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高中教学如何实施生活化的数学

文琼2分享

  高中教学如何实施生活化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我国新课程标准也倡导数学教学生活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教学如何实施生活化的数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

  创造生活情境体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生活情境是指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便于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的学习氛围。创设生活情境,要求数学教学注重现实性。从客观上讲,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主观上讲,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或教学的指导,借助生活情境,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譬如在进行指数函数学习之前,学生在参观本县的博物馆的课外活动中,有同学就问:“老师,博物馆中的出土文物和古生物恐龙化石都有注明它们所处的年代,考古学家是如何测算它们所处的年代呢?”他这一问,同学们也都随声附和:“对呀,老师,这是怎样推测出来呀?”我笑着说:“这可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大家回去可以先查查资料,讨论讨论,当一回考古学家。”回来后,我就顺着学生的问题进入指数函数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生活情境引导下,学生带着好奇与兴奋,顺利进入了新课内容。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修筑数学学习的“跑道”,将文本知识还原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的思想与课本之间有了一个斜坡。这样更能促进课堂对话,形成课堂互动,使学习过程更具有吸引力。

  在已知的基础上建构未知才能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生活教学注重从已知建构未知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意义与价值,感受构建求知的兴趣与激情,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认知内驱力。

  利用开放题促进数学教学生活化

  答案不固定或条件不充分的习题;条件有余需选择或条件不足需补充,或答案不固定;有多种正确答案,结果是开放的问题;问题不必有解,答案不必唯一,并在设问方式上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的数学习题。这样的数学题我们称为开放题。开放题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信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数学提供素质保证。与一般数学问题相比,数学开放题的教学更强调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克服学生害怕学习数学,从而产生大量学困生的现状,对提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高中数学生活化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主动精神,创新精神,而开放题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利用数学开放题开展生活化也是一种较好的手段。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疑问是思维的来源和催化剂,也是思维的结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观察生活,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数学问题的过程,不仅可以锻炼自身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还会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数学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只有主动观察、善于观察,才能及时发现隐藏在生活背后的数学问题,因为观察是发现的重要前提,而不是基础。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考,学生才能把生活现象与所学的数学知识相结合,找到解决的方法,并提出自己创造性的建议和想法。

  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

  一、数学教学内容应联系生活具有实用性

  作为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注重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切忌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而应注重教学实效,落实教学目标。生活化数学教学所选择的实例应与教学内容密不可分,那些与生活实际毫不相干的内容应杜绝出现。例如,课前所进行的长时间的课堂导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花样繁多的图片、热闹非凡的生活场景等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模糊了学生对目标的把握,不利于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作为数学教师,千万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如在教学“排列组合”时,就可以通过列举短信拜年这一实例来实施教学

  例如班内46名学生在过年期间发送问候短信,每两个人互相发送一条短信,那么一共发送多少条短信?又如,高三某班毕业生53人,在聚会时互相握手,每两个人相互握手,那么一共需要握手多少次?将这些生活实例引入教学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切忌为了生活化教学而引入,更不能因为单纯的引入而引入。实践证明,这种生活化实例的引入,有效促使学生的认知过程转化为能力过程,并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创建高规格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学习环境。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本来对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很多学生认为数学课堂是漫长的,而且没有什么意义,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精神不够集中,导致课堂效率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创建情境的时候努力创建高规格的生活情境。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于数学的理解和计算,当教师把生活的情境模式带入到学习中的时候,学生会对这种学习方式产生一定兴趣

  比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函数的时候,教师把古代劳动人民使用三角函数解决问题的故事加进去,肯定会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总是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有很强的求知欲望,这就会让学生对于数学课堂充满兴趣,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慢慢增强了。 数学课堂的学习,关键是让学生联系生活,联系课堂,然后在实际中获得学习的动力,这样学生就会学得越来越好,所以说创造生活的情境是教师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教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借助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这种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带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模拟真实的活动场景或生活原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习“正态分布”时,教师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就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情景:由于学生数学成绩通常呈现出的状态都是高分和低分人数相对偏少,而中等分数的学生一般占多数,所以数学成绩的分布密度曲线与两头低、中间高的对称曲线近似,那么如果你是数学教师,学校要求你按成绩把200名高一的学生分成10个小组进行数学竞赛,请问:如何分配?每个小组分多少人?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便会议论纷纷,跃跃欲试,但学生同时也会发现自己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于是教师就顺势导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正态分布。

  再如,讲数列知识的应用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教学情境:父母打算从孩子一岁起,每年为孩子在银行存一笔钱供其日后上大学。假设孩子在18岁时考上大学,学费共需3万元,银行储蓄的年利率为P,那么按复利计算,这对父母每年要存多少钱?因为大多数学生家庭都有此经历,便会主动参与进来。


高中教学如何实施生活化的数学相关文章:

1.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2.走进生活化的数学,体验数学的乐趣

3.高中数学如何教学设计

4.如何进行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

5.高中数学教学手段有哪些

6.如何有效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7.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

8.高中数学怎样分层教学

9.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10.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44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