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如何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文琼分享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提高与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如何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教学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时,教材中,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购物的情景图,货架上,摆有练习本、文具盒、熊猫、布娃娃……画面上有售货员阿姨和小朋友的对话,给出了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时,我给学生创设了购物情景,让学生主动进入“商店”了解信息,了解售货员和小朋友的对话,说说他们在议论什么?

也就是想买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时学生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问题如何解决呢?我首先让学生试做,然后相互交流,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对问题解决失败的学生我也让他们重复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让他们在反思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步骤,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整个教学过程借助购物的生活经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长知识,长才干。了解数学的作用,体会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充满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与挑战性的活动,要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去。例如:教学“小红买了一篮苹果和桔子往回走,遇到了外婆,把苹果的一半20个给了外婆,回家后,弟弟数了数篮子里一共有58个水果,小红买了多少个桔子?”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题,审题

找出相关信息和关键词:水果、一半,并让学生交流对“一半”的理解,然后组织几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用课本练习本代替“苹果和桔子”模拟了买水果的全过程,然后让学生试做,这时仅有几位同学会做了,我只好让他们再次模拟,再做,直到大部分同学会做了。而后,我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当同学们达到欲罢不止的地步时,我又鼓励学生到讲台上说说,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数学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善于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并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如教学“分一分”时,教师出示了许多水果和蔬菜,让学生分一分。至于怎样分,按什么标准分,教师不做任何提示。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找到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形成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有的是按水果和蔬菜分的,有的是按不同的颜色分,有的是按吃法的不同(生吃和做熟了吃)分的。值得一提的是,还有的学生进行了二次分类,先按水果和蔬菜的标准分为两类,每类中再按颜色不同分,利用多种分类的标准进行细化。这个结果是小组合作交流的结果,是出乎教师意料的结果,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探索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问题“再创造”,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再创造”的动机和创新的意识。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地摆小棒、说过程,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会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而且培养了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同时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组与组的评价、补充中还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反思意识。

联系实际、应用拓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提高与发展。

提高学生问题解决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也可以不到校外,而通过模拟现实,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如在教学人教版“认识人民币”知识之后,在教学中,教师腾出一定的时间,创设“模拟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演练中学习“买卖东西”。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识别商品,会看标价,会拿钱找钱,并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回家帮妈妈购买物品,达到了“虽课已尽,但学习仍在延伸”的效果。真正实现了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数学教学方法

让学生成为审题的主人

拿到一个题目,最关键是审题,因此审好题是解好题的关键,波利亚说:“回答一个你尚未弄清的问题是愚蠢的。”又说:“最糟糕的情况是学生并没有理解问题就进行演算或作图,一般来说,在尚未看到主要联系或者尚未作出某种计划的情况下,去处理细节是毫无用处的。”但现在很多学生非常懒散,不喜欢动脑筋,习惯了教师讲,自己听。有时问题的解决因教师的“暗示”轻易得到解决,甚至有些教师习惯了自己的绝对权威地位,试图以自己的思路去代替学生的思路,把学生的想法早早地扼杀在摇篮中,而当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由于缺乏教师的提醒和暗示,学生就不知道应当去想什么,或者根本想不出什么来了,解题思路自然也无法展开了,毫无题感可言。本来解题过程就是一个选择知识、选择方法,思维拓展的过程。

启迪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填鸭式教学。当学生充分思考后,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真实想法,哪怕是一点点思考的火苗,也不要让它熄灭,不管正确与否都要鼓励学生乐于思考,若学生实在没有想出,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如果有学生在点拨后有了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应立即让学生站起来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特别是难题;如果对特别难的题目学生束手无策时,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自己是怎么想的,要引导学生,启迪学生的思维。特别是要有目的地暴露挫折失败乃至成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从中汲取营养,受到启发和教训。

精炼解题技巧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高度的抽象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特点。它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是数学要进行大量的反复练习,尤其是一些基础性运算要非常熟练,同时在教学中要重视特例和特殊解法的研究,并力求从中归纳出一般的解题规律。除此之外,要注意解题技巧、规律的发展和深化;在训练中还要注意学生的层次和训练的层次,每一次训练都要有创新的成分,不能使训练老是停留在一种级别上,也切忌刻意追求题目的新颖而放弃基本知识的训练。

4数学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它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小学生的兴趣源于好奇。数学中,应注意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问题情境中,寓抽象的数学问题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佳境中,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究问题,掌握新知。如数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可设计如下情境:同学们,今天让大家来做小老师,都来考考我。大家随便报一个自然数,老师不用计算就会知道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你们可以用计数器核对。随着学生报出的数,老师都能准确无误的判断,这时学生觉得老师太了不起啦,特别想知道老师用什么办法来判断的。

老师没什么魔法,也不是神仙,更没有特异功能,只是老师比你们先掌握了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规律好不好?通过这样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去寻找、去探索数学知识,在轻松的气氛中应用学到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快乐的游戏中享受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使学生既极感兴趣,也容易理解,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的数学思想及应用知识的主动意识。因此,在教学时,要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恰当的设计,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活地展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能主动寻找实际背景,然后运用所学知识的原理、方法,合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如在教学《吨的认识》之前,我先布置学生关注身边物体的重量,如自己的体重、一袋粮食、一袋面粉、一桶水等的重量,并做好 ,课前我准备了一袋10斤的大米放在讲台上,让学生先抱一抱,说一说感受,通过这样的准备活动,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吨的认识做铺垫。通过对新知识的学习比较,让学生在脑子里对“一吨有多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能够恰当地应用“吨”这个质量单位。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先分小组交谈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名称,再抽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流,既体现了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又巩固了学生对“吨”的认识。

如何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相关文章

教师如何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教师怎样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一年级数学题怎么教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年级数学怎么教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巧设问题

如何有效的进行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怎么利用学生错的资源

    50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