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练习太极拳的步法(2)
太极拳主要步法
太极拳走架的主要步法有上步、退步、进步、撤步、跟步、擦步、盖步、垫步、插步、横进步、碾步、跳步等等。
(1)上步:后脚向前上一步或前脚向前上半步。
(2)退步:前脚向后退一步。
(3)进步:双脚相继向前各上一步。
(4)撤步:前脚向后退半步。
(5)跟步:后脚向前跟进半步,不超过前脚。
(6)擦步:一脚以脚跟内侧贴地面滑擦,向前或向侧出步。见于陈式太极拳。
(7)盖步:一脚提起经支承体重的脚掌前向下横落。
(8)垫步:一脚经另一脚内踝向前外摆,斜横脚掌上步(脚跟先着地,脚掌撇向斜横)。
(9)插步:一脚经支承体重的另一脚内踝向后侧斜插,脚尖先着地。
(10)横进步:双脚向左或右侧依次移进,双脚掌保 持平行。
(11)碾步:以脚跟为轴或以脚前掌为轴着地,使脚掌向内或向外磨碾,主要用于转体动作。
(12)跳步:轻松的跳跃动作。—脚掌落地,另_脚掌瞬间即离地向外移步。跳跃的幅度不大,但表现轻松、灵敏。
步法总的要点
上步时,脚跟先着地,然后再过渡到全脚;后退时,前脚掌先着地,不可全脚着地。两脚的距离和跨度要适当,脚掌和脚跟碾转要适度。
太极拳步法的结构
武禹襄大师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其根在脚”,指出了脚的修炼在太极拳整体技艺中份量极重,为后学指明了练好太极拳的正确之路。但是,先贤的拳论并没有引起某些练家子的注意,一些人仍不清楚脚法的习练窍要。
其实,脚法很简单,人类走路的走法,便是太极拳的步法。我们人类在出生以后,一岁前后便可蹒跚而行。虽然走起路来晃晃悠悠,但是小孩的走路方法与成年人是一样的,都是以“先减后加”的方法完成左右脚互换重心的变转。人在走路时,右脚实,左脚完全松净后迈出去,待松净的左脚实实在在落地以后,逐渐松右实脚,前左脚也渐渐由虚脚变成实脚,右脚完全转变为松净。此时,左右两脚完成了重心的变转,右虚脚迈步向前,再一次去完成左实右虚,继而完成左虚右实的重心变转。有一些习武者很粗心,从来不去研究拳式结构,上动和下动的关系如,何,上下动衔接的拳式结构和一个单动的结构有哪些相同和差异之处。
太极拳的拳式结构是以阴动和阳动的阴阳动组成的,阴动的起点是阳动的止点,阳动的起点是阴动的止点,互相依存,相互转化,“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互济”。拳的步法与人类走路一致,也是符合老子说的“道法自然”的。笔者在《太极解秘十三篇》一书,有关脚下虚实变化曾写道:“太极拳脚下的虚实变化是渐变,绝对不是突变。出步或并步,也分解成若干小动作。侧出脚从侧到正,如‘起势’,先是大脚趾着地,过渡到二趾、中趾、四趾、小趾着地,再过渡到前脚掌,后脚跟,全脚平落在地上,这才算完成脚与脚之间的变化,也就是重心的变转。”“脚的虚实变化过程中,是加减法,先减后加。如坐步变弓步,不是左右横向以腰胯变重心,这种动作影响脚、踝、膝、胯从下往上关节的放松,难以按照拳法从脚到胯的节节贯串。实脚变虚脚,先减后加……实脚变虚脚只能减,这是阴阳变化的规律,不能以腰胯横移以实横向送虚,这种悖于阴阳变化的动作,脚下不易出功夫”。
脚下的步法,上下相随,和谐规范,虚实变化自如。脚的虚实变化,没有显现的形态,似乎不被人注意。有的人走路很自然,但练拳时就见不到自然的步法了,迈出左脚便弓步,虚实重心的变化不是渐变而是突变,步幅开得大,不和谐,不灵活。究其原因,是忘记了老子说的“道法自然”,有悖于自然规律。太极拳的所有拳势动作都是被动行功。太极拳手、眼、身、步四法四功中,脚是其中很重要的功法。太极拳的特性之一是“举动轻灵”,吴式太极拳的步法就是很轻灵的。实脚松到了顶,虚脚自然上步或后退,循套路路线行功,自然和谐,看不到刻板动作。太极拳行功有个要求,胯以上肩以下的躯干部位空松,似一个空杯,或是一只灯笼。陈式太极拳大师陈长兴素有“牌位先生”的雅号。假如他行拳推手前仰后合主动妄动,大家也不会送此尊号了。
太极拳行拳中的阴阳变转,都在脚下,无须躯体协助,所以要求步法轻灵。如果步幅过大,下一势无论是进是退,必须先挪移躯体,才能实现。但此时大腿和身体要加力才可变换重心,时日一久,肢体不能退去本力,关节必会僵紧,难以达到上下相随的境界,周身也不易取得完整一气的功夫。从太极拳整体技艺要求上看,缺陷是明显的。
太极拳一肩宽的步法要求,和一米宽的大步进行步幅结构比较分析可知,前者自然灵活,变换重心时先减后加,符合太极拳渐变的拳理。而大步幅时重心变转是先加后减,向前弓步突变重心,身躯四肢同时动作,加力不自然,有悖于拳理,关节僵紧,不利于修炼和养生。会走路就应该会练拳。因为,脚下重心均为自然变换。开大步幅,弓膝过脚尖,被陈照奎先生称为“跪膝”,日久会受伤,实不可取。
怎样练习太极拳的步法相关文章:
3.练习太极拳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