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经验>

高二历史戊戌变法知识点

维维2分享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二历史戊戌变法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二历史戊戌变法知识点

高二历史戊戌变法知识1

戊戌变法的背景(原因)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了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康有为的两部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梁启超在上海担任《时务报》主笔期间,发表《变法通议》等论文,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

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1898年初康有为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所有内容中唯一没有被废除的是“京师大学堂”,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大学。

戊戌变法收到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拥护,得到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

戊戌变法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戊戌变法同时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的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戊戌变法的教训

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在顽固势力的进攻面前,他们又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因此,维新运动失败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高二历史戊戌变法知识2

背景

(1)必要性:

①《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②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财政危机、政治危机)。

(2)可能性:

①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涌现张謇等实业家)。

②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③思想来源:早期改良思潮。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目的

解救民族危难和缓和社会矛盾

主张

(1)经济-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动进行竞争;

(2)政治-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设立议院;

(3)文化-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影响

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形成社会思潮,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经过

(1)兴起:康梁维新变法思想

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结合,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把孔子说成是“托古改制”者,借孔子的改革来论证当时改革的合理性,借用经学的外衣和孔子的亡灵,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传播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宣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2)开始:1895年春,康、梁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

(3)发展:创办报纸:《中外纪闻》、《时务报》。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创办学堂:长沙就办了“时务学堂”。上书请愿:1898年上清帝第五、六书。

维新派通过开学会、办报刊的方式.宣扬维新变法,使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政治。议论时政、集会结社蔚然成风,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4)高潮:百日维新

原因: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迫在眉睫的民族危亡

各种力量推动:中国知识分子高涨的爱国热情,一些封疆大臣想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

时间

1898年6月11日(定国是诏)-----9月21日(农历戊戌年

内容及作用

(政治)颁布新法: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革旧制:①改订律例,②裁撤冗员,③澄清吏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经济)颁布新法:①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②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改革旧制: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颁布新法:①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②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③准许设立报馆、学会,④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旧制: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军事)颁布新法:①精练陆军,改习洋操,②添置船舰,扩建海军团。改革旧制:裁汰旧军。增强国防力量。

影响

积极: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局限: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原因)

目的

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结果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取消新政,变法失败。

失败原因

(1)客观上,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旧势力力量雄厚;

(2)这场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很不充分(根本原因)。

①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皇帝;

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③企图用“和平”“合法”的手段。

(3)国际环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的。

意义

(1)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提倡兴办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3)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康有为、粱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共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特点

(1)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救亡图存结合在一起。

(2)力量弱小的维新派依靠的是没有实权的皇帝。

(3)光绪皇帝的变法带有宫廷政变争夺的色彩。

(4)内容全面,但未涉及“行宪法,开国会”等主张。

性质

使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我大学的导师在上课的时候就常说一句话“所有的学科学到最后就都成了历史”,这句话也说明了历史学科的一个特点广博性,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就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科技、民俗、社会、生态、地理等各个学科知识,所以掌握了历史学习方法就能够很好的作为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这也更适应了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很多学生因为一些古装影视作品的影响,或者从小游历各地等原因,对历史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些学生对历史不感冒,无兴趣,只当成学习任务,上课内容去学习,这显然是一大损失。历史教会了我们用不同眼光看世界,历史教会了我们如何感受社会发展神奇性、偶然性、必然性等特性,历史教会了我们发现美丽的方法,历史教会了我们探究真理的途径。

最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火爆全网,是很多学生暑假追剧的必选。但是如果你学了历史,在高一必修一的课本中我们会讲授唐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这时你用所学历史知识代入剧中去感受大唐盛世的繁荣,感受三省六部制度如何运行,感受权力的制衡,感受唐朝服饰妆容,饮食生活,市坊制度和各民族各个国家的异域风情。你不禁会问司丞是几品官?十二时辰对应现在什么时间?唐朝的妆容真的那么夸张吗?唐朝真有不良帅吗?从《长安十二时辰》中能看出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吗?这就是学习历史会带你更深的感受和体验,此时看剧不是剧,细看历史,引人深思,这便是历史的乐趣之一。


高二历史戊戌变法知识点相关文章:

戊戌变法所有知识点

高二历史知识点

高二历史知识点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知识点内容总结

高二历史戊戌变法测试试题(有答案)

高二历史上册知识要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内容

历史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92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