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成功学>成功故事>

靠自己走向成功的事例

臻炜分享

  我们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导师,我们的成功全都得靠自己才能够完成!学习啦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靠自己走向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靠自己走向成功的事例篇1

  大学毕业时,拿了厚厚的简历在各个大城市跑招聘会。周围的同学皆佩服我,说像我们这样不知名的地方师范学院,也就是回小县城或者乡镇上,去教个中学,大城市的学校,想都不敢想,更不用说像我一样勇敢去应聘了。这样的话,我只当耳旁风,照样一家家地去跑,一次次地经受着招聘人的不屑和白眼。

  终于在其他同学都早早签了家乡中学的时候,北京一家中学的校长通知我去面试。已经习惯了漫不经心的问话,这个校长也不例外,看我进来,头也没抬地便问:“怎么没有听说过你们这个学校呢,是民办的吧。”我没有回答,只是反问道:“贵校是要招聘老师还是招聘名牌大学的名号呢?”他显然吃了一惊,很认真地抬头打量了我一下,随后看着自信满满的我笑道:“一个女孩子敢从东北闯到北京来,这边一定是有亲人吧?”我依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道:“我不需要倚靠别人的扶助,我只是欣赏我自己,相信我不比任何名牌大学的学生差,别人的褒或贬,我想对我个人,还有我的工作能力,并不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就是这样的一席话,终于让这个校长,点头通过了我。但也只是同意我留下来,在真正去工作的时候,他还是将“出身”卑微的我,安排到最差的两个班级里去。这两个班的学生,都是升学近乎一点希望都没有的差生,而且他们自己也自暴自弃,上课的时候能趴在课桌上睡觉,已经是最好的表现了。带这个班的老师们,也都是应付了事,因为校长已经明确表示,只要让这些学生不出什么意外地毕业走出去,就OK了,至于成绩,就不记入工作业绩了。有了这样的话,学生再怎么捣乱,老师们皆听之任之,只尽心去带好自己另一个好班。

  我这样一个刚毕业的老师,且是非名牌毕业的,当然只有教两个差班的份。也就是说,不论我怎么努力,我都不会像其他一起来的同事一样,有可以拿来炫耀的工作成绩。有好心的同事,劝我去找校长,说不管怎样,带一个好班总是可以的吧,要不,何时才能熬出头?而我,却什么也没说,像其他人一样,努力去向最优秀的老师看齐。

  困难当然是数不胜数。来自同事的同情和领导们的冷淡,就已让我孤单。而那些放纵不羁的学生,更让我头疼。常常会有学生拿搞怪的问题问我,或在我的课上,发短信、看小说、闲谈,甚至自由出入。我辛苦写的评语,他们看都不看。考试的时候明目张胆地拿出书来抄。在路上遇到了我,不喊老师却是嘻嘻笑着高叫美女。有许多次,自己被他们气哭,周围的同事只是不咸不淡地扔下一句“值得吗?”便埋头去统计学生的分数。但很庆幸,我没有放弃,也没有一味地拿学生的错误来折磨自己。我很执著地,一步步实施着自己的爱心策略,不只是单纯地教课,还与这些其实很可爱也很聪明的孩子们交心。我用行动真诚地告诉他们,命运把我们扔到最低谷,其实是对我们的一种恩惠,因为,我们再不会有往下落的痛苦,哪怕往上爬小小的一步,也是别人眼中渴盼着的进步。

  这些孩子的心,就这样一点点地被我打开。而且,在尝到成绩进步带来的欣喜后,开始将种种的坏习惯,艰难又极有韧性地抛弃掉。一年的努力,让这两个无人关心的班,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我教的语文,甚至超过了好班的成绩。

  这引起了校长的注意,他把我叫到办公室去,笑着问我,愿不愿意调到好班去?我摇头,笑着回道:“我是一个老师,教的是学生,而且,是能出成绩的学生,至于他们出身的好坏,基础的优劣,我想,不会是什么重要的问题吧?”

  半年后,因为出色的表现,我还是被调到了市中心的本校去。在那里,我文笔的优势开始发挥。我学会了用最少的时间、最得当的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我成了全校“小资”老师的代表,既能将学生带好,又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舒适且多姿多彩。我用周末的时间,给一家时尚杂志做编辑,采写北京城里,那些有着张扬写意人生的女子们。我用三年的时间,攒下一笔钱,买了一个30平方米的小房子,它正对着一个漂亮的花园,每天起床,我都会看到美好又新鲜的阳光洒满洁净的落地窗。再没有什么,能比这样处处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清晨,更让一个“京漂”的女孩子,无比幸福的吧?

  而那些在东北小小的县城里羡慕着我的同学,怕是怎么也不会想到,从不知名学校毕业的我,会在三年后,爬到这样处处看得到风景的高台上来。而我,在他们带羞淡淡嫉妒的惊讶里,只是会轻轻说一句:“我只是知道欣赏自己罢了。”

  靠自己走向成功的事例篇2

  2011年,对于今年57岁的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来说,绝对是不平凡的一年:美国纽约市将一条新建马路命名为“马友友路”,总统奥巴马还亲自为他戴上了象征着平民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

  马友友的父母都是毕业留美的华人,在华而街做经济研究员。从马友友一出生,父母就为马友友设计好了人生路线:做一位出色的经济人!马友友还没有学会讲话,他们就已经开始教认数字,所以马友友最先学会说的话并不是“爸爸妈妈”,而是“一二三……”,两岁时,他的父母就开始教他算术。马友友在一种受命式的努力中,机械地过完了自己的童年。读小学的时候,马友友是学校的“数学之星”,在许多数学竞赛中夺了大奖,马友友的父母、老师和同学都为他而开心,但马友友自己却觉得,这丝毫没有乐趣可言。

  有一个傍晚,天色不太好,马友友在放学路上怕被雨淋,就从一条非常偏静的小路上往家里跑,在一幢老房子院子外面,他听到了一种极为美妙的音乐,那流水一般优美的旋律很快吸引住了马友友。他停住脚步往院子里面看去,只见一位老人正在拉大提琴,那位老人拉提琴的神情无比陶醉,身体随着音乐而轻轻晃动,眼前的画面不禁让马友友轻叹了一声:“如果我能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该多好啊!”就在这一瞬间,马友友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并不是数学,而是音乐!

  没多久,那位老人发现了马友友,他走过来把马友友请进了院子,在演奏了许多美妙的曲子之后,还为马友友讲了许多关于音乐的动人故事,这一切,都使马友友完全迷恋上了音乐。那时候的美国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和补习班、兴趣班,而马友友的父母则把马友友放在了一个数学培训班里,可是马友友兴趣并不在这里,他时常“逃学”,溜到老人那里去听音乐,学拉大提琴。结果不难想像,他的数学成绩在下降,很快,他的父母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于是把马友友叫到身边来说:“以前的事情,只要你改正就行了,以后,你一定要用心学好数学!”

  “为什么一定要学习数学?”马友友反抗说,“我并不喜欢数学!”

  “你只有学好数学,才能和我们一样做一位出色的经济师,甚至可以比我们更出色,成为一位伟大的数学家!”马友友的父母告诉他说。

  “为什么一定要和你们走同一条路呢?我觉得音乐是最能让我开心的东西,而且我认为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得更好,那样我会更开心!”马友友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之路一定要自己来把握方向,绝不能让他人来操纵,哪怕是父母。

  从那以后,马友友就经常去那位老人那里学习音乐,不久后,他的父母终于被他的坚持打动了,替他在一个音乐培训班里报了名。任何人一旦做起真正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进步都是特别快的,到中学毕业的时候,马友友就在曼哈顿得了全市学生音乐会的一等奖,并前往哈佛大学就读。也就在这些时候,他的音乐名声逐渐大了起来,许多重要的交响乐团以及包括钢琴家伊曼纽尔?艾克斯在内的音乐大师都向他发来邀请,与他一起演奏和表演。

  在之后的多年里,马友友在音乐路上探索不断、一路向前,多次受到白宫邀请演奏音乐,而且还多次获得“唐大卫奖”和“格莱美奖”,成了一位名震国际的音乐大师!2006年,马友友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使;2011年2月15日,马友友德国默克尔、美国前总统老布什、“股神”巴菲特一起,接受了由美国总统奥巴马新自颁发并戴上的象征着平民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

  当晚,戴上总统自由勋章后的马友友无比感慨地说:“自己的人生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们自己,行走在自己铺设的人生轨迹上,一定是最开心最能取得成就的!”

  靠自己走向成功的事例篇3

  毫无疑问,曾经的“跨栏王”刘翔一路跑来可谓顺风顺水,意气风发。

  13岁时他获得上海市少年田径锦标赛乙组冠军,19岁打破男子110米栏亚洲纪录,并打破和刷新了保持长达24年之久的11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以12秒91平了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2006年7月12日,他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金牌,并打破沉睡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2007年8月31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上,他又以12秒95获得冠军,从而成为首个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于一身的男子110米栏大满贯得主。

  然而,当古巴田径运动员戴伦·罗伯斯2008年6月13日在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跑出了12秒87,打破了刘翔创造的12秒88原世界纪录,人们满怀期望刘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罗伯斯一决雌雄卫冕冠军时,刘翔却因伤退出了比赛,冠军由罗伯斯夺得。

  雄鹰折翅,刘翔一下子从“神坛”跌落下来。懦夫!骗子!装病!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虽然大部分人满是宽容、同情和理解,但谩骂、质疑和轻视仍长期弥漫。

  其实,刘翔的脚伤已积重难返,北京奥运会前的一些比赛他是咬牙硬挺着的。在北京奥运会候场时他狠狠地用右脚踹墙壁,以痛止痛。在休息室里,师傅、指导和队医,三个人摁住他的脚,在他右脚跟腱处不停敲打,让疼痛处麻掉。当时他鬼哭狼嚎地叫,整个身体都在发抖,浑身直冒冷汗。

  这些情况外人怎能知道?期望愈高,失望愈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谁让你是英雄。

  接下来是治疗脚伤,远赴美国。

  他躺在手术台上,主刀医生克兰顿惊呼:“你是怎么坚持的?翔,你知道吗,跟腱处的伤势,就等于你的鞋底里藏着很多小沙子,你天天踩着他们训练、比赛,你,太不可思议了,你太幸运了,否则早就可能倒下了……”

  其实,刘翔本来早就要“倒下”,“刘翔加油”“刘翔哥哥加油”,及至“刘翔叔叔加油”,让他很感动,他不想让大家失望,所以他一直在勉强坚持。

  经过治疗和康复,2009年9月20日,黄金联赛上海站,刘翔以13秒15拿到亚军,但他心中的那口气还是顺不过来。他认为自己再也无法进一步突破了:“我脚不行了,我不想比赛了,我只想混到退役算了……” “我们也不要求你太多,你还年轻,要学会珍惜。你现在退役我们也没意见,但是这个结,只有你自己去解开。你要记住,人的一生要跨过无数的栏,你现在所经历的只是其中的一个……”

  那一夜,父子俩泪眼相对。父亲的这些话,刘翔牢牢地铭记在心间。

  2010年5月23日晚,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刘翔只跑出了13秒40,名列第三,甚至还排在史冬鹏之后。

  对此,刘翔并不沮丧。他深知,他最大的对手是自己,他现在不是在和别人比,是在和自己跑。于是,他与师傅孙海平开始了一段从零开始的真正复兴。他们又两次赴美进行康复治疗。20多天的美国训练,刘翔瘦了8斤。之后是科学的、系统的、大剂量的训练,刘翔也跑到过13秒以内。师傅说,“重夺世界冠军,这不是白日做梦”。

  2010年11月24日,经过27个月的沉寂和洗礼,在第16届亚运会上,刘翔有保留地以13秒09打破110米栏亚运会纪录实现三连冠,外界齐声高呼“王者归来”。刘翔说,这枚金牌,这个成绩,意义非凡,不亚于雅典奥运会的那枚金牌。刘翔豪气十足地向罗伯斯下战书,要把世界纪录抢回来。

  人生是在跨栏,只有鼓足勇气、豪情满怀地跨越挫折、失败和心灵障碍的栏架,才能跃上辉煌之巅。

    342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