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成功秘诀文章
每一年高考之后的状元都是人们非常关注的热点,关于高考状元是怎么获得成功的话题也是人们所关注的。那么高考状元成功秘诀是什么?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考状元成功秘诀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状元成功秘诀文章篇一
高考状元战前秘笈语文―――广摄取、活应用
平时随身带有几个小笔记本,其中两个就用在语文方面。一个是专门的字、词集锦,一个是文摘集锦,另外,每晚睡觉前他长期坚持看3~5条成语……“直到后来我才发现这些积累对我有多重要。因为我在高考中,前三道考查语音、字、词、句的大题中,自己一分未失。”(山东省语文单科第一名王伟)英语―――薄弱之地集中攻克
不要整套地做题,要针对薄弱的地方集中加强,并且要更加科学。“没多少时间了,大量练习阅读理解感觉用处不大,单选、改错和写作短期补习的效果要好些。”关于高考的作文,如把高考中可能出现体裁的范文背几篇,记住语言风格和文章结构,对答作文题是有帮助的。
(2004年陕西外语状元张筱月)作文―――以平常心态,做非常作文
高考前:力求知己知彼,考试时:藐视题目+重视题目,在考试写作文的时候,应该以平和的心态来写,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就会显得大气,给人波澜不惊的感觉,老师看了也会觉得舒服,如果观点太尖锐或词句太过华丽,就会显得太沉或太浮。
(2004年高考海南文科状元张宇寒)数学―――手到熟成,自有感觉
多做题对于学数学十分必要,但一定要做透。高考前,她做了两套数学题,一套大概有10多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是厚厚的一本。做完后,把一些做错的题或是觉得解题解得十分巧妙的题写在笔记本上,增强记忆。她觉得,每天都要坚持做一点数学题,否则的话手会生疏,感觉就回不来了。
高考状元成功秘诀文章篇二:语文高分秘诀
王伟: 2004年毕业于山东省莱芜市凤城高中
高考总分:687分 语文单科成绩:144分
录取院校:上海交通大学
“没想到,昨天我还是个向别人‘取经’的考生,今天就变成了一个传授经验的过来人。”
一开始,王伟就摆明了他的态度:“其实,一番经历,成功的人说出来就是经验,失败的人说出来就是教训。因此,我只是在这儿同师弟师妹们分享一下我的经历罢了。” 看得出,王伟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并且他的话还有一番哲学的味道。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刚进高三时,王伟被分到了学校的实验班,班上高手如云。那时他的语文每次考试成绩总是在100~110分之间浮动,他意识到这样的成绩在高考中对他不利。因此,在平时他就有意识地把语文放在优先地位,也为此制定了学习计划。
在实施计划过程中,王伟主要还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走。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回顾课本,掌握基础知识。“这一阶段一定要做到扎实,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如果将任务拖到第二轮复习,那就麻烦了。”除了跟上老师复习的进度,王伟自己还另有“独门诀窍”。他平时随身带有几个小笔记本,其中两个就用在语文方面。一个是专门的字、词集锦,将平时所见的容易误读的字和容易望文生义的词语(主要是成语)全部收录,然后利用晨读大声朗读以加强记忆;一个是文摘集锦,专门收集一些俗语或从报刊中摘录一些他认为比较好的文章、段落、句子等,如果摘录的东西太长,就把它裁剪下来粘贴到本子上,晚上睡觉时躺在床上拿出来翻翻,这样既可以记忆也可以催眠。
另外,王伟躺在床上还要做一件事,在他的枕头边长期放了一本成语词典,每晚睡觉前他都要看3~5条成语。他说,不要认为每次看得少,一旦长期坚持下来,一年就会记住1000多条成语。
“直到后来我才发现这些积累对我有多重要。因为我在今年高考中,前三道考查语音、字、词、句的大题中,自己一分未失。”
文言文:硬骨头天天啃
说到文言文,它在语文试卷中虽然只占20分左右,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很多考生一提到文言文就害怕三分,因为古代社会的语言习惯与现在有很大区别。而王伟对付文言文也有自己的方式。他讲究的也是积累,按他的话说就是平时要多翻翻文言文字典。他认为,很多学生觉得文言文难,就是难在一些实词和虚词上。其实,对于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没必要求全,只要能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以及一些特殊的例句即可。
王伟说,其实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也不多,2004年要求掌握的文言实词有100个左右,而文言虚词只有18个,如果再把这些分摊到每天去学习的话,量就很小了。并且王伟这样做了。
这样的坚持让王伟在平时考试中的出错率大大降低,在进入第三轮复习之后,文言文选择题部分他每次保持全对,就是在高考中文言文阅读的选择题部分也是一分都没溜走,并且整个文言文部分只丢掉了一分。
大语文:广摄取 活应用
语文无处不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所以王伟在语文的学习中很强调大语文观,他很注重广泛摄取,形成一定的积累,然后试着灵活应用。他说,大语文观要我们平时学会注意周围,其实周围有很多我们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这些往往就在于你经意与不经意之间。比如校园内张贴的一些名人名言、电视或广告牌上的广告词等,这些都可以去留意并形成积累,以备用时之需。
王伟平时的“留意”也没让他白费精力,就在高考前学校的一次模拟考试中,有一道题是要求考生给书店或商店或食堂拟一副对联。如果王伟要全靠自己去想去编的话,一是时间不允许他多想,二是自己想的未必就能得高分。当时王伟就想起了自己有一次在逛一家书店时看到过的一副对联,而题中不是就有书店吗?所以他就把那副“学富五车地,才高八斗院”的对联给搬了上去,最后还得了个满分。在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有道考题的上联是“祖国江山好”,要求考生写出下联,王伟当时很快就对出了“人民生活甜”的下联,此题12分,他拿下了11分。
作文:凤头豹尾还求新
虽然王伟的语文取得了144分的优异成绩,但他还是有遗憾。他说作文本来就是他的强项,但遗憾的是他仅以一分之差未能获得满分。
对于作文,王伟自然也有“胜经”一套。他说,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也是很多同学不易得高分的部分。老师常常讲作文的注意事项,可别轻视这些事项,它们往往是作文制胜的法宝。首先,要重视卷面,即要书写工整——书写潦草是作文的大忌,出现这种情况,阅卷老师在心中给你扣掉的印象分可能不止5分,甚至是一个档次的问题。其次,掌握好文章的两头——凤头,短小精悍;豹尾,刚劲有力。在平凡中力求创新,多运用一些名言名句,多运用一些修辞会令你的文章增色不少。最后,还要注意文章标题的制作,标题不可太俗气,这样会令人觉得你水平一般。平时多模仿一下报刊上的优秀标题,必要的时候采用拿来主义,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除此之外,经过高三一年对语文的学习,王伟还总结了三点经验。一是坚持。高三一年的复习非常枯燥,尤其是语文,读、写、背是永恒的主题。没有坚强的意志,想学好语文是不可能的。惟有持之以恒,将自己的各项计划按时完成,最终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二是重视写的作用。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可以加深记忆,充分利用大脑的各种感官,在做到心脑手统一的同时,也可以起到预防错别字的作用。三是听老师的话。这一点好像是教小孩子的口吻,许多同学不以为然,老是有自己的一套,全然不顾老师的计划。其实,这种做法有时是舍本逐末,因为老师的经验比我们丰富得多,该学什么,该怎样学都是经过仔细琢磨后才形成的。
高考状元成功秘诀文章篇三:高考状元成功秘诀
北京市文科状元史小楠毕业于北京四中,去年考上了北京大学,她对如何学习英语、语文、政治等课程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在考前回家复习这段时间,我每天要做20分钟的听力练习,这对平时保持一种听的状态很重要。”她说,如果把听力练习放几天,就会发现听力水平大幅度下降。另外,史小楠的老师在高三时提倡书虫式的阅读,即每周阅读一本英语书,写一个故事梗概,强迫自己阅读。语法在平时随着老师的讲解走,考前应该能够节省很多时间,不用再背了。
语文就是抓基础,打好基础总体分数就不会太低。作文平时要积累素材,“按老师的说法就是高考之前头脑里要装有50个例子。”史小楠介绍:“这样不管考试时出哪方面的题,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例子用在文章中,而这些例子可以从《读者》、《文摘》等各类书报杂志上看到。”
史小楠复习政治分为四步走:先背知识点,然后再提取一相框架,在头脑中把这些知识结构系统化,再往里填充内容。然后做了十年的高考题,主要是大题,研究正确的答题结构。在高考前一段时间开始上热点。
历史主要是背书。“五本书,知识量非常大,知识点也非常细小,一个字一个字地背下来显然也不可能。我就是翻书,翻了很多遍,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做题时能做出来,但不像有些考生能清晰地背出来。我就是保持有一个印象,然后做总结,思路就比较清晰了。高考前主要就是做题了,依然做了十年的高考题,温习了知识点。”史小楠说:“地理比较重要的是识图能力。把图识清楚了,比如区域地理,我还把那些世界的、中国的轮廓图复印下来,再分河流、山脉、岛屿分类填在图上。甭管以后考卷上出现什么图形,我头脑中都会有个快速反应。”
点评:史小楠各科的学习方法,我感觉都有独到之处。比如高考作文,很多同学有想法,有创意,有观点,但是缺乏有说服力的论据与事实。因此,作文写得比较空。如果考生脑子里装有几十个例子,可以很好地避免这种现象。因此只要刻苦学习、方法得当,心态好,高考一定能够成功。
报志愿别眼高手低
海南省文科状元项尹也成功考上了北大,他最后几次模拟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但当时认为不管是什么学校,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就行了。
“我们有的同学在报志愿时犯了眼高手低的错误,有的学校不去,像农业类的、林业类的、矿业类的,还有非北京、广州、上海的不去,所以他们选择学校的时候限制就非常的大。”项尹说:“另外一点就是他们并没能从本身的兴趣和专业的要求去考虑,仅仅是从社会上的热门,能赚钱上考虑得比较多。”项尹认为,不能正确分析自己优势而报考志愿的人,经常在最后分专业的时候,没有分到理想的专业。
项尹认为报考志愿最关键的依据是分数。“我在最后几次模拟考试时,成绩并不是很理想,我也不是学校最拔尖的学生,当时我的心态很好,我觉得不管是什么学校,只要能够给我提供一个真正的学习环境,符合自己的兴趣专业,就足够了。”
项尹最终选择了北大,是因为他当时的高考分数已经是海南文科第一,另外,还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专业本身,今后就业方面比较宽松。二是自身兴趣所在,项尹政史地综合方面比较强,所以选择了法学。
点评:项尹在高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中,成绩并不理想,成绩往下滑。她做了相当好的心理准备,如果成绩达不到北大标准,其他学校也可以,只要能为她提供一个学习环境,碰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就可以。
我觉得项尹同学根据考试分数的变化,对自己要上学校的选择有所变化,是符合实际情况的。高考主要以分数来录取。如果孩子的分数离重点大学的提档线相差很远,这段时间,父母应该考虑从孩子实际情况出发,调整将来报考专业。
“高考前我过得很愉快”
黑龙江状元郑莲说,自己在高考前过得非常愉快,没有太大压力。
“能考出这么好的成绩,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我的心态非常好,没有太大压力。”她介绍,高三时我不像别人那样熬夜,我把能够利用的时间调整得非常周到,按时睡觉不紧张,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考前几天郑莲的老师也不再让学生复习太多,特别不让学生再接触以前没有复习到的那部分。“我认为这非常有道理,到临考前,没有人可以完整地的把所有东西都搞好,所以临考的时候不要去想那些没有复习的东西,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很大压力。”她说。郑莲的学校平常学习时间非常紧,高中安排的晚自习到22点,但是考试之前一周晚自习调整到了18点半,这样晚上休息就比较充分。7月6日一下午郑莲都在看电视,晚上进行短暂复习后睡得很好。
在高三时,郑莲的父母从来不给她施加压力,甚至有时母亲会告诉她,不要搞得自己太紧张、太累,考不上第二年还能再考,郑莲认为这样很好。如果考得不好的时候,很多人都来问这问那的,会感到压力大增的。
点评:郑莲同学能够保持这样的心态,与她善于学习有很大关系。她不像其他同学那样开夜车的辛苦学习。可以想像一个人会利用时间,把功课学得非常好,效率非常高,与一个不会利用时间、整天不休息的学习,心态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高考状元成功秘诀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看过“高考状元成功秘诀文章”的人还看了:
1.状元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