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快速阅读具体知识有哪些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人类进行传统阅读时,主要使用左脑的功能;而在采用“速读”方式阅读时,则充分调动了是左右脑的功能作用,各自发挥左右脑的优势共同进行文字信息的形象辨识、意义记忆和理解,所以“速读”又被称之为“全脑速读”。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快速阅读具体知识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1.何谓速读?
什么是速读?或许有些人会错误认为速读就是略读、浏览,只是大略地阅读并不能了解全文。其实速读并非如此,速读固然要求阅读速度加快,相对地也要求记忆力和理解力的提升。
速读的正确涵义是:“快速而有效的阅读。”但速读并没有读的意思,速读是经由眼睛直接反映到脑部,嘴巴并没有发出声音,也没有心里发音;因眼脑直映,所以阅读速度就加快了。那阅读速度增加后,会不会影响记忆力和理解力呢?一般人总认为阅读速度快,记忆力和理解力则无法兼顾。初学者或许会有这样的顾虑,但对于掌握速读熟练者来说,则记忆力、理解力和阅读速度的快慢并没有绝对的关系。
简言之,速读训练就是要求改变我们平时“逐字阅读”的习惯,练成“字群阅读”的阅读方式,其目的在于训练学习者灵敏的阅读反应,促使读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2.为何要学习速读?
资讯时代的今天,生活节奏如此之快,处处分秒必争,吃饭要求快餐,洗照片要求快速冲印,写信要发电子邮件、订货要发传真,就连各种学习、进修都强调速成。人的时间有限,但所要阅读的资讯无穷,“速读”应运而生。想要用几分钟看一份报纸?看一本杂志?想浏览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汛?只有学习速读能使你达到!
俄罗斯--位研究阅读发展方向的专家马克,沃伦斯基在介绍全世界的图书出版状况时,引述过这样一些统计资料:
15世纪--全球出版的各种书籍为3万种;
16世纪--为15万种;
19世纪--为700万种;
20世纪--为25000万种。
以化学专业为例,1979年美《化学文摘》以50多种文字报道了45万多篇文献,假使有--位通晓各国语言的化学家,要阅读这些文献,以每周读40小时,每小时读4篇来计算,这位学者1年也只能读8000余篇。要想全部读完全年发表的化学文献,要用56年时间才行。如果这位化学家会速读,16个月就能读完。
如果人类的生命是无限的,那么速读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谓速读学,就是研究人类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头,去更富有成效地生活的学问。
由于上述原因,正因为人生有限,人们应更充分地去享受人生的乐趣。
速读在我国尚未普及,而在欧美先进国家及日本、韩国、台湾不仅相当流行,而且蔚然成风,许多学校将它列为教育课程。我国中、小学课程繁重、升学压力沉重,速读教育刻不容缓。面临我国人世以后的挑战,以公务、事业上要最快掌握最新资讯及英文,学好速读是您的制胜武器。“速读”也这个工商繁忙的资讯社会,成了人人必掌握的技能,使新新人类能走在时代的尖端。
3.什么人适合学习速读?
专家指出,一般人阅读能力只发挥了四分之--至五分之一左右。每分钟的阅读速度大约是三百字至七百字之间,所以潜在的阅读能力还有四分之三至五分之四左右。通过速读的训练就可将阅读潜能充分发挥,使阅读能力提高5-10倍以上,同时记忆力、理解力也大幅提高的事实,已经在科学 上找到了可靠的根据。速读的原理是“扩大视野”、“眼脑直映”是--种全新的阅读技巧,人人可学,无论老少。行行各业的人都可以参加速读训练,从知识分子、领导人、演员、教师、打字员到公众。小学四年级以上学习速读,效果最佳。
不要错误地理解速读,仍有相当数量的人对速读有误解。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速读是那些智力超常的人才具有的“特殊才能”。
然而,事实是,在瞬息万变的今天,速读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只要掌握其要领,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速读高手”。
4.速读简史:
速读,古来有之。自有文字记载起可追溯到汉朝。当时张衡就有“一览便知”的本领。记载于《后汉书·张衡传》里:“吾虽以览,犹能识之。”传说他骑在马上,一边走一边看路边的碑文,看后就能背诵。
宋代的刘克庄在《后衬集》的六言诗里有“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之句。
《梁书-简文帝纪》载:“读书十行俱下.”。《三国志》载:王傑与人同行,读道碑,一览便知,过目不忘。《红楼梦》 第13回,写林黛玉偷看杂剧《会真记》“个顿饭时便将俱看完”。她笑着对宝玉说:“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目十行了?”
现代速读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为加强其航空及地面观察员的辨认能力,特别是在能见度差的气侯下,能对快速行进的飞机,做正确的辨识,将各种飞机的模型以极快的速度掠过屏幕,而接受过此种闪示训练者,意外发现,在其阅读速度上及记忆力上均有显著的进步,战后美国芝加哥的西北大学视听教育中心承此基础,继续研究,得出速读之雏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经济、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速读进入推广阶段。最初,是举世闻名的哈佛大学开办了第一期速读训练班。在其带动下,这种训练班很快在各地的大、中、小学校中普及,国家和各种基金会纷纷投资,集中一批专家学者专门进行研究和推广,并创办学校、出版专著、设立学位,使这一新学科很快茁壮成长起来。现在,美国有专门研究和传授快速阅读的速读学院,可以为学习者授博士学位。现代化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在速读训练中发挥其作用,使训练的过程更富于趣味性,更多姿多彩,也更易于见成效。
玛利蒂斯是一位15岁的少女,出生于菲律宾的马尼拉市。她在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选修了速读课程,经过5个月的学习后,参加了结业的公开考试。当其他同学以每分钟3000字符的速度通过考试时,玛利蒂斯竟然惊人地在35秒种内读完了40页书,共计31350个字符。也就是说,她在一分钟内看52700个字符。更令人惊讶的是,她能详细地说明文中的内容并正确回答全部测试题。
目前,美国80%以上的高等院校都开设有速读课程,许多中小学校都把速读列入教学计划,使学生尽早掌握这种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由此可见,速读这一新兴学科在美国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具有相当高的学术地位。
把速读训练效果推向每分钟万字以上是韩国速读专家金涌真先生。他生于1947年,自釜山东亚大学毕业后,一面从事校对工作,一面进行速读研究,花了13年时间,完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超级速读法”,便迅速风行全球。
在韩国,每年一度举行的“最佳速读竞赛大会”。从全国各地预选出来的200名左右选手云集首尔,进行竞赛表演,大会由KBS(韩国广播电视)向全国转播实况。竞赛时,根据年龄层次分别制定规则、标准。比赛阅读速度和记忆理解程度。取得1983年冠军的,是一所中学初一学生,他一分钟读充了9本书,共计114万字,对书中的内容理解记忆达60%以上。
在法国,1966年在巴黎成立了国际速读协会,许多学者从语言学、心理学、生理学、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阅读的本质、阅读的心理特点及阅读效果最优化的问题,用以读物设计、阅读指导等具体问题,并设计出各种快速阅读和快速学习的训练程序。法国政府将<快速阅读课本>正式定为教科书向全国发行,并将它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前程美速读记忆法成立于1992年,10年来风行两岸三地及东南亚,卓有成效,好评如潮,通过整套科学化、系统化的训练,学习者在中文阅读达到5-10倍提高,对、日、德各种语言的学习都适用,特别对记忆单词、词组、句型有效。许多考生经过雅思及托福考试,深感对大篇
文章逐字逐句念是来不及的,必须以快速浏览,迅速抓住重点,准确回答问题,方能达高分,这正是速读记忆法之威力所在。
5.人的大脑相当于10万台最大型的电子计算机:
大脑的结构是由大脑、小脑、间脑、中脑和延髓构成。大脑还特别区分出旧皮质和新皮质。
在新皮质中,聚集有高达150亿个神经细胞,它们彼此复杂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有学者指出,大脑具有的潜在能力,相当于目前10万台最大型电子计算机。
然而,人们通常所使用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而已,就连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天才,据说也不过使用了其中的30%而已o
这里要说明和指出的是,今天介绍的“速读”就是挖掘这些潜在能力的一种技巧。
6.速读是欧美高级人才的必修课程:
欧美工商社会中,“契约”格外受人重视,所有的事项都写在契约书上,按契约书上的条款办事。 特别是那些被人们称为总裁、CEO、董事长的白领阶层,据说在每天的业务工作中有四分之三的时间花费在阅读各类文件上,而用于创造性工作的时间仅有四分之一。
因而,在欧美,地位越高、通览契约书之类文字的工作越多,越重要。愈来愈多的白领不仅自觉参加速读培训,也鼓励部下接受速读培训。某些跨国大公司录用高级人才时,接受过速读培训课程者优先录用。
7.好长时间没有继续练习,会不会退步?
速读是作用着的效率。它与懒散是格格不入的。如果学成后完全不看书,当然会退步。其道理和弹琴、打字一样。既然学了速读就不可能不看书,至少每天都会阅读报刊杂志,假使您能把速读班教给您的技巧方法应用上去,那么非但不会退步,反而会比您结业时速度还快呢?
快速阅读相关文章:
1.快速阅读
2.速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