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练太极推手拿劲的技巧

方婷分享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而又古老的武术,对现代人有健身和养生价值。太极拳的好处非常多,坚持练习能达到祛病延年的功效,太极拳的特点是劲的运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练太极推手拿劲的技巧。欢迎阅读!

  练太极推手拿劲的技巧

  所谓拿劲就是用手拿住对方的臂、肘、腕等关节处,使对方进入死角不能转动,能让对方痛彻骨髓,以此制服对方,也称之为拿法。

  虽各家各门派对此都有各自独到地研究,但太极拳对此研究地更为精细。无须大身法及反关节去拿对方,只需略使小巧合力,彼即受制,此为拿合兼用。只有拿与抓、摔、化、打并用,才能较为全面地发挥太极武术神威。

  所以“拿”在推手中的运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决不可等闲视之。如在推手中忽视拿法,就等于削弱太极拳的技击功能。

  在太极推手中要做到粘连相随,这都是围绕这打的目的,常言道,凡拿必打,欲打先拿,太极拳拿劲就是这个道理。

  只有各种手段兼施并用,才能在推手时使对方陷于被动局面,击打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故曰“拿”是“打”的前提。

  只有运用灵巧的手法将对方拿住,使其不能逃脱与走化,“打”才能不假思索,左右逢源。在应用拿法时,出手要轻灵活巧,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被擒,才算《孙子兵法》所说的“善之善者”。

  所谓轻灵活巧是指在欲拿时手上不可持力,接缠彼手应轻灵随顺,待敌察觉,已有轻变重,不能走化逃脱了。拿法应顺逆交替应用,只有根据对方地变化灵活掌握,随机应变,才能奏效。

  如果出手前不能做到轻灵,对方知道我方的劲的后便会躲避,我方在对方躲避的是以后乘胜追击,在对方手要抽走时,急速拿住对方。

  这些补救措施,仍不外乎沾、粘、连、随和手法上的轻灵巧变,对此切不可忽视。

  在拿法的使用上,还必须注意周身放松下沉与拿法相配合,千万不能因使用拿法使气往上浮,脚下拔根。气若上浮,根基自然不稳,重心不稳则自身难保,何以拿人?所以,欲拿人时,周身关节非处处放松不可。

  若能放松,胸即自然含合,两肋也自然下束,并与裆扣肩合,周身上下处处皆能呼应。说松周身上下无有不松,说合四肢百骼无处不合,这样才能做到一静周身上下无有不静,一动全身上下随之俱动。

  说拿内外合一,由轻转重,力点清晰,犹如子弹出膛,螺旋直进,手无虚发,一拿即中。

  拿与采应相合,拿、采的范围一般应是两臂、胸前、腹部、肩三角肌凹凸处合两肋处等。这些部位一般在对方用掌向前按时和被拿时向前挤进。彼如能向前挤进,则是由于我在拿时前掤劲不足之故。

  虽彼向前挤进,我照样拿之,我由拿变捋,先将彼挤劲引空,我左手缠绕住彼右臂,同时,双手盖于对方右手腕部,急速于胸二劲合一,拿采并用,在劲力上可彼单纯拿劲增加一倍之多,故一拿彼必被降伏。

  拿法地种类甚多,无论是手与胸拿,手与肋拿,手与腹拿,手与腿拿,双手合拿等,都须运用适当,切不可在练拿法时轻易伤人。

  特别是初学者,对拿法的速度、轻重、手法、角度的掌握均无分寸,更觉察不准对方关节处所承受的力量大小,所以出手时就容易出现伤害事故。这是演练者双方在相互对练中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十分重要地问题。

  歌诀曰

  初拿不可太卤莽,由生到熟记心上。

  合裆实腹须含胸,束肋扣肩随腰动。

  拿闭兼施听劲路,欲拿周身节节松。

  合劲力点须清晰,灵活机巧全在功。

  太极劲的对称关系

  一,形意的关系

  练太极拳意导为先。这是人体运动的规律而定。太极拳运动特别强调意导作用。增功靠想象。拳论曰:“内劲何发何行?发于一心而形于四肢之骨髓,充于四肢之肌肤。”拳理强调了心意为先之理。

  但是,人们认识规律,先有形而后有意。形产意,意导形。这是互相转化过程。因为人们智能有高有低,不论师生,求知的过程,要有一定层次。对事物现象判断有正确与错误。

  学拳要理解拳理有深浅之分,习拳者多是拜师学艺,模仿其姿势,但是太极拳的学习注重的是内在的理解。

  意导形顺,加速气通。要研究内气的来源。行走路线,送达目的,内气充盈,内气的外出等问题,努力追求“以心中之中气运乎四肢之中,是人们不见已,我独知之”的境界。

  二,呼吸关系

  发劲在呼,增气在吸。太极拳的气流潜转,速度敏捷力无穷。这是呼吸显示的功能。事实证明呼吸是生命之源,产生力的要素,催力的动力。

  它是在意导下,采用有规律的呼吸,经过内脏转化,腹压柔迭,就能变为一种特殊气功,这种气功随心所欲,走化巧妙击人威力无穷。

  三,内外关系

  若能够将内外相结合练习便到了太极拳的上层,练习者要循序渐进训练,刻苦练习,方能求达。

  太极拳中的内与外所指,应辩证理解,整体而言,外指动作的屈伸,进退、俯仰、起落等。内指的是意导呼吸,促进内脏运动,特别是丹田的鼓荡,输送血气潜转,送到四梢。

  局部的内与外,以皮肤为表内有筋骨气血。求内外相合之序为:先求外形顺,再求以外引内之劲,而后求以内催外,就练,求内外相合,刚柔相济的太极功夫。

  四,逆顺关系

  逆顺关系指的是螺旋缠丝劲。螺旋缠丝是陈氏太极拳独特的运动方法。实践证明:螺旋缠丝运动的创立。它符合哲理、生理、力学等原理。

  螺旋缠丝运动能促进人身心健康。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特别是增强技击功能作用。向前击它有穿透力,向外防御走内气,增大棚力,旋转可以引化来力,缠丝组合可巧妙擒拿对方等。

看了“练太极推手拿劲的技巧”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推手实战制胜技巧

2.太极拳的整劲和寸劲的练习技巧

3.太极拳发劲的四大妙招

4.太极拳内劲功力训练法

5.太极拳中拿劲的用法

6.太极拳八大劲法

    99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