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

教你如何成为尖子生

巩诗72分享

  尖子生是如何学的?你是不是也想成为学习中的佼佼者?这确实需要秘诀。

  成为尖子生的秘诀

  巧记知识点,以少胜多

  很多同学问我:“为什么我课本知识全掌握了,但是做题效果不好呢?”我给他们分析原因:课本知识你只是“记住”了而已,还根本谈不上“掌握”。 这其实是同学们在学习中的痛病,知识点重复、机械记忆,但缺乏理解,也没有去构建一个知识框架和体系,因此知识结构散乱,做题时无法快速找到对应的知识点、解题方法,于是只有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一个方法一个方法去套,撞大运、撒大网蒙对为止。 如果同学们习惯天天练题,几乎是靠“背诵”在做题,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旦高考题型变化、设问变化,就无从应对。

  尖子生是如何练题的呢? 与普通学生的经验主义和照抄照搬相比,尖子生更像一位创作型歌手,每个学科,他们都有自己的独家理念。在做题时,他们将“我这么去想会怎样,我这么去理解会如何”作为主体思想,一道题做10次不要紧。因为这是一个验证自己见解的过程,举一反三之后,同类型的题就会做了,这比盲目地做10道题效果更好。 比如数学的不等式、函数等要用到式子变形,尖子生拿到题目,一看到大串式子,自然会想到简化;一看到分子、分母有加减,立即转化为乘除或者消去加减号,他们知道分子、分母有加减麻烦啊。这就算是一种解题的思路。关注不等式和函数这个考点的本质,而不是首先分析它是几元不等式、几次函数的表象迷惑。

  这种做题方式使得尖子生只要知识点掌握了,题目看得懂,任何题目都可以迎刃而解。

  构建知识体系,以少求多

  各科知识点非常多,概念、公式、方程式、古文、单词、语法……全背下来不可能。我们要从原理、知识体系的中心出发,绕开知识点中复杂庞大的枝节部分。先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找到真正的规律,这样才能掌握知识:然后再由这个主干去扩散、容纳相关知识,实现以少求多,举一反三。

  以英语学习为例。英语不像历史、地理知识,记下来就可以解决问题。语言的掌握不仅是思维问题,也是心理认知问题。一句话从输入到被理解,被大脑储存,被调用,以及最后被正确输出,这要经历一个非常复杂而长久的过程,绝不是我们简单地背背《英语八百句》就能解决的。英语需要掌握规律,以词汇来讲,尖子生不是简单地背单词,他们通过学习,找到了词与词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词汇网络。

  比如说给你一个词“猪流感”,让你写下联想到的词,你就可能会想到以下这些词:发烧、口罩、死亡、留学生、可怕、防治、洗手、公共场所、疫苗、亲密接触、经济危机、天灾人祸……这些词就构成了一个词汇网络。这些词汇有以下特点:都是由“猪流感”这个词激发出来的,一个词可以激发出许多词:词与词之间在词义上相互关联,有的非常近,有的非常远:这些词有名词,也有动词、形容词:有的说人,有的说东西,有的说地方,有的说行为……

  它给我们的启发是:在学习的时候不要学单个的词汇,也要充分利用词汇之间的激发作用,通过发散性思维,有意识地扩大词汇关联的范围,提高词汇之间关联的强度,从而缩短词汇激发的时间,使得词汇提取的速度更快。另外,有意识地在词汇之间建立联系。也是对词义进行深加工的过程。

  如何避免一看就懂 一听就会 一做就错

  第一,学会记忆。开始记的时候,一定要准确;记完之后,一定要测试记忆的效果,找出没有记住的知识,并重新记忆;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复习记忆的内容,防止遗忘。

  第二,加强练习。练习要有针对性,主要针对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练习还要灵活多变,切忌千篇一律,要通过变式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练习之后还应及时归纳、总结。

  第三,细心解题。解题要细心,特别是数学、物理等科目,一字之差就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不要错误地认为,只要思路对了,就说明能力没有问题,至于计算错误,下次小心一点就不会出错。其实,计算也是能力的一部分,考生应该引起重视,及时提高计算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1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