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十万个为什么>

美国大选对中国有影响吗(2)

映芳分享

  资本市场恐惧特朗普当选主要是出于以下原因

  一是特朗普是一个成功的房地产商人,但从来没有过执政经验,反观希拉里则已沉浮政治数十年,特朗普当选后执政的不确定性远远高于希拉里;

  二是特朗普的竞选主张远比希拉里更为激进,特朗普主张的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引发贸易战,令美国及全球经济陷入困境;

  三是美股在奥巴马执政的八年间实现了长牛,同为民主党人的希拉里当选可能意味着奥巴马政府的政策很大程度上继续延续,而共和党人特朗普当选可能意味着执政理念的重大变化。恐慌指数VIX越高,表示市场参与者预期后市波动程度会更加激烈同时也反映其不安的心理状态。

  特朗普10月22日发表葛底斯堡演说导致支持率大增以来,VIX指数不断上行,尤其是10月28日FBI宣布重启希拉里“邮件门”调查后,VIX指数更是出现急升,目前已刷新6月下旬以来高位至22.43(图1)。同样是在特朗普葛底斯堡演说以来的两周里,黄金价格上涨了2.8%,日元兑美元汇率上涨了1.2%。如果特朗普真的最终当选,以美股为代表的风险资产很可能大幅度回调,而以黄金和日元为代表的避险资产将迎来新的上涨空间。

  2. 特朗普的当选或加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

  两位候选人的对华贸易立场都比较强硬,相比之下特朗普更为激进。特朗普的对华贸易主张主要是:第一,当选后将命令财政部长把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根据美国1988年通过的《综合贸易与竞争法》(Omnibus Trade and Competitiveness Act),财政部应每半年向国会提交《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国会报告》,时间一般为5月和11月,分别评估上一个半年度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汇率政策,确定其是否存在“汇率操纵”。一旦确定某国存在汇率操纵,美国将不仅通过IMF向该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调整其汇率政策,更可能通过对该国出口商品征税等贸易手段进行报复。事实上,自1994年以后,美国就再也没有将任意一个贸易伙伴判定为“汇率操纵国”。

  第二,若是中国不配合美国的话,将会对来自中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征收45%的惩罚性关税。第三,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鼓励创新。希拉里的对华贸易政策也比奥巴马更为强硬,表示在她的总统任期内,如果中国破坏贸易规则,就会受到严厉指责,并且指责中国以低价向全球市场“倾销”钢铁,使得英美等国钢铁行业遭受重创。但相比之下,希拉里如果当选可能比特朗普温和,她既没有主张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也没有主张对中国征收如此高的关税。

  3.中美全面贸易战可能性很低

  中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贸易伙伴,合作将双赢,斗争则双输。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5年美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5980.7亿美元,占美国全部进出口额的比重为15.7%,中国首次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经贸是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交集最多的领域,也是两国通过双边合作和管控分歧获得切实利益、实现互利的领域。中美双边贸易额和双向投资存量高速增长,对促进两国的就业和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是符合美国自身利益的必然选择。正如两会记者会上,所说的“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从来都是双赢的,这一点,美国的商人们心里最清楚。现在美国正在举行大选,很热闹,吸引眼球,但是不管花落谁家,最后谁当总统,我相信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大势不会改变。”

  全面贸易战将造成双输结果,美国将损失惨重。美国知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对特朗普贸易战的可能后果进行了情景分析,结果显示:在全面贸易战情景下,美国对中国、墨西哥进口商品分别征收45%和35%的关税,中国和墨西哥也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同样的关税,美国将会出现进出口萎缩,国内物价上升,消费、投资连续多年低于无贸易战的基准情形,经济增速不断下滑并于2019年进入经济衰退,失业率从目前的4.9%到2020年攀升至8.6%;在中止的贸易战情景下,即美国对中国和墨西哥高关税政策执行一年后中止,美国消费、投资也同样会连续数年低于基准情形,经济增速到2018年将降至1.2%,失业率到2019年将升至6%(表2)。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教授也认为启动贸易战美国经济将会成为最大输家。

  与中国全面贸易战也需要国会通过。在美国,总统没有权限对另外一个国家的商品全面征收45%惩罚性关税,这需要其国会授权。即使共和党也控制国会,预计国会也很难批准与中国的全面贸易战。当然了,根据其1974年贸易法案,总统可以在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出现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全面征收15%的关税,但是时间不能超过150天。美国历史上也很少出现这种情况,除了1971年尼克松总统对所有进口商品全面征收10%的关税以迫使日本和其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升值(即“尼克松冲击”)。2015年,美国经常账户的赤字是GDP的2.57%,与过去10年相比(2006年为5.82%),这一赤字水平恐怕很难被定义为“严重”。

  候选人当选之后有没有可能改弦更张?有可能,历史上不乏先例。候选人在竞选期间出于争夺选票考虑,往往夸大其词,作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承诺。但一旦成功当选,由于位置改变带来思维改变以及国内各方利益和力量的平衡,对原来的竞选主张进行适当扬弃,在历史上并不鲜见。例如,1980年,共和党候选人里根在竞选期间批评卡特总统与中国建交,并发誓要与台湾恢复“官方关系”,但他当选后即否认自己有过这一立场。又如,1992年,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在竞选期间强烈反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该协定是老布什总统在任期即将结束时签署的,但在当选之后,克林顿总统转而支持NAFTA并推动国会最终通过了该协定。因此,可以预见,特朗普如果当选总统,对自己原来过于激进的贸易主张作出调整是大概率事件。

  下一页更多>>>特朗普当选2017美国总统对中国的影响

183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