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高效课堂>

怎样写对联

万蕊2分享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怎样写对联。

  对联的长短(字数),没有限制,但首先要从一句一句对起,一字一字对起。作对联时,构思好了主要的感受、意思之后,就试着把上联写出,然后对以下联。上下联都要反复修改,力求按照上述“要求”来加工,做到合格、有水平。首先,字与字相对,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1.狭类相对

  ①局部内相对。比如,人身器官相对:脚对头,肺对心,胆对肝。(同时,考虑到平仄相对)。例句:“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眼观四面,耳听八方。”“愿丹心报国,看赤手擎天。”又如,花木类里相对:梅对林,菊对兰,桃对杏,李对桃,桃李对柏松,柏松对竹梅……又如,飞禽类里相对:鸡对鸭,鹤对鹅,燕对雀,燕雀对鸿鹄,鸬鹚对鸳鸯……又如,走兽类里相对:龙对虎,犬对牛,豺狼对虎豹,黄犬对青牛,长鲸对狡兔……又如,天文类里相对:天对地,雨对风,星对月,星月对风云,雨云对风雪,小雨对长虹……又如,地理类里相对:山对水,石对泥,水石对泥沙,湖川对港岸,岛屿对江河……

  ② 数字内部相对:由一至十相对,或百千万亿等相对。注意:其中的平声字只有两个,即“三”与“千”,其余都是仄声字,所以大部分放在“一三五”的位置上为好。数字对的例句:“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谷暗千骑出,山鸣万乘来。”“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五字句)又例:“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二三人。”“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七字句)

  ③颜色相对:例句:“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清与青同音)

  2.广类相对

  例如:中对外,古对今,天对地,山对水,海对天,海对山,日对年,日对天,鹤对人,人间对天上,地狱对天堂。例句:“晓云连幕卷,夜火杂星回。”“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3.词性相对

  名词相对:前面所举的“狭类相对”或“广类相对”,都是名词相对。动词相对:裁笺对写字,赏月对看花,吟诗对作画,饮酒对围棋,“衡阳雁去,巫峡猿啼。”“秋帆远,古木疏。”谓语相对:对句中,上下联皆由主语谓语构成者极多。例如:“秋气改,晚凉开。”“翠屏合,丹嶂开。”“青山横,白水绕。”“山河动,日月高。”“黄鹂啭,白鹭飞。”“花经眼,酒入唇。”副词相对:“蛱蝶深深见,蜻蜓款款飞。”“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天边白日悠悠逝,篱畔黄花淡淡香。”“寒方重,气自高。”

  4.正反相对

  用意义相反的两字来相对,有特别鲜明、针锋相对的好处。比如:大小、上下、长短、有无、浓淡、浅深、高低、远近、美丑、善恶、存亡、兴衰、黑白、甜苦、明暗、生死等等相对。例如:“无穷宇宙,有限光阴。”“生为人杰,死作鬼雄。”“有限年华,无边事业。”“红旗映日,白雪连山。”“数字对”“颜色对”“正反对”等,范围小,字也不多,比较容易找到相对的字眼,应该力求对好。

  以上所说,不必过于拘执,要灵活运用。如果意思好,手法高,可以放宽到“广类”以外去对。多读好的律诗对句,就会知道,无须墨守成规。例如:“林疏山骨清弥瘦,天阔诗魂病亦豪。”(以“诗”对“山”,以“豪”对“瘦”;“披霭远峰时隐现,带霜残叶半青黄。”“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题巫山神女庙》)5.平仄相对平仄相对,即,上下联的声调高低,错综相对。

  在对联和格律诗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条件。. 五字对句的平仄格式(和五言律诗之对句相同)平平平仄仄①五字平起式仄仄仄平平星垂平野阔 露从今夜白例联:月涌大江流 月是故乡明仄仄平平仄②五字仄起式平平仄仄平古木无人径 明月松间照例联:深山何处钟 清泉石上流字对句的平仄格式(和七言律诗之对句相同)平平仄仄平平仄①七字对句平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春风桃李花开日 洞庭波涌连天雪例联:秋雨梧桐叶落时 长岛人歌动地诗仄仄平平平仄仄②七字对句仄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秋草独寻人去后 红雨随心翻作浪例联:寒林空见日斜时 青山着意化为桥五字句与七字句的联语,都只有上面说过的“平起式”与“仄起式”,好学、好记。每一副联,是平起,还是仄起?根据上联之第二字来判断。因为一般以两字为一个音节,而音节重点,自然落到第二个字上面。所以,句中的第一个字、第三个字、或第五个字,其平仄,在音节上,就无关紧要了。即,造句时,不必严守“格式”,可以从宽,或平或仄,都可以。因此,古人有“一三五不论”之说。相反,“二四六”个字,就必须“分明”,必须讲究。

    22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