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推手中摔法类常用技法的概述
摔法,由于历史的、不同拳种的、不同体育项目划分的、不同地域方言等多种原因,古时曾称跌法,现代一般称为摔法,简单说就是自己站立使对手倒地的技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散推手中摔法类常用技法的概述。
散推手中摔法类常用技法的概述
摔法运用出现的后果有多种,可能是摔不倒、摔倒、摔伤、摔死,摔法技术根据交手的性质不同,要求达到的结果也不同。在交手练习和比赛中必然是防止、限制摔伤、摔死的后果,即摔法的使用,均不超过“伤人”的度,才能可持续全面练习技术,从而提高水平。刑事犯罪分子或不法分子时,双方的利害冲突和矛盾,是以保护和破坏社会治安秩序、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激发的,事态的发展会导致你死我活的斗争,自然可以是使用到摔伤、甚至摔死的程度。在不同性质的交手中,双方所运用的摔法技术是相同或说相通的,区别在于“量变而质变”、伤人与不伤人的“度”之把握。由于摔法所实施的目的、对象、交手性质不同,决定了所实施技术、技能的结果有所差异,或说是习武者使用摔法要做到实施的结果与所实施的目的、对象、交手性质等相适应。
各种相关摔法简述
交手中自己站立使对手倒地的摔法,发展到现代,在人们的视野中较多看到的是,从体育不同项目划分的角度有:中国式摔跤(包括各民族形式的摔跤)、竞技武术散打中的摔法、某些传统拳种中的跌法、国外某些项目中的摔法等多种。从技术角度看,它们之间有同有异,相互联系又分属不同项目,而有的技术、招法却又共有。为了能更好的理解、认识摔法,需要我们先分别简要探讨一下。
散推手中摔法类常用技法的概述1、中国式摔跤
中国式摔跤是在中国武术“踢、打、摔、拿”中的摔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千百年来在不许打、踢、拿的原则下,形成独立、系统的项目。摔跤的摔法发展了许多可以不必防范被打、被踢、被拿情况下的技法,单纯以倒地或站着为输赢。中国式摔跤通过跤衣发挥手法的作用,手法技术在摔跤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通过有利的把位组织进攻,从而战胜对方。中国式摔跤优于国际自由、古典式摔跤等其它跤种,手脚分工明确是中国跤的一个特点。中国式摔跤有较好的技巧性、健身性、竞技性、观赏性、娱乐性、文明性和安全性。
中国式摔跤技法博大精深,功法和技术繁多。从技术要素上看:摔跤步法主要有上步、撤步、盖步、败步、透步、背步、滑步、垫步、车轮步、三点步等:手法主要有抢手、封手、攥手、拦手、借手、联手、引手、撕手、掩手、裹手、蹬手、裂手等;手部技术动作主要有撕、捅、掖、拿、掀、攥、盖、插、挣、撩、锁、裂、抹、推、拉、搀、捏、夹、支、掏、掰、拄、捧、卷、扳、掐、抖、撩、捞、搓、抱、捋、豁、拽、压、抽、送、端、托、掸、扬、撤、拧、擒、划等;肘臂动作主要有掖、管、按、支、插、掀、挣、挺、圈、夹、抱、抖、卷等;肩胸部的技术动作主要有抗、拱、背、扛、压、欺、贴等;头部动作主要有靠、仰、低、甩、啃、顶、抗、枕、翻、抵等;腰部动作主要有长、涮、弯、填、坐、换、直、跟等;臀部技术动作主要有弹、坐、撞、排、翻等;腿部技术动作主要有扛、挑、别、缠、顶、插、搂、勾、拦、撑、蹲、扬、切、管、支、跪、崩等;脚部的动作主要分别有踢、弹、撑、冲、管、勾、搂、挡、刮、挂、别、切、抓、蹬、退、支、转等。
从中国式摔跤的摔法形式上看,主要包括:拿着摔、报着摔、单撒手摔、散着手摔。拿着摔是两手都攥拿好对方跤衣合适的把位,配合手法、步法而使用技术动作的摔法。杈着摔俗称摆着捧,又叫杈抱,是用底手攥握对方跤衣小袖,用上手报抱对方异名侧腋下伺机使用技术动作的摔法。单撒手摔即我底手攥好合适把位,上手不抓对方跤衣,同时也不让对方抓握自己跤衣,控制对方一侧或两侧的摔法。散着手摔是不抓握对方跤衣,也不让对方抓握自己跤衣,在相互对峙、斗手过程中伺机使用技术动作的摔法,摔跤术语叫做“见手绊”。散着手摔是继承武术散手中的摔法,或说是最接近武术散手中的摔法形式。
散推手中摔法类常用技法的概述2、竞技武术散打中的摔法
竞技武术散打是以竞赛胜负为目的、体育性质的武术竞赛技术。是在中华武术“踢打摔拿”技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竞技体育项目,由于引进,了西方拳击的拳套,而舍弃了中华武术的拿法,即运用踢、打、摔三种技术技能,按照竞赛规则,根据踢打对手身体不同部位的效果、摔倒对手后的不同情况,而取得一定的分数来评定胜负。散打中的摔法受着规则的制约,在裁判监督的场合下进行,是根据规则规定的使用效果所运用和发展的。它和中国式摔跤项目及中国各民族形式的摔跤、国际式(自由、古典)摔跤、柔道等项目中的摔法,在技术技巧动作方面,有其共同之处,但是由于散打规则制约和技术的复杂性,又进一步变化和发展了散打项目中的摔法技术动作,形成了散打中的摔法特点。因而散打中可用的摔法与中国式摔跤、国际式摔跤、柔道,以及各民族形式的摔跤又有很大的不同。
散打中摔法的技术特点是根据规则制约的条款及赛场实用的效果形成的。一是摔法技术的动作完成要求快速,因为规则规定,在双方相互抱摔时,使用任何一种摔法动作,必须在两秒钟时间内完成动作的全过程,否则不得分,很显然散打中的摔法只能保留快速见效果的摔法技术动作。而其它形式的摔跤竞赛,在一局的比赛时间内,使用任何摔法动作,不受时间上的限制和约束。
二是没有固定的抓“把”部位。由于散打规则的要求,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必须穿戴一定的护具、一定重量的拳套,致使运用摔法时不能牢靠地抓握对手身体的某一部位,形成了散打摔法不能有固定抓握部位,中国式摔跤中的拿着摔、杈着摔、单撒手摔等技法则不宜使用。例如中国式摔跤中的“踢”,是抓握对手上肢(体)有利的“把”位,左、右拉拧对手,使其身体倾倒,借对手反抗的力量、顺势蹋其踝关节以下脚外侧,对手重心失控而倒地。这一动作不但要抓住对手有力的“把”位,还要左右拉拧对手,再去找机会踢一定的部位,这种摔法有一定的顺序和节奏,也要有一个时间过程。而散打竞赛规则规定的佩戴护具、两秒钟时间的限制,上述中国式摔跤的动作在散打中难以运用。
三是由于散打竞赛双方同时可以自由互相使用踢、打、摔三种不同的击技动作,交替组合来进攻或防守对手。在这样的条件下,给单纯主动使用摔法造成了较大的困难,体现了其技术要求的复杂性,散打中摔法使用的见效或成功要走在对方踢、打之前,或是使用对方不宜踢、打或踢、打不着的摔法技术动作。
所以散打中的摔法和其他形式的摔跤在技术动作上有其共同之处,也有自己特殊的方面。其它项目中有的摔法技术动作在散打竞赛中可以使用,而有的摔法技术动作则不能使用。散打中使用摔法是根据对手的站立姿势、远近距离、使用踢、打、摔不同方法等因素,在规则所限定的时间内,灵活多变运用的技术动作,提倡借用对手的力量,顺劲来捧到对方。既有主动进攻的摔法,也有被动反攻的摔法:既有在远距离踢打中接抱上、下肢的摔法,又有近距离贴身搂抱躯干的摔法。散打中的有些摔法技术动作,是在其它形式摔跤中见不到或不可能使用的方法,诸如散打比赛中常见的接抱高腿甩、涮、勾踢支撑脚等不同的技术动作,因而构成了散打摔法的独特性,进一步促进了摔法的多样化和灵活化,有些动作也可以说是技术发展的派生技术。因此在学习掌握摔法的时候,要了解散打中摔法的特殊性。如果不了解特殊性的一面,尽管掌握了很多摔法技术,往往在比赛中即使是摔倒了对手,也不一定得分,有的还会判你失分而输掉比赛。
散推手中摔法类常用技法的概述3、对传统拳种中的跌法了解
流传至今的通臂拳中有一些极富特色的近身靠跌法,明清古本《通臂拳谱》中载有六靠十八跌的技术招法、用法。拳法中所说靠法即靠、撞、摔、跌,列入近身短打之法。靠打之中含有跌法,靠跌为一体。六种基本靠法在实际运用中,每种又根据不同情况而生化出三种变招技法,书中通称为“沾衣十八跌”,六靠实际内含二十四种跌。有习练者认为通臂六靠十八跌中的近身跌法不能等同于现在的中国跤摔法,但二者的基本方法、实战应用及接力打力的技击理念是有共同之处的。又有习练者认为古传通臂拳的跌靠法不能说是单纯的“拳加跤”,但确实是中国传统拳法中靠撞短打与摔跌技法有机融合的精华。跌靠技术既不同于单纯的摔跤技术,又有别于其它单项技击技术,在应用时亦打亦跌、亦跌亦靠、亦靠亦拿,环环相生,连绵不断,整个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结合体,而不是割裂开来单独存在。《通臂拳靠法序》中说“夫靠着,是以身相挨,用跌之意也。盖为六靠之法,诚为诸跌之始,内有推墙倒壁之勇,降龙伏虎之智。”拳谱虽称六靠,然着有左右之分,势有正侧之别。简言之根本法仅三靠也“。即管脚(别腿)靠跌、撞打靠跌、擒足靠跌,其余诸法为应用之变化。
有的拳种中有肘跌法。肘硬、攻击力大i其招式隐而快、短而险、变化莫测,在近身搏斗时易发挥攻击和防守作用。肘发力以腰为轴、蹬腿、折腰、顺肩,形成有利于防护的姿势,增加了力度和速度,配合巧妙的方法使对手跌倒,其技法称为肘跌法。
传统拳种中的跌法往往与打法、腿法(多用矮腿)、拿法相结合,动作虚虚实实、诱打相兼,使对手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判断失误,使用者趁机近身实施。古代跌法引出了以跌法为主要内容的拳种出现,早在明代就有了所谓“跌法七十二”、“九滚十八跌”之类,师徒相传各臻妙际、自成领域。清代出现的地躺拳,流行区域以北方为主,有各式各样跌法和练习法,大多以抢背、卧牛、五龙绞柱,栽碑等为主要招势,具有较大观赏性,但是很吃功夫。
从某些传统拳种的跌法技术来看,有的拳种所说的跌法就是指摔法,而有的拳种所说的跌法与一般意义上的摔法有区别,二者分着说,在本拳种内既有跌法又有摔法。
散推手中摔法类常用技法的概述4、对域外异族中某些摔法的了解
公元前648年,希腊人将一种暴力摔跤引入奥运会,参赛目的是使对手服输。拳打、脚踢、扫腿、扼喉、反关节等均允许使用,甚至在常规的希腊摔跤中认为太危险、甚至狠毒的动作,也是允许的动作。今天的人们出于对自身安全的关注,许多危险动作诸如扣关节、击打、扼喉动作等,都从摔跤赛场中消失了。
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很长时间内流行旧式摔跤,有爱好者游历美国看到的非体育性技击“抓式摔跤”,就是一种使人致残的摔跤技术,专用于伤残对手或伤害对方某个部位。“抓”式撺跤保留、发扬了这些技术,不教如何去赢分数,教人尽可能地凶悍自卫。“抓”式摔跤技术技能包括:手的击打、踢腿、扫腿、挖抠、扣腕、扣脸、扭脖子、扼喉、撕打等等,可以站着做或躺在地上做。
如:扣腕是同时攻击对方的手腕、肘和肩,动作的要求是快而猛,有效办法是折断对方手腕。扣脸包括扼喉、扭脖子等动作,对其面部进行抓拿或击打而顺利达到目的。撕打是指击打、挖抠及攻击穴道等,胜利可能性依赖对手的水平,几乎所有的格斗都以抱紧结束,大多数最后扭打在地上。撕打凶狠野蛮、粗暴而有效,甚至一击定输赢。撕打包括一些虽不常见但使用方便的技术。如头部撕打包括口、鼻、耳朵、眼睛;身体撕打包括肝脏、肋骨、腋窝、锁骨、上臂等;按穴位包括鼻下人中、耳朵下方、颌下等等。撕打的要点是:不要只注意撕打而忘掉了摔跤技巧,要把二者放在一起用,二者是一个事情的不同部分;当倒在地上时要找机会抓住或撕打敌人,尽可能使自己处于上位,使你的体重落在对手身上,不在自己的膝盖上。
抓式摔跤有个”不自然位置”原则,即你用技术迫使对手身体处于不自然甚至是其痛无比的位置。战斗的胜负不决定于你知道的技能多少,抓式摔跤手若掌握了那些他们最喜欢的技术,大概只需要10一12个动作就够了,如要掌握了精髓就可以变成摔跤专家。抓式摔跤教人切莫心慈手软,认为抓式摔跤不是一项体育运动,而是一场人与人之间近距离的战斗、徒手格斗。如果你想学好它,那你的自尊和身体就要接受考验,是一场没有武器的战斗,在战斗中要么胜利、要么重伤甚至死亡。
我们对域外异族中某些摔法进行了解比较,有助于开阔思路,深入思考武术散推手摔法在不同性质交手中地应用。
散推手中摔法类常用技法的概述5、武术散推手中的摔法简介
武术交手训练从运动形式上分为推手与散手,推手是向散手过渡的阶段,是训练过程中相对独立的单元。散推手也可以看作就是散手的初级阶段、一个部分、限制较多的散手,放宽限制后散推手就转换为散手,因而有的拳友将散推手称为文散手——即散手中的柔克打法。武术散推手练习中事前不规定动作、不固定程序,把拳术中的踢、打、摔、拿技法灵活安排、自由排列组合,随机应变运用到交手中去,将其技击作用发挥出来。散推手交手练习双方以遵循技击规律为基础,散用踢、打、摔、拿各类技法为基本素材,互以对方动作变化而随机变化地进行徒手竞技练习和竞赛。是双方智力、体力、技战术、技巧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较量。经过正确地学习,严格而有序地训练,速度运用适合需要而定,力度可以由自已控制掌握,出手强度可视交手性质而定,手头有准后合法、合理地使用武术交手技术,就可以做到伤人战胜对方:也可以避免人身伤害、控制对手失去继续战斗能力而制服,不伤人而完胜对手。
武术拳谚讲:“……打(踢)着容易摔倒难,摔倒容易管住难……”。由于踢、打等技法在传承训练或体育性、商业性比赛中,均不应超过伤人的限度,所以从散手技术在擂台赛上实施的效果看,打一拳踢一脚凭点数论输赢不易服人,一个站着一个倒下,在胜负上较为明显、较少争议,但还不是完全胜利;只有拿制住对方,使之失去继续战斗能力而认输才是完胜,这是武术交手效果上的三个层次。从交手技击客观规律看,实际上在一般情况下的相互拳打脚踢,在胜负的天平上倾斜并不大,当一方站着、一方失去平衡摔倒在地则优劣明显,继续拿住对方完全控制,达到生擒活捉的效果,才是完整胜负的结束,才能达到习武之人在社会实践中完成捕俘敌人、罪犯的任务,才符合武术徒手技击规律。
武术散推手中的摔法有摔的运动规律,所谓“肩、肘、腕、胯、膝,胸、项、顶、腰、背,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皆包含在摔技之中。“远踢近打贴身摔、拿”构成中国武术的技术骨架。腿比手长又粗壮有力,一般情况下踢法比拳法威力大;但在技击规律中“起腿半边空”,因此摔法又具有优势i而在交手中使用摔法必须靠近对方,须要在瞬间摔倒对方,否则会受到拳打、脚踢、擒制的危险。这是踢、打、摔、拿中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技术整体,发挥着相生相克的作用,而摔法是武术交手中重要的技术技能,也是构成徒手技击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所要探讨的武术散推手中的摔法,即是与武术四大技术门类中的踢、打、拿相互联系、生克制化的摔法。笔者以为应当采取多角度的、普遍联系的、辨证的认识来看待武术摔法,而不要用孤立的、静止的、割裂的眼光来指导散推手中的摔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