚开始的几天背一首到一天背几首,背了忘,忘了又背,你自己乐在其中。
上初中后,中外名著成了你最好的朋友,从中国四大名著到简.奥斯汀、王尔德、村上春树、张爱玲等的作品,你选择性地读了许多。高考前,由于课业繁重,你不得不放弃阅读;高考一结束,你马上又钻进书堆中。不到一个月,你兴奋地向我汇报:“妈妈,高考完的这二十天我看了三十本书,我喜欢名著带给我的想象力。”妈妈很欣慰:“阅读会积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会让气质更好,‘腹有读书气自华’。”
字是人之衣冠,你上小学一年级时字写得不工整,恰好妈妈在《读者》上看到一篇关于写好字的重要性的文章,就将这篇文章郑重地推荐给了你。你除了自己纠正握笔姿势,还利用暑假去少年宫书法班认真练字。经过几年的训练,妈妈的朋友们这样评价:“字如其人,端庄隽逸。”
你从小就懂得感恩,曾用稚气的笔调写道:《孝顺的乌鸦》--它虽然并不可爱,但是它很孝顺。它的爸爸妈妈如果飞不动了,无论是刮风下雨,小乌鸦都不怕,照样飞出去找东西给爸爸妈妈吃,爸爸妈妈吃饱了它自己再吃,所以人们又叫乌鸦“孝鸟”。
你六、七岁,妈妈就可以吃到你煮的饭菜、包的饺子或粽子了。酷暑时节回到家,你会给我端上一碗你自己熬的绿豆汤。在你过生日时,总会送我小礼物或特意给我打个电话:“妈妈,今天是你的受苦日,感谢你奋力生下我!”无论给你买了你多喜欢吃的东西,你从不急于放进自己嘴里,会习惯性地问:“妈妈,你吃没有?”有次我生病,你焦急地站在我床边,说:“妈妈,我去简阿姨的小卖部拿牛奶。”“宝宝,不要出去。牛奶明天也可以拿。天黑了,又在下雨,太冷了。”不一会儿你气喘吁吁地回来:“妈妈,我本来是去刘叔叔的卫生所买药,但是他关门了,我去前面的药店给你买的。”“宝宝,原来你并不是去拿牛奶呀!”“对不起,妈妈,我是怕你不让我去给你买药才这样说的。”你亲自喂我吃了药,“冷呢,我给妈妈套床厚点的被子。”然后你端来凳子爬上去,掂起脚拿放在衣柜最上层的被芯,再找出被套套上,小心地给我掖好,然后才带上门自己去做作业。这期间你几次轻轻推门进来给我换湿毛巾,并用小手摸妈妈的额头看退烧没有……事隔多年,你纤瘦的、站在凳子上竭力向上的小小身影定格成了一幅永久的画面,历久弥新!
19号晚从北京返回贵阳已是20号清晨,克制着酷热带来的过敏性湿疹的奇痒,你约了滴滴车回到金阳舅舅家,简单洗浴后就直奔华联超市买莲子。5斤莲子一颗颗剥好,经多道工序做成饼已快到第二天凌晨。下午,每位科任老师的办公桌上都有了你小心地用纸袋包好的“作品”,你终于了却一直以来的心愿。你曾跟我说过:“妈妈,我把学校奖给我的300块钱给了爷爷奶奶100,特意留了200,我要亲自做莲子饼给我的老师们吃,因为莲子是清热的。”“有一回我的文综没有考好,罗老师教的数学,他都陪我一起把历史题做了一遍;冯老师是我高一的班主任,我自己找了数学卷子做,她还帮我改;这两次我的英语口语得了满分,是尹老师帮我提高的;我写的小说刘老师再忙都帮我看;还有曾老师、李老师,他们都很负责,对我都很好。”
德才兼备,但德永远排在才的前面。高考喜讯传来,初中教了你三年教学的杨老师对我说:“竞立学习成绩在整个年级一直名列前茅,但从来不自私自利!尽管自己也在忙做作业,只要有同学向她请教,她都会耐心地讲解。无论我们给她安排什么学习任务,她都会尽心尽职地及时做好。”
你从小就做到了净化心理、与优秀的同学良性竞争,当你的同学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时,你真诚地向他们祝贺。你总说:“竞争更多的是适应发展,只有在竞争中才会激发自己最大的潜能,但必须要让自己的心理状态有一个净化的过程,要尊重自己的同学和竞争对手。”于是就有了临面试前与北大一位教授的对话:“老师,我的同学欣然很优秀。”
你有一颗包容心,但不一味迁就。你知道善良和厚道是做人的根本,但是任何时候都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可唯唯诺诺,卑躬屈膝。三毛在《雨季不再来》的“西风不相识”这篇文章中写道:“我多么愿意有人能欣赏我的礼教,可惜的是,事实证明,他们享受了我的礼教,而没有回报我应该得到的尊重。”妈妈觉得你应该读懂了其中的意味。
你重荣誉,但不纠结得失,你知道最好的风景永远在路上。高考一结束,6月9号一大早你就去参加清华在贵州赛区举行的自主招生的复试。当天傍晚坐动车上京,11号下午参加北大的博雅计划复试;13号早上北大面试,下午体能测试;中间的几天你向北大和清华的学姐及教授们了解专业、参观清华的艺术博物馆、图书馆、为同学们挑书;直到18号早上清华面试及体能测试结束。6月的北京,气温近40度,你平心静气、有条不紊,最终赢得了北京大学降20分、清华大学降65分的录取资格。尽管你以两分之差与状元失之交臂,并因没有给贵阳一中争得荣誉而自责,但你没有沉湎于荣誉和自责中。留给《贵州都市报数字报》的记者的印象是:在她身上看不到考了高分的个性张扬,反倒让人感到一丝稳沉。你虽有些遗憾,但从容地对我说:“妈妈,人生的考验不止高考这一次,大学我再好好学。”
在随后的高考录取阶段,你也因为上北大还是清华产生过一点幸福的小烦恼:一边是清华朴实学风的吸引,以及清华大学贵州招生组的诗童和张老师及另外几位教授的诚邀;一边你又极度向往北大深厚的人文底蕴,有感于负责贵州招生的北大的卢教授及法学系周学姐不辞辛苦赶到我们家里那一句诚恳的“签北大吧!”。你遵从了你内心的声音,最终履行了当你还是小小人儿时的那个约定:你把第一志愿写上了北京大学,第一专业写上了文科试验班(元培学院)。
拿到你的录取通知书,时间仿佛静止,妈妈竟有些恍惚:“北京大学”在妈妈的心里是那么遥不可及,但你的通知书就真真切切地摆在妈妈的眼前。凝视“北京大学”的字样良久,我的内心深处暧流涌动、继而满眼泪光--你自幼和淳朴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期间妈妈外出工作,大部分时间不在家,几乎没有给你检查过作业。从小学到高中,你也从来没有额外补习过一节课。记得六年级下学期时,除了你,班上的同学都去补英语了,妈妈让你也去,过几天你却将补课的500块钱原封不动地还给了我:“妈妈,我不补,我自己学,你拿这500块钱去买条裙子穿。”“宝宝,你确定你不补课也能赶上其他同学吗?”“妈妈,我能!”妈妈注视着你,看到了你坚毅的目光。
你8岁时肚子上长了疮,医生说要等它‘长熟’后才能排脓,你忍着胀痛依然天天按时到校上课。好容易作了处理,一周后却需再次引流脓水。妈妈带你到州医院,在没有用任何麻醉药品的情况下,外科张医生用勺子把血脓一勺勺地给你挖出来,挖过血脓的口子像张着的血红大嘴,妈妈当时惊骇得赶快移开目光。你痛得忍不住大哭,回家的路上你背着沉重的书包只能轻轻、轻轻地走。
有一次我正好在家,突然接到刘老师的电话:“快点来接她回去,她身体很不舒服。”我赶到六小,看到你脸色苍白很难受的样子。到家后你吃了药,妈妈把你冰凉的双脚放在烤火箱里要你好好休息一下,但你却拿出书本放在腿上认真地做起了作业。几番寒来暑往,你小学毕业,以年级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市内最好的中学——都匀三中。
升高中及高考前适应性考试两次成绩都不很理想,你参加完贵阳一中的选拔赛被录取后才告诉我:“妈妈,中考那几天眼睛像针刺一样,又痒又痛啊!”适应性考试结束,我感受到了你在电话里的淡定:“妈妈,我这次全省排名15,不要紧,我会很快调整好心态。”几天后在和你的班主任罗老师通话中我才得知,是“麦粒肿”影响了你!你自己去市二医五官科看的眼睛,包了一只,只有一只眼睛看试卷完成考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得知你的梦想,对你说得最多的就是“宝宝,只要你努力了就好,考到哪所院校都没有关系。”你说我是“没有上进心的妈妈,和别人家的妈妈不一样。”妈妈不是没有上进心,是不希望你承载得太重。孩子呵,妈妈清楚,这十几年,你是怎样一路走来的!
陪伴你再次踏上北上呼啸的列车,到达北大校园时,清风拂面,红彤彤的朝阳正冉冉升起。我仰望着北京大学古朴的门匾,再悄然回过头看着身边恬静的你,妈妈觉得自己好幸福。
8月下旬的北京,已是初秋,元培学院35号楼前挺拔的银杏树上,已挂满了一串又一串沉甸甸的果实……
2017年9月25日
【本文作者:竞立妈妈(微信公众号:元培家长经验谈)】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