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清明节前后会下雨

静娴分享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清明节下雨一般是指江南的气候情况,是因为这天来自西伯利亚、长期霸占江南的冷空气开始减弱,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北上。下面是由小编收集的一些关于为什么清明节前后会下雨,希望对大家有有所帮助。

为什么清明节前后会下雨

当春天来临,冷空气势力相对减弱,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清明前后冷暖空气经常交汇,从而造成阴雨绵绵的天气。且春天低气压比平时多,低气压里的云层经过一次,就会出现阴沉的多雨天气。

每年的清明节都在四月五日前后,而我国每到四月就开始盛行来自海洋的夏季风,这将会带来大量的雨水。

正因这些因素,所以清明节下的雨就多,故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说法。

清明时节雨什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出自《清明》,诗人杜牧。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历任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清明时节雨纷纷形容的是什么季节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写的是春季,清明时节的场景。清明期间,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

2、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

清明节前后的气温有什么特点么

清明前后,我国北方气温回升很快,降水稀少,干燥多风,是一年中沙尘天气多的时段。北方许多地区4月份的平均气温都达到10至15摄氏度。长江中下游降雨明显增加,除东部沿海外,江南大部地区4月平均雨量在100毫米以上,如果冷空气偏强,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小于10摄氏度的低温阴雨天气,日照不足,会给早稻、棉花等喜温作物的生长带来严重影响。华南因地理位置偏南,临近海洋,当受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的锋面影响时,开始出现较大的降水,称为华南前汛期。当雨带中遇到热力对流旺盛发展时,会有雷暴等强对流天气出现,容易形成较大的暴雨。

清明之后是什么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清明过后是谷雨。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这时,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东部这时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

    2034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