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2020年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指导方法有哪些

文琼分享

  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日常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指导方法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指导方法总结

  1、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1)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是行之有效的。

  2)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阅读原文时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一种是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 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2、找原话

  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当然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将要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中来,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对短文进行理解,然后分析句子结构,确定该词的词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时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这样我们可以从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的提取有效信息。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学生自己的话来回答的话,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翻译,再换言之。力求挖掘原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

  3、看清要求

  所谓“看清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再审视语文阅读理解所要求回答的问题要求,关键的字、词或句子也要让学生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这也是学生回答问题可能的得分点。要做到细读文章的内容、机智从容答题。第二遍读文章要求考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认准关键词句,把握其基本意义,认清它们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根据上下文琢磨它们的升华意义。学生特别是要学会在阅读文字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即是对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提问题的文字和内容。

  二要排除生词的障碍,遇到生词要通过上下文,大胆地对阅读文字材料中的个别词义、语义、句义进行推测、推理和推断,还可以通过构词常识大胆猜测。

  三是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对于一般不影响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词,可以放过去,不必务求理解。遇到重要生词时,不要着急,也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可以采取根据上下文来猜词或根据构词法来猜词等方法来猜出这个词的大致意思。

  4、注意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在文章中的恰当使用不仅可以使文章读起来上生动有趣,而且也可以传达出作者潜在的思想感情。在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命题中,关于修辞手法的分析的问题也常有出现,怎样把握这一类阅读题型的解题技巧,是值得教师与学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从修辞手法的基础知识入手,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对修辞手法的类型、判断、运用,作用有所了解,例如,比喻这一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明喻、暗喻和隐喻,通过举例与分析,给出一个句子,学生应该能判断出该句是否运用了比喻,了解比喻有化抽象为具体、化概括的内容为生动、化深奥的问题为简易,使语言更加形象的作用。

  5、学会放弃。

  由于阅读理解题型的特点,导致学生在这一部分花费的时间比较长。有的学生在答题的时候,对于自己不肯定或是不会答的题目念念不忘,或是钻进了牛角尖,耽误了较多的时间,导致之后的题目无法进行,更甚至是使得自己的考试时间不够用,后面会做的题目也没有完成。对此,就要学会敢于放弃,对于难题和没有把握的题先放在一边,将会做的、容易做的题目做完之后,再回头好好地解决这些题目。这样做的好处便是可以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做出更多的题目,获得更高的分数。

  2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指导方法总结

  1、初读全文,把握基本基调

  要想做好阅读理解,相应的答题和阅读技巧十分重要。如果做的恰当的话,最终的阅读效果往往十分令人满意。初次拿到一篇阅读材料,第一步就是进行全文初读,对文章的主旨大意有一个基本的把握。这个初读的过程就是找到作者表达内容的过程,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初读仅仅是快速完成文章的阅读,不能匆匆开始答题。同时,初读的速度可以适当加快,其中顺读法和倒读法都是学生在初读环节中可以采取的方法。所谓顺读法指的是按照既定的顺序进行阅读,阅读完毕后在进行相应题目的阅读。而倒读法则是先阅读题目后面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在进行材料的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其次,在初读环节中,学生必须在文中进行相应的标注。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语句或者是关键段落,标注是必须进行的。这些重点的标注能够让学生很快理清文章的思路,找到作者的写作主题。

  最后,在初读过程中,还需要格外注意材料中的一些独特语句,并在阅读中快速确定本篇文章的文体。因为在阅读理解中,有些问题的提出直接就来源于原文,只要学生足够细心的话,相应的重点内容势必会被学生的“火眼金睛”敏锐地捕捉到。

  2、在审题上下功夫,进行准确的定位处理

  小学语文的答题技巧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在审题上下功夫,花大力气也是关键点之一,因为只有完成了准确地审题,最终的答题方向才能定位准确,不至于“跑偏”。因此,换句话说,审题进行阅读理解的最关键一步。只有学会了正确的审题方法,才能有效的找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如果在这一步“走入歧途”的话,最后的答题就会“失之千里”。具体到一篇阅读材料而言,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作者的语言,第二个部分是命题者的语言。其中,通过窥察命题者的一些意图能够很好地进行一些题目的解答。对此,学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只有深刻到命题者的意图之后,才能在原文中进行明确定位,联系上下文进行最终题目的解答。

  3、选择最优搭配,进行精确表达

  对于一篇阅读材料而言,主观题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而在主观题的设置上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对应文章中的相应位置的答题,其二为提示方式的答题。在进行阅读理解解题中,学生要善于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并在回答主观题的过程中尽量做到意思清楚、表达准确且具有一定的条理性。

  首先,教师必须教会学生理解题目所要询问的方向,并留意题目是以肯定形式出现还是以否定形式出现。这两种出题方式的不同,最终的答题方向也是完全迥异的。其次,摸清楚题目中出现的是作者的话,还是命题者的话。如果是作者的话,那就需要学生对原文进行理解,如果是命题者的话,那就是对学生答题起引导作用的。再次,在进行主观题解答的时候要注意语句的直接性和概括性。切忌一大段,却完全说不到重点。这会给阅卷人留下该名学生完全不具备归纳和总结能力的印象。最后的打分自然也会被压低很多。

  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指导方法总结

  一、读懂文章,仔细审题

  拿到文字材料,首先要通读一遍文章,注意文章的题材,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然后审查下面给出的问题,再带着问题去细读一边文章,这样做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

  文章中的每一句每一段都是在为中心思想服务,理清文章的思路,找准文章想要表达的主旨。这就需要同学们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二、掌握解题技巧

  下面将为同学们罗列出各种阅读理解的问题形式,并给出相应的解题技巧

  1、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根据文章中的具体内容来,一般来说正面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反面情绪的有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从字里行间中就可以看出作者是什么样的情感流露,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委婉含蓄,要联系生活细细品读。

  2、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某句的作用,或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一般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首尾呼应,或者是寓意深长让人回味无穷。

  3、文章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8种,分别为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比较常考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将深奥的道理变得易于理解,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 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 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 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4、概括文章主旨

  文章主旨,根据具体内容,可以用下列句式套用:“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还有就是一般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5、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而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又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被引用到文章,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三、把握关键词

  对文章中的关键词难以做出正确的理解是阅读理解的难点之一,这些关键词往往不会有明确的文字进行表述,学生对这些关键次没有正确的理解。想要正确的理解这些关键词和字,就需要学生调动自己以往的知识和经验,结合上下文和语境通过归纳和分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解答这些题时,学生应把握以下三点:

  1、首先要准确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一个词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有其确切含义,只有依照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把词义理解准确、透彻。对字义、词义的理解,其基本原则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2、把选项中的词代入句中,默念一遍,找语感

  通过上面对语文注重对文章中关键词语的理解答题技巧的知识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很好的掌握,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3、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

  考生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这个目标:

  (1)首先应对整篇文章有完整、准确的理解,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

  (2)要善于抓住文中关键句子或关键词,它们有时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有时也会出现在文章的结尾或中间;

  (3)要对文章的引申含义进行分析和深加工;

  (4)从选项与原文在意思上是否一致入手。

  4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指导方法总结

  一、浏览全文,把握材料主旨

  学生在看到阅读理解题后,先要通读两遍文章,切忌还没看清原文主题就匆匆忙忙解答题目,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是先速读一遍文章,以便对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接着再深入仔细地阅读第二遍。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两种方式比较可行:一种是顺读法。具体来讲就是先读材料再读题目,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回读文章寻找答案;一种是倒读法。顾名思义就是先读题目再读材料,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寻找答案。

  笔者比较赞同采用倒读法,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可有效减少盲目性,增强阅读的目的性和方向性,还有助于集中精力,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进而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这一点在表层理解题目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当然,深层理解题目还是需要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出发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其次要注意理清文章思路,迅速归纳段落大意。

  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自主归纳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这方面能力自然会得到有效的提升,这样在解答阅读理解题的过程中,就能够迅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画出在文章中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和句子,要着重标注每一段落的中心句。不仅如此,还要重点研读段首、段尾的句子,因为这些句子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注意把握文章运用的修辞手法

  众所周知,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反复、设问等,其中中学语文阅读题目考查较多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这四种,下面我们就一一展开详细论述,首先是比喻手法,采用此种手法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这样不仅可有效地降低阅读的难度,还更易于被接受;二是使概括的内容生动化、形象化,使人加深印象;三是可使深奥、难理解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其次是拟人手法。运用拟人手法有助于作者鲜明地表达出自身的情感,比如对自己喜爱的事物,作者可以运用拟人手法将之描写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使读者读来感觉生动有趣、亲切自然。又或者对于自己厌恶的事物,作者也可巧妙地把它展现得丑态毕露。再次是夸张手法。作者运用夸张手法一般是想表达自己对事物的鲜明态度,并通过运用这种手法让读者切身感受到作者传达出的情感。

  最后是排比手法。排比手法可有效增强语言的气势,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更深地体会读者所表达出的强烈奔放的感情。帮助学生加强对文章修辞手法的把握,有助于他们更准确、更深刻地去体会和把握作者所传达出的情感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这对解题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学会找原话

  所谓找原话,具体来讲就是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在文中找寻与此相关的句子,并进行重点理解和分析。找原话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弄清题意,划分出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这样可有效节约阅读时间,提高解题效率。具体可按照如下程序进行:首先要将问题放到题目的文字材料中去,准确揣测题目要求和含义,并据此从文章或文字材料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接着,对这些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力求归纳出答案。如果试题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回答,就可直接用这些有价值的信息来作答,如果要求自主归纳总结,就可将文中的原话进行翻译和整理,再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四、准确审题

  准确审题是高质量答题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高度重视审题环节。一般来讲,题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文章作者的话,一部分是命题者的话,命题者在设置题目的过程中,为了不至于让考生毫无头绪,往往都会在题目中设置醒目的提示,以方便考生寻找相关知识点,有的甚至清晰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为此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要着重抓住这些提示,并据此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范围。一般来讲大多数题目的答案都是能够在原文中直接找到的,所以仔细、准确地审题是很重要的。

  五、认真答题

  教师在日常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传授给学生一些必要的答题技巧和经验。比如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时间,掌控好速度;指导学生秉持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从简单题目开始着手;此外学生还要特别注意一点,在遭遇一时做不出的难题时,应该果断放弃,切不可一味钻牛角尖,先完成有把握的题目,之后再全心攻克难题;又或者指导学生组织问题答案时,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很多学生虽然正确理解了题目要求,也归纳出了正确答案,但是落实到试卷上的语言却严重缺乏规范性,使人读来感觉杂乱无章、不知所云,这无疑会影响试题得分,鉴于此,教师在阅读训练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注意语言的规范性,思考成熟之后再付诸笔端。

2020年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指导方法有哪些相关文章:

1.2020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指导

2.2020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方法指导

3.2020小学语文阅读方法归纳

4.2020年小学语文课文阅读方法

5.2020小学语文短文阅读方法

6.2020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技巧

7.2020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积累方法

8.小学语文阅读训练有哪些方法

9.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方法整理

10.2020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方法指导(附例题)

    上一篇:如何科学合理的制定学习计划

    下一篇: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与技巧

    436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