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成功学>成功故事>

关于兴趣的名人故事_有关兴趣的名人故事

小兰分享

  当你因为兴趣而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目标离你就不远了,兴趣是成功的主要条件之一,有很多名人的成功因为兴趣的驱使,一起来看看关于兴趣的名人故事,看看文中的名人为了兴趣而付出努力的吧!

  关于兴趣的名人故事1:丁磊

  丁磊,网易公司创始人,现担任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2015年2月11日,入选“2014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

  2015年10月26日,以75亿美元的财富位列《2015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十。

  总是碰到许多大学生问我毕业以后怎么取得成功的,我说很遗憾,我大学选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我很喜欢电脑,高中时就在苹果电脑上写游戏,自学完了BASIC语言。1989年我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很想选计算机专业,但因父母说计算机辐射大,对健康有害,我就填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通讯专业,被分到了全校最小的系——微波通讯,一个系只有30个人。

  据说这个系历来是最难分配的,而且会被分配到山沟沟里去,所以我大一挺郁闷的。但是当我到了学校以后,我想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一步,它现在就这个样子了,你还有什么可以选择的呢?不如读下去。

  不过我一直没有放弃辅修计算机,我那时经常跑到图书馆去看计算机方面的书,还去计算机系蹭课旁听。我第一个困惑是书本上的知识为什么要老师教才会?第二,这么多的学生,七点半起床,八点上课,很多人眼睛还没睁开,这样听课是不是有效率?这两个问题折磨我一阵子后,我毅然决定每天从第二堂开始上起。

  因为我没有听第一堂课,又不得不做作业,所以我会努力去看老师上一堂讲的东西,也会很努力去想老师想给我传达什么信息。很快我掌握了一种思考的技巧:我完全可以不听别人讲,就看书本写的,竟然可以在两三个星期内掌握一门功课。

  后来接触到Internet的时候,我才知道这种技巧对我是多么重要。我从1997年开始搞互联网,那时没有几个人能教你互联网是什么,关于互联网的书也非常少,要请别人吃饭才能借到,而且看书的时候要不停做笔记。所以那时候我每天去网上输入各种各样的关键字查找,然后把这些信息打印出来,放在脑袋里去组合,去搅拌。

  大学的学习过程对我后来创业影响非常大。我可以坦诚地说,我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基本从来没有用到过,但我在大学四年学到了思考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我现在看书很快,一般都从后面往前看,看关键字,不懂就到前面去看这个关键字的描述。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宁波电信局,在那里度过了将近两年时光,我不喜欢电信局的环境,论资排辈很严重,年轻人没有什么机会,每天做的工作重复又很枯燥,没有一点创新性、开拓性。1995年,我一个人离开宁波去了广州。

  到广州后,我在一个美国的数据库公司找了份编程的工作。工作之余,我开始寻思创业的问题。当时没有人可以教我怎么创业,也没有一本书教你怎么当个老板。尽管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就一直想开一个公司,但人生太难了,要做一件事情碰到太多的挑战,这是当时的客观情况。不过,我还是决定尝试一下,我把我毕业以后写软件赚的50万元拿去创办了网易。

  创业之初,有点辛苦。我们在一个只有8平方米的很小的房间工作,没空调,夏天很热。但想起大学四年,每年两次往返宁波和成都,都坐72个小时的火车硬座,又脏又挤,都熬过来了,创业时遇到点困难算什么?

  成立网易后,先是帮人家写软件以求生存,后来我和同事商量,做互联网一定要找到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我们就用我们9个G的电脑硬盘,推出了20M的免费个人主页业务。没想到有2万多人,包括国外的人,来申请我们的免费个人主页。结果,我们在CNNIC的年度最佳网站排名,一下子排到了第一名。

  2000年以后,网易面临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除了经济衰退、网络广告大滑坡,公司内部也出现严重的问题。我那时很苦闷,但我苦闷的时候不是每天闷在办公室里,而是亲自跑下去做市场调查。调查了好多行业,调查人家怎么赢利,后来发现了短信业务,利用自己巨大的用户资源和移动的接入平台,我们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后来我自己也在思考,为什么我的创业能成功,我想有一点可以肯定——

  你一定要做你喜欢做的事情,不要勉强自己去干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当你喜欢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一定很愿意把它做好,一定会钻进去,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我从大学到现在,根本没有离开过计算机相关专业领域,一个像我这样专注于一个行业几十年的人,自然会成为一个专家。

  所以喜欢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深入下去,不要浅尝辄止。

  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管是学习还是创业,都没有人教,但是我很感谢大学时代培养起来的思考的方法与学习能力。

  总结:选专业也是一样,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样你可以长期的坚持下去,因为当你喜欢做的时候,你一定很愿意把它做好。

  关于兴趣的名人故事2:施瓦辛格

  四十多年前,一个十多岁的穷小子,自小生长在贫民窟里,身体非常瘦弱,却在日记里立志长大后要做美国总统。但如何能实现这样宏伟的抱负呢?年纪轻轻的他,经过几天几夜的思索,拟定了这样一系列的连锁目标。

  做美国总统首先要做美国州长→要竞选州长必须得到雄厚的财力后盾的支持→要获得财团的支持就一定得融入财团→要融入财团就最好聚一位豪门千金→要娶一位豪门千金必须成为名人→成为名人的快速方法就是做电影明星→做电影明星前得练好身体练出阳刚之气。

  按照这样的思路,他开始步步为营。某日,当他看到著名的体操运动主席库尔后,他相信练健美是强身健体的好点子,因而萌生了练健美的兴趣。他开始刻苦而持之以恒地练习健美,他渴望成为世界上最结实的壮汉。三年后,借着发达的肌肉,一身似雕塑的体魄,他开始成为健美先生。

  在以后的几年中,他囊括了欧洲、世界、全球、奥林匹克的健美先生。在22岁时,他踏入了美国好莱坞。在好莱坞,他花费了十年,利用在体育方面的成就,而一心去表现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终于,他在演艺界,声名鹊起。当他的电影事业如日中天时,女友的家庭在他们相恋九年后,也终于接纳了这位“黑脸庄稼人”。他的女友就是赫赫有名的肯尼迪总统的侄女。

  婚姻生活恩爱地过去了十几个春秋。他与太太生育了四个孩子,建立了一个“五好”的典型家庭。2003年,年逾五十七岁的他,告老退出了影坛,转为从政,成功地竞选成为美国加州州长。

  他就是·施瓦辛格。他的经历让人记住了这样一句话: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关于兴趣的名人故事3:陈景润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着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因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下一页更多关于兴趣的名人故事

3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