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走出快速阅读误区的方法
阅读的根本目的是理解,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阅读都无法改变这一点。也就是说,“理解”是阅读活动的第一要素。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如何走出快速阅读误区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如何走出快速阅读误区的方法:
速读可分为通读、略读、眺读和查读。不论是哪一种方法,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其实,速读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信息的一种阅读。那么,有人会问:“速读有什么好处和意义呢?”让我们来作一个比较:
A、B、C三个人,A每分钟可以读600个汉字;B每分钟读400个汉字;C每分钟读200个汉字。虽然他们中间的差距只有200字,但你能想象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一年乃至十年后他们会有什么不同吗?请看下表(单位:万字):
速度 一星期 一个月 一年 十年
C 200/分 8.4 36 438 4380
B 400/分 16.8 72 876 8760
A 600/分 25.2 108 1314 13140
假如他们阅读的书字数都在15万字左右,那么十年后,A可以读876本书;B能读584本书;C只能读292本书。很明显,缺乏阅读速度使人付出相等的劳动量,却换来不等量的收获。
另外,阅读时如果逐字辨认、逐字推敲,或者在阅读中不停地查阅字典会大大降低阅读带给人的乐趣,让人感到乏味、枯燥。而速读在不增加你额外负担的条件下,可以减少那种乏味、枯燥的感觉,令人保持阅读的乐趣。
阅读和理解
阅读的根本目的是理解,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阅读都无法改变这一点。也就是说,“理解”是阅读活动的第一要素。如果读完一篇文章后一无所知,这样的速读有什么意义呢?
速读的特点是快速,因此理解和速度之间就会有矛盾。速度太快会影响理解,理解太细又会影响速度。放弃速度,就无所谓“速读”;丢弃理解,等于不读。怎么办呢?
我们所说的“速读”是在保证基本理解的基础上,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进行的阅读活动。所谓“基本”,就是说速读不要求你百分之百的精确理解,也就是说允许丢失一部分信息。学生不必为这部分丢失的信息惋惜,家长也千万别要求孩子每个字都会。事实上,任何阅读总是有30%到50%的信息是多余的。这就意味着,一个人能读一半到四分之三的篇幅就可以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速读以丢失部分信息为代价换取了阅读的速度,可能会引起一些疑问:“允许丢失什么信息?允许丢失多少信息?”笔者的回答是,视文章内容而定。同时也跟读者的知识结构、阅读目的以及对汉字反应速度有密切的关系。在文章中正确地辨别出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哪些是多余的信息是要训练的。笔者开设的阅读课程就有教学生抓取主要信息的训练。学生可以不知道允许丢失什么,但却可以知道不能丢失什么。拿一篇记叙文为例,何人、何地、何时、何事、何故、何如是不可丢失的。如果是一片论说文,那么重要的信息应该在论点、论据和论的方式上。笔者对学生的要求是,速读训练能理解文章的75%左右就不错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给了笔者额外的惊喜,他们的阅读理解常常高达90%。
汉字辨认方式及阅读技巧
阅读速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汉字辨认的速度;第二是理解的速度,汉字辨认是理解的基础。海外中文教学由于长期以来解决不了汉字量、词汇量这个棘手的难题,所以根本谈不上阅读。即使有,也是非常浅显的、基础的,学生无法在中文阅读的海洋中享受驰骋的快乐。
一般来说,在阅读中辨认汉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感知文字的形式后,通过语言为中介,由语音形式从大脑的记忆库里提取意义。另一种则直接由文字形式表达意义,不需要语音中介(我们成人阅读大多是这样的)。前一种方式毫无疑问占用时间多一些,会影响阅读速度。最好的辨认汉字的方式是默读,即发音器官不动作,以省去语音中介作用。学生努力锻炼通过文字形式直接获得意义,对提高阅读速度有百利而无一弊。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在阅读外文材料时,那些不认识的字、词汇,或者太长的句子常常使你中断阅读,从而产生厌烦的情绪,失去阅读的兴趣。学生在开始阅读训练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碰到这个问题怎么办?有一些常用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教会学生这种方法就是最好的阅读训练。这些方法可以概括为“猜测、替换、压缩、对比”,学生如果能掌握好这些技巧,阅读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阅读训练
我们说的速读训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汉字辨认速度训练;第二,理解速度训练;第三,阅读技巧训练。从本质上说,速读不是以技巧为基础的,而是以熟练为基础的语言活动。学生不可能幻想记住几条规则、理解几种方法就可以达到一分钟五、六百字了。只有长期不懈的练习,才能看到效果。海外学习中文,不怕客观条件差、不怕时间少,怕的是不能“持之以恒”,而“持之以恒”跟家长的帮助、督促是分不开的。可以这么说,离开家长的协助,不只是阅读无法完成,学好中文的美好愿望也会落空。
汉字辨认训练有两个内容:1、逐步缩短在每个汉字上停留的时间,加快对汉字反应的速度;2、克服利用语音中介辨认汉字的习惯,尽量避免声读、唇读。
阅读理解训练的内容主要有三个:1、不要字字认读,而是把一次认读的范围扩大到词;2、在认读词的基础上把范围扩大到词组的认读;3、逐步过渡到利用句中可能的提示,培养猜测的能力。阅读时,人的眼球不是连续不断向后移动的,而是时动时停。一次眼停的时间大约为1/3秒,每次眼停辩认的字数最少不到一个,最多可达6-7个。“熟能生巧”时达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
学生在做阅读训练时一定会出现阅读速度提高而理解率下降的现象,这是在速读中是常见的、很普通的。这时,学生绝对不可放慢阅读速度。放慢阅读速度固然可以使阅读理解率上升,但它违背了速读的原则,等于放弃速读训练,因此毫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保持这一速度,不要担心理解率下降,等待理解率上升;当理解率又回升到80%后,再提高阅读速度。
抓紧识字、增级词汇是根本
没有基本汉字、没有一定的词汇就无法进行最基本的阅读活动。所以阅读的目标和步骤应该是这样的:
一、积累一定数量的词汇。按笔者的经验,一个零起点的孩子,在140小时,也就是两年识字训练后就可以开始阅读。届时他(或她)的汉字量大约有700-800,是我们九年一贯制汉字总量的35%。
二、由于有了这个基础,阅读六字原则“多读、读多、多读”便可以展开。也就是说,在多读中增加词汇量;在增加词汇量的同时可以读比以前更多的东西;于是又有可能增加更多的词汇量、读更多的读物。
总之,我们的阅读不仅是从阅读中享受它的乐趣,更是为了增加词汇量。按笔者规划的九年一贯制,学生在最后一年的词汇量可以达到5500左右。到那时,我们可以说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自由的天空中翱翔了。
关于提高阅读效率的九大高招:
(一)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
1、它能告诉你,现在你正在读什么。
2、它能告诉你,为什么你要读这本书、这篇文章或者这一章节。
3、它能激发你的好奇心,从而使你更想读这本书、这篇文章或者这一章节。集中注意力之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无数事实已经证明:没有一个人能够一边有效地阅读一本科学读物,一边却还在想着别的事情。
二、必须明确自己阅读的目的
书名、篇名、大标题、小标题以及开头的提示性问题能够帮助你确立阅读的目的。只有明确自己阅读目的的读者才能成为一个好的读者,因为只有这样的读者才能知道自己想通过阅读得到点什么,于是他(她)就能很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真的是有魔力的吗?”上面这个标题对你是否有吸引力?如果有吸引力的话,那么你一定是充满了好奇心,急于想知道这本书的下一章或者下一节里到底讲点什么。而一个充满好奇心的读者必定是一个比较好的读者。
三、要能够正确地读出每个词语并且懂得它的意义
1、要善于从上下文的联系中准确而完整地理解每个词语特别是关键词的意义。
2、要充分地利用书里为你提供的注释如果还有别的你不识的字、词或者你不懂的专门术语,你就必须查阅语言字典、词典或者各种专业辞典。有时候即使只有一个词(特别是反复出现多次的关键词)你不懂,你也可能读不懂那篇文章或那本书。
四、要善于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阅读速度
为了从你的科学读物中获取全部重要的科学知识,你一定要慢慢地、仔细地阅读。一般地说,开始阶段宜读得慢一点。待你对阅读内容比较熟悉之后,方才可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如果你只是为了消遣而去读一本文学作品,那你就尽可以读得快一点。但你若是为了研究或者评论的目的去读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五、必须理解阅读的内容
1、做简洁、准确的笔记(可以利用提示性问题和小标题)
2、善于利用总结来帮助自己回忆并记住那些重要的事实。
3、写出一份简单的大纲。让各种大、小标题帮助你找出各章开头的那些提示性问题的答案。然后,你阅读时记下那些你认为重要的事实。如果在一章的结尾部分有小结的话,那么你一定要仔细地阅读。你应该注意一下,你自己做的笔记中是否包含了书中小结里的每一个要点。
六、必须懂得阅读材料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你有必要花点时间去研究跟阅读内容有关的各种图片、图表、地图、地球、立体几何图形的模型和其它各种形象化的辅助手段。它们往往能帮助你对一些抽象问题的理解,并能使你把阅读内容记得更牢。
七、阅读时必须充分运用想象力
1、当作者选用了正确的词语来表达他的思想时,他就好象画出了一幅幅用那些词语构成的图画,而你就能用自己心灵的眼睛去感知个欣赏那些画。
2、当作者将一件事物与另一件事物作比较时,他就能将那幅由词语构成的图画描绘得更加清晰,同时也画得更快。
3、当作者使用的词语在你的脑海中形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时,阅读将变得更轻松容易,也更令人愉快。
4、当作者使用的词语形成了你心灵的眼睛能够感知和欣赏的一幅幅图画时,你就必定能更好地理解并记住阅读的内容。
关于如何走出快速阅读误区的方法相关文章:
4.速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