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日本樱花文化的文章
樱花,日本之国花。花开时绚烂之极,但花期短暂,一周左右即飘零入泥.......关于日本的樱花文化,那就有很多需要讲的了,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写日本樱花文化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写日本樱花文化的文章:樱花文化与日本精神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一年过去了,地震的阴影尚未消除,又传来专家们关于日本将再次发生大地震的预测。就在这样的时刻,我和母亲及师院几位老师组成的赴日本旅游团即将启程。尽管大家忐忑不安,但由于早已和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协议,我们只得硬着头皮,我先生笑说我率领“老年敢死队”,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按期启程赴日。4月7日一早从成都起飞,转道香港,直到晚8点才到东京成田机场,办完出关手续,到酒店住下已是晚上10点。
樱花文化与日本精神。第二天早晨8点出发,第一站就是到上野公园观赏樱花园。4月初,正是日本的樱花节,尽管之前已在网上看了一些图片,但当我们进入上野公园,还是被千百株樱花树簇拥聚集在一起竞相绽放的的气势所震撼。苍老的树干、巨伞般的树冠,撑开满树的樱花,樱花树成片成林,白如云,红如霞,云蒸霞蔚、花海茫茫。更令人惊叹的是赏樱花的日本人。樱花树下,一字排开,全都是铺好塑料布,分成隔断,或家人朋友,或公司同事,席地而坐,聚餐品酒,饮茶聊天。更有甚者,任游人如织,醉卧花丛,酣然入眠。日本人酷爱樱花、乐于赏樱的盛况真是蔚为壮观。
樱花,日本之国花。花开时绚烂之极,但花期短暂,一周左右即飘零入泥。其短暂生命的灿烂和凋零的决绝壮美,被尊为日本精神。我不禁想起了一本关于解读日本文化与精神的名著《菊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皇家家徽,代表着美;刀是武士道的象征。作者本尼迪克特精当、深刻剖析了日本文化及精神的双重性:“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挤满很有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及忠诚不二又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其实,日本人对樱花的喜爱尊崇,正如菊花和刀一样,与武士道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
而正是这样的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且至今没有反省。反观二战60多年来,德国和日本对二战的认知截然不同。德国对纳粹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反思,几届总统下跪认罪,德国政府在柏林市中心修建了“恐怖之地”战争纪念馆,专门揭露纳粹的种种暴行;在柏林修建了大屠杀纪念碑和纪念馆。德国通过反思历史和战争赔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从尊重。而日本,对发动侵略战争带给中国及其他邻国的巨大灾难毫无认知,对其军国主义历史轻猫淡写,修改教科书,首相和内阁参拜靖国神社等等,不断激化自二战以来东亚各国的反日情绪。
看着樱花树下欢聚的那些日本年轻人,他们迎着纷扬的樱花,饮着清酒,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庞。我想,他们知道60年前那段历史的真相吗?他们懂得承担吗?如果不知、不懂、不能,那么,日本将要永远背负着二战的原罪为人类所不齿。
最后,用一句朋友的话结尾:喜欢灿烂如霞的日本樱花,憎恨杀人如麻的日本倭寇。怀疑上帝把樱花放错了地方。
写日本樱花文化的文章:日本樱花的渊源和文化
赏樱是日本的传统习俗,日本语称为“花见”(はなみ 花見)。
赏樱的习俗源于日本的奈良时代开始的花祭、花会、花宴和花舞等。从日本的平安时代起、赏樱作为京都宫廷贵族的一种高雅娱乐而得以广泛流行。日本武士时代的足利义满和丰田秀吉等大将军都酷爱赏樱、并使得樱花与武士也有了不解之缘,难以割舍、并成为武士的爱好。在日本的江户时代,日本社会商人阶级的兴起、使得赏樱逐渐扩展到寻常百姓之中,成为人们春季游玩的重要活动。
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期间,日本几乎所有的地方都会举办“樱花节”,观赏樱花的人络绎不绝。人们会带上亲属、邀请有人,携带美酒佳肴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饮酒赏樱,尽情享受樱花带给他们的快乐。
日本政府每年4月中旬也在新宿御花苑举行盛大的“樱会”,招待各国驻日本的外交团体及各界名人,即时日本天皇或首相出面接待与会来宾。
樱花是热烈、纯洁、高尚的象征。有人说“樱花开得短暂,开花时却倾尽自己全部的美丽,正如一种人的态度。”。樱花谢世时节,一阵春风吹过、满树的樱花花瓣纷纷飘落,又会给人以新的视觉、日本人称之为“花雨”。恐怕樱花深受人们喜爱、被人们所欣赏的,正是樱花的这种“轰轰烈烈而生、从从容容而去”的生命态度。难怪日本人年年“花见”却还乐此不疲。
去日本赏樱实在是值得体验、有些地方的樱花漫开之景象,真的会我们目瞪口呆。
但是除了赏樱之外,回来时切莫忘了给家人、朋友带一些有趣、有特色的樱花礼品。
樱花已经植入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日本文化的象征。
樱花饼:这是日本樱花季节里最常见的小点心、淡粉色的年糕里面是红豆沙馅,外边包上腌制过的“大岛樱”的叶子。品尝时可去除叶子,也可就着叶子一起吃,别具一格。
樱花茶:是你日本樱花之旅最合适的礼物。香甜爽口的“香草茶”,口味和红茶较接近,透着樱花特有的清香。还有绿茶中拌入熏干的樱花叶制成的,带有淡淡的咸味。特别是装茶的容器,带有浓厚的日本风情,光为了盒子就有购买的欲望。
樱花红酒:特别适合春天饮用,带有甜味的法国发泡葡萄酒,以鲜艳的粉色和樱花的香味为特点。
樱花冰激凌:用盐动淡淡腌制的樱花叶子加入牛奶调配而成。充满樱花花香的冰激凌以清淡的甜味和芳香深受欢迎。每年只有3月、4月樱花季节有售。
樱花锣鼓烧:这也是只有在樱花季节里才能品尝到的点心。用樱花的花瓣和叶子做成的淡粉色馅,淡淡的樱花清香、吃上一口,春天的气息就在你的嘴里了。
写日本樱花文化的文章:浅谈樱花与日本文化
摘要: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象征着日本民族。日本人对樱花的热爱已经远远超过了樱花本身 。那么透过这种热爱,我们到底能够发现怎样的一种日本文化呢?因此,本文主要以樱花为起点,探讨日本的樱花文化,樱花与日本人的生死观,审美观,民族情结间的点点滴滴,进而寻找到樱花同日本文化的联系。
关键词:樱花 樱花文化 生死观 审美观 民族情结 日本文化
樱花是一种观赏花木,其花朵娇小且柔弱。但正是这样一种看似不起眼的花,却成为了日本人引以为豪的国花,象征着那个充满传奇与神秘色彩的日本民族。这中间应该存在着某种不可忽视的联系。而正是因为这种联系,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的探视到日本人的生死观,审美观,民族情结等等各方面,从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能够更好地纵观日本文化全貌。
一、日本人的赏樱文化
正如我们所知晓的那样,日本人对樱花充满了迷恋。早在古代,日本就流行起赏樱的活动。
在日语中有“樱时”这样一个古老的词语,而且这个词语与“春天的季节”具有相同的意思。从这个词语的产生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早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将樱花视为重要的观赏植物,并根据樱花开放的时节,将它的意思同春天等同起来,由此可见,樱花在古代日本人,甚至日本人的观念中有如同春天的寓意。
同时在日语中还有“花见”这样一个词语,而“花见”这个词语它本身的意思是“赏花”,但沿用到现在,它的意思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从原来泛指一切赏花活动,到现在用来专指赏樱花这样的活动。
于是每当樱花盛开之际,人们便倾巢而出,遍赏樱花,不光各地的赏花圣地热闹非凡,凡事有樱花之处便都会有许多人在树下观赏。较大的地方最多时可有几十万人观光。人们或是以家庭为单位,或是以同学朋友为单位,更有全公司全学校集体出动赏花的情况此时不分男女老幼,人们都一股脑地涌向樱花的海洋。大家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载歌载舞,一边享受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各种美食,比如精美可爱的便当,一边陶醉追在樱花的美景中。
因此,樱花便成为了春天的使者和花神受到日本人的崇敬。由此而衍生出的赏樱文化也是与之相符合的。
二、樱花和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文学作品里有很多都是赞美“死亡”的。日本作家为何对表现“死亡”的场景如此地感兴趣呢?为何又有那么多的作家“以身试死”呢?
这其中必然同日本人的生死观有着很大的联系。但是这这种生死观是否又同日本人所崇敬和喜爱的樱花有联系呢?
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樱花的生长开花凋谢情况。
樱花的开花时长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同时开花的时期与其他花类相比,也稍显滞后。而要是到了凋谢的时候,一般来说一天过后樱花的树干上便凋谢得什么也不剩,只剩下一树光秃秃的枝干,尽显萧索与苍凉。
但日本人却十分迷恋这样的一种生存方式,在他们看来与活着时的荣耀相比,死去时的辉煌与荣耀更显得令人敬佩和崇敬。樱花开花时绚烂无比,满目缤纷之态,而凋落时,不污不染,洁净无瑕,且那它壮烈的离开方式则更让人欣羡。因此,他们认为人生虽然短暂,活着时就应该像樱花那样灿烂,即使死,也要果断离去,不带一丝杂念。由此而来也一直推崇像樱花那样,活着是灿烂绚丽,即使离开是也要轰轰烈烈的同时,却也不留一丝遗憾的方式,这也便是日本人心中一直长存的生死观。
三、樱花和日本人的审美观
中国人由于自古以来的文化影响,一直追求那种永远,永存的美。比如古代中国的皇帝,下面的朝臣参拜他时,必定三叩头,同时嘴里念叨着“万岁万岁万万岁”,而且一般的生活中,也将皇帝尊称为“万岁爷”。而下面的其他嫔妃等也被称为“千岁”,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是一直崇敬着那种永久永远的美。而这种意识也一直连续到了今天。
但是与之不同的是,日本人却追求当下那一刻的美。
像樱花那样,虽然开花短暂,离开时确实那样的轰轰烈烈,而樱花凋谢时的那一瞬间却又是那么地令他们迷恋。
据有关机构曾经做过的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当日本人被问到世间最美的东西时,回答“樱花凋谢那一瞬间”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由此可见,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如樱花凋谢那样的瞬间美既是他们心驰神往的所在。
因为在他们看来,自然界的美都是具象的,永远的美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而像樱花凋谢时那样的瞬间美才是真的自然之美。
四、樱花和日本人的民族情结
当亲眼目睹樱花凋谢时,日本人在感叹,甚至欣赏此种情景,并为此而陶醉时,他们心中也油然而生一股感伤的情绪。
因为从日本人的视角来看,越是那些壮大,越是那些美丽的东西,自己却越容易受到感染而引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碰撞。关于这一点其实是很好理解的。正如同大家所知晓的那样,在中国有一句诗“一叶落而知秋”,而日本人也常常因为这些实际存在于自己身边周围的事物的变化,而大受感染,由此也创作出了世界上最短的诗——俳句。而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俳句中最少不了的,便是季语。因此这也体现了日本人这种容易受周遭事物感染的心绪。
因此日本人在看到樱花的开花和凋谢时,一下子就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的重要性这些,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那么喜欢观赏樱花的原因之一。所以,从樱花中,我们看到了日本人那种容易受感染,极其纤细的民族情结。
五、结语
日本人对樱花的热爱,其内涵已经远远超出樱花本身,变成一种信仰。看起来那样弱小且不起眼的樱花,之所以成为日本的国花,必然有它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本文主要以樱花为起点,通过樱花来探讨了日本人的赏樱文化,同时将樱花同日本人的生死观,审美观,甚至民族情结相联系起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发现,他们之间都是存在紧密的联系的。通过这样的探索,我相信必将为我们学习日语,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有着深刻的意义。
看过“写日本樱花文化的文章”的人还看了:
1.写樱花的作文范文
2.写樱花的优秀作文
5.描写樱花爱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