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体育资讯>

体育课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温凤分享

  科学家经研究发现,特定的体育运动可以明显的增强身体健康,改变大脑的结构,帮助大脑更好地运转。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如何影响的。

  (一)大学生体育行为习惯中影响体质健康的因素

  1.体育学习兴趣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所谓体育兴趣,是指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的身体能力,促进健康,发展身心素质[1]。台阶试验用于检测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它以一定的频率,在一定的时间内连续上,下一定高度的平台来增加心脏的负荷,使心肌的需氧量增加,再通过检测踏台阶运动后恢复期间的脉搏变化,来测定人体心血管的功能,台阶试验指数越高,说明心功能状况越好。西北师范大学不同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台阶指数(X±SD)调查显示,男生中,喜欢程度一般的占50%,台阶指数均值53.07±0.58;喜欢程度为非常喜欢的占50%,台阶指数均值559.8±0.75*。女生中,喜欢程度一般的占61.5%,台阶指数均值58.28±0.56;喜欢程度为非常喜欢的占38.5%,台阶指数均值59.73±0.67*(注:*表示P<0.05;**表示P<0.01)。体育学习兴趣高的学生的台阶指数明显高于体育学习兴趣低的学生的台阶指数(p<0.05)。结果表明,体育学习兴趣的高低对体质健康有影响,体育兴趣浓厚的学生的心功能明显地高于体育学习兴趣低的学生。

  2.体育习惯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体育习惯是特定的情境刺激(场地、器材、时间、指导者等)和个体体育参与活动之间经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稳定联系。一旦此种联系巩固,在情境线索出现时就会自发地表现出来。因此,习惯的形成是把信念变成习惯,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是体育锻炼的需要与行为的直接联系,是不需要外在监督和个人意志努力即可实现的活动倾向。所以,体育习惯是个体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力因素之一[2],对体质健康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体育锻炼次数对大学生肺活量的影响

  肺活量是用以反映人体呼吸的最大通气能力,它的大小反映肺的容积和肺的扩张能力,是评价人体呼吸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肺活量作为评价肺机能的指标,与身高,体重等体格发育指标有明显的相关性。用肺活量/体重指数则能更好地反映个体或群体肺功能的变化,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个体的有氧耐力水平。本文就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次数与肺活量状况作了比较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体育锻炼次数2-3次的学生占39%,肺活量/体重指数为51.43±0.28,体育锻炼次数3-4次的学生占24.1%,肺活量/体重指数为59±0.62**;女生体育锻炼次数2-3次的学生占41%,肺活量/体重指数为44.3±0.68,体育锻炼次数3-4次的学生占25.6%,肺活量/体重指数为59±0.56**(注:*表示P<0.05;**表示P<0.01)。可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其肺活量/体重指数明显高于平时少锻炼或不锻炼的学生(p<0.01)。由此看来,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就应重点提高他的锻炼次数和时间。

  (2)体育锻炼时间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一般根据体育人口判定标准:每次适宜的锻炼时间,国际标准为每次锻炼时间是30min,我国也是30min,而根据我国状况推导认为每次锻炼时间下限为20min最适宜。要取得一定锻炼效益每次锻炼时间至少在20-30min。在体育锻炼增强心脏功能研究方面也有研究报道:要达到增强心脏功能的目的,每次锻炼时间应不少于20min,且在20-60min耐力项目比较适宜,对循环和呼吸系统刺激较充分,易提高心肺耐力水平,且不易引起关节损伤。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精力旺盛的时期,要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则最好需要每次1小时的锻炼时间[3]。立定跳远是测量人体下肢肌群爆发力和弹跳力。本文就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与立定跳远成绩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男生体育锻炼时间为10-30min的占46.3%,立定跳远(m)数据为2.13±0.17,体育锻炼时间为30-60min的占27.8%,立定跳远(m)数据为2.2±0.18**;女生体育锻炼时间为10-30min的占48.7%,立定跳远(m)数据为1.46±0.15,体育锻炼时间为30-60min的占20.5%,立定跳远(m)数据为1.91±0.16**(注:*表示P<0.05;**表示P<0.01)。可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持续时间较长者的下肢肌群的爆发力和弹跳力与锻炼时间较少者之间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p<0.01)。由此可以看出,平时锻炼时间较长的学生其身体素质明显地好于锻炼时间较少的学生。

  3.大学生日常有害健康的不良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体健康,有利于人们对体育的参与;不良的行为习惯降低健康水平,抑制人们对体育的参与[4]。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都有开夜车、睡懒觉、不吃早饭、吸烟、喝酒等现象,而且在男生中比较普遍,同时部分男生还有赌博现象。其中男生中有79.6%和20.4%的学生,女生有92.3%和20.5%的学生都有明显的睡懒觉不吃早饭的习惯。无规律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无规律的饮食是造成消化系统疾病的根源,无规律的起居(睡眠)也是造成头痛,头晕,失眠疾病的原因之一。俗话说“早起早睡身体好;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等健康的生活规律是我们应大力提倡的。

  (二)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因素统计显示:缺少场地占21%,缺少器材占22%,没有时间占18%,无人指导占12%,没有欲望占8%,没有伙伴占11%,经济不足占8%。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大学生对体育健身的认识比较深刻,来自思想认识方面的内因已不是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而运动场所不足、学习负担重没有时间、经济条件的制约等外部因素则成为主要因素。

  1.体育场地器材不够

  数据显示“认为自己所在学校体育场地不足的学生达到55人”占59.1%,“认为缺少器材的有54人”占58.1%,很多同学因为场地器材的原因不得不割爱自己擅长或喜爱的运动项目,当前各高校的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学校的体育环境越来越拥挤,人均场地器材迅速下降,学校的体育环境越来越拥挤,体育场地显得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学生最基本的体育需求,更加阻碍了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和体质健康。

  2.没有时间

  与以往不同,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始应付各类各级的考试、考研、就业等问题,学习占用的时间并不比高中少,又由于大学体育课只在一、二年级开设,大三、大四的学生更是以实验室、图书馆、校外家教代替了体育场。所以疲于种种压力,认为自己没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的同学有44人,占47.3%。

  3.无人指导

  认为自己想进行体育锻炼但缺乏老师或同伴的必要指导的学生有29人,占31.2%,导致这种人数现象的原因除了与大学体育课和大学的体育文化环境有关外,再进一步分析,还与学校的管理和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关。如体育教师虽然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组织指导体育活动,但这些高校给体育教师的报酬明显偏低,使多数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挫,影响了开展组织体育活动的热情。

  (三)结论

  1.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习惯与其自身的体质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2.从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习惯的调查与体质状况的比较结果看,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状况欠佳;

  3.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平时爱睡懒觉,不吃早饭的不良生活习惯。无规律的饮食起居造成很多的疾病,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很到的威胁;

  4.制约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缺少场地器材、没有时间、无人指导四个方面。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建议

  1.加强体育对学生个人生活、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教育,鼓励更多的学生,特别是女生参加日常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体育教育应不断体育俱乐部形式,深化内外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于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同时应加强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健身宣传力度,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给予科学指导,提高大学生健身意识,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

  3.大学体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应根据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实际,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应为学生创设渐进式健康教育的平台,有效地促进广大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比如,制定不同类型,不同侧重的“大学生健康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处方、生活行为处方、心理健康处方等,大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训练处方。

  4.高校领导要切实重视大学生体育教育和校园环境的建设,有效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学校及其周围逐步形成自然生态环境,使学生享受绿色校园和绿色体育,使广大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愉快地进行锻炼,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享受。

  5.有关部门要加强学校体育硬环境建设,为大学生体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场地设施保障。在高校连续扩大招生的形势下,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应制定出强有力的措施,严格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配置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改善体育场地的环境,保证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适时地向学生开放现代化的体育场馆、高标准的运动场地。

  6.加大媒体对体育的宣传力度,强化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念的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同时大学生也应当从更好成才和服务于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体育与健康的意义,自觉强化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努力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3958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