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文章>

行走感悟随笔:蜻蜓都睡了

晓晴分享

  我喜欢在黄昏里想一些事情。

  特别是雨后的黄昏,天空高而辽阔,无边的蓝色下面扯满丝丝缕缕的白云。

  像往常一样,我坐在自家的庭院里,泡一壶铁观音,用一只袖珍茶杯,漫不经心地啜饮,同时漫不经心地看身边的景致。还是老样子,夕阳的光亮从白玉兰的树梢上缓缓地退下去,微风轻轻摇动枫叶,爬山虎用力将手臂伸到楼体的更高处……不一样的,是我看到了一群蜻蜓,一些已经落在山梅花和海棠的叶片和枝杈上,一些,正在飞上飞下寻找落脚点。它们累了一天,要休息。

  让蜻蜓休息吧。我呢,还要想一些事情。

  这一回,我想到了江南园林中的退思园和拙政园。

  前不久我去了一趟江南。是跟随“红色采风团”去的。原本是为了寻找红色,可一到江南,我的眼睛就绿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在各种色彩之间,我最喜欢的是绿,尤其是江南的绿。而在江南的绿意当中,我尤其喜欢园林。

  很幸运,此次江南之行,在鲁迅故居和矛盾故居之间,我们先后“路过”退思园和拙政园。

  退思园的园主是一个名叫任兰生的人,清光绪年间的国家公务员,犯了点事出有因却查无实据的错误,被革了职,回老家同里镇建了此园。据说,“退思”二字,取的是“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当下有人戏言,说未必不是“退而思进”。哪个说法更有道理呢?似乎都有,却都无趣。让他安安静静地“思”就是了,管他“思”些什么。

  跟退思园相比,拙政园的规模要大得多,是“中国私家园林之最”嘛。但它们的设计“理念”是一样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纲领,出自明代造园大师计成先生大著《园治》一书。为了自己小小的一方庭院,我曾煞有介事把这本书反复读过几遍。可惜,由于空间所限,学到的东西,好多都用不上。

  拙政园的园主是明代的王献臣,该同志考过进士,当过御史,后来辞官回乡,建了这处园林安身。园名的由来,取自晋代文人潘岳的《闲居赋》,“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此外呢,还得种点瓜果菜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在我看来,这虽是谦辞,却有一种别样的潇洒。

  园林是不适合观赏的。它很美,很诗意,很那个啥,但就是不适合观赏,尤其是人挨着人,排成队伍,如同吊唁般的观赏。园林是需要品味的。让心静下来,在静中,在绿意中,在茶香的陪伴下,你才能品味出它的脱俗之处,它的绝妙之处。说实话,作为一个游人,无论在退思园还是拙政园,匆匆一走,只能得到些糊里糊涂的印象。好在,“退思”和“拙政”,这两个名字,都让我念念不忘。

  我曾经幻想能拥有自己的一方私家园林。我把它当成是“成功”的一种标志。现在不这样想了。在这个黄昏里,我想,我置身其中的这个小小的庭院,这个由上百种植物所环绕和点缀的庭院,未必就不可以叫作退思园,也未必不可以叫作拙政园。

  “退思”不难,“拙政”也不难,两者都是生活的情态。

  我喜欢“退思”,更喜欢“拙政”。同理,我喜欢任兰生,更喜欢王献臣。

  一个人,能时常“退思”一番,好好反省一下,然后呢,再把自己的“拙政”搞好,而且自得其乐,就是得道的高人。这“道”的底线,便是心地清净。

  我回过神,突然看见有人站在庭院门口对我微笑。我也笑。是我的一位邻居,喜欢在这样的时刻,来陪我喝一杯茶。我迎过去,用最小的分贝提醒他,“小声点,别惊动了蜻蜓。”

  暮色渐浓,蜻蜓都睡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

    377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