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怎样抓住重点
数学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多是公式、定理,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无味。老师需要抓住重点教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数学教学怎样抓住重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初中数学教学怎样抓住重点
依据课程标准,确立学习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都要参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要钻研教材,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并结合所教对象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集中精力对重点知识进行教学。
如,在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学习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在学生充分理解学习有理数加法的重要性后,再进一步地通过举例的方法学习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这两个方面。从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行例证,“我从家里面出发沿着某条大道向东走了A米,休息了一会,又继续向东走了B米。那么,两次一共走了多少米呢?”学习了有理数后,我们知道A、B既有可能是正数也有可能是负数或者是零,所以就会出现A、B同为正、同为负、一正一负或者是其中一个为零这四种情况,借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抓住重点知识,明确学习方法
初中数学课程中包含的公式、概念、定理等基础知识不容小觑,它们既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的重点。它们往往是通过各种论证得出的,是对一个知识点的重要概括、总结,掌握各基础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在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一)”中我们通过给出两组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三根线段:A、B、C,a、b、c,让学生动手组成两个三角形,看两组线段组成的三角形有什么区别。通过实验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在两组边完全对应相等的情况下得到的三角形也是相等的,即得出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一):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或“边边边”)。得出定理后,我们在后面遇到相似问题时只需要牢记重点定理,举一反三,这样就能节约解题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评价的出发点――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确定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和质疑,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重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教学活动更多地关注学生,让数学与生活、与社会密切联系;注重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主动、积极地学习,教师的行为要服从学生主体的需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由“重教”转为“重学”,由“让学生适合数学教学”转为“创设适合学生的数学教学”。要体现“教”为“学”服务,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努力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对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也应该基于现代数学课堂教学是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是否反映了新课程设计的理念和要求。
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一)对教师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目的在于考察教师是否具有基本的专业修养、是否有基本的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具体教学过程中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是否为学生创设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能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是否抓住重点、难点及各章节知识之间的联系、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否适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对教师进行评价,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它是促进课堂教学评价最优化的手段。对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师的自我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校管理者、家长、社会对教师的评价。
(二)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水平,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同学之间的互评。既可以采用定量评价,也可以采用定性评价。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应采用具体产品具体评价的方法,如“对‘终端产品’可以侧重于定量评价,对‘过程产品’可以侧重于定性评价。”
3营造数学课堂氛围
一、营建浓厚学习氛围,创建和谐向上的课堂
数学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多是公式、定理,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无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设计好课堂导语。一个好的导语,对于讲好一节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相当于课堂“成功了一半”,课堂效果就会显著。二是选准“突破口”。营建高效生动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以学生为本,选准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突破口”。比如,在讲解数学应用题时,教师可有意识地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以身边的具体事例,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求知欲,然后引导他们在具体操作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三是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促其学习兴趣的持久。比如,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适时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恰当出示教学卡片,运用分组讨论学习,男女生竞赛答题,抽签阐述观点,评选数学课堂小明星等方式,都可有效地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创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
二、以学生为主体,创建和谐生动的课堂
和谐生动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一是教师要充分发挥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的“角色”要科学“搭配”,促使学生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二是教师要树立“教”是为了“学”的理念。充分发挥教师“引路人”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求知、科学学习、掌握方法,逐步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三是注重学生“主体因素”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努力发挥学生求知探索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逐步成为自觉学习的“主人”。通过参与活动,在实践中求知,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验,提高素质,发展能力。
三、培养学生情感,创建和谐融洽的课堂
和谐融洽的课堂,需要激发学生产生参与学习的丰富情感。一是教师要以身作则,发挥好“标杆”作用,用言传身教示范带动学生。教师通过自身的典范影响,学生才会信服,上课才会全神贯注。二是教师要合理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教师丰富的表情,风趣的语言,可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三是教师要用真情感染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真情的投入,像严父关怀子女的庄严,像慈母呵护孩子的关爱,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教学思路带领下,认真探索和思考问题,进而在师生互动合作下,共同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教师采取有效策略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发现问题,这是学习数学的本源。 例如,学习“认识人民币”时,在课堂上布置一个“小小超市”,根据买卖货物的情境,让学生带1角、2角、5角、1元不等的人民币共1元在超市中买东西。活动中要求:用所发给的钱,看谁买的东西多,买的东西好。买后要进行评比,活动后进行集体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要说出自己买了哪几样商品,每样商品多少钱(分别用分、角来表示)。通过活动,学生不但认识了元、角、分,会进行换算,知道了1元=10角,而且深深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周围,从而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优化教法,拓展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仅仅教师在讲台上讲是不够的,必须让学生通过动口、动手,来深刻准确形象地掌握学习内容。在教“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把身边的平面图形找出来,然后让学生对它们的样子用语言进行描绘,再自己动手画一画。总结完它们的样子后,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画不同的图形多,最后举例说明角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这样优化教法,使学生对平面图形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拓展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思维,增长知识。
前后联系,深化学习兴趣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
体验成功,激励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会带来内心无比的快乐和自豪,从而对学习产生亲切感,有助于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激发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对学生多肯定,少否定,使学生从成绩中体验到欢乐,从成绩中发现差距,充满信心地去学习知识。学生只有对数学学科感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早日走出数学“苦旅”。
初中数学教学怎样抓住重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