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作品(2)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者及作品盘点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授奖词:因为对权力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个人的抵抗、反抗和失败给予了犀利的叙述。
作者简介: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及诗人。略萨创作过小说、剧本、散文随笔、诗、文学评论、政论杂文,也曾导演过舞台剧、电影和主持广播电视节目还从事过政治工作。诡谲瑰奇的小说技法与丰富多样而深刻的内容为他带来“结构写实主义大师”的称号。
▶ 代表作:《世界末日之战》
作品简介:《世界末日之战》是略萨第一部写秘鲁之外国家的作品,是在历史事实基础上进行的文学虚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热情激荡的一八九〇年的巴西形象---一个从君主制向共和制过渡的形象。”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
授奖辞:专注于诗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图景。
作者简介: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953年8月17日生于罗马尼亚蒂米什县一个农民家庭,村庄以德语为通用语言。1982年,处女作短篇小说集《低地》出版。1987年与丈夫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移居西德,现常居柏林。赫塔·米勒曾多次获德国的文学奖项,200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代表作:《低地》
作品简介:短篇小说集《低地》是赫塔·米勒的处女作,带有自传成分。小说集讲述了巴纳特施瓦本地区(主要居住着德裔罗马尼亚人)艰苦的农村生活。从孩子的视角反映了人们精神的狭隘和日常生活的残酷。小说经审查删节后,1982年在布加勒斯特出版。从《低地》开始,作者就运用一种独白的声音,诉说她在这片灰暗乡间成长的经历。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让·马·居·勒克莱齐奥
授奖辞:一个集背叛、诗意冒险和感性迷狂于一身的作家,探寻文明支配下的边缘人性。
作者简介:勒克莱齐奥全名让-玛丽·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1940- ),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当代法国文学的三颗明星。他作品中的最大特色是一种跨地域、跨文化的兼容并蓄,这与他七岁时与家人前往非洲尼日利亚度过童年时光,随后前往英国读大学,最后回到家乡法国尼斯文学院深造的经历有着脱不开的关系。而成为作家后周游世界的经历,更是使他深入了解了各种文化冲突,以及对社会边缘人的关注。这也直接催生了勒克莱奇奥对遁世题材作品的热衷。1963年,勒克莱奇奥在进修硕士学位期间,他的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出版,当年即入围法国文学最高奖“龚古尔”奖,并成功获得法国重要文学奖勒诺多文学奖,一举成名。1980年,他的小说《沙漠》获得法兰西文学院颁发的保罗·莫朗文学奖。1994年,勒克莱齐奥被法国著名文学月刊《读书》评为“在世最伟大的法语作家”。2008年10月,获诺贝尔文学奖。
▶ 代表作:《诉讼笔录》
作品简介:长篇小说《诉讼笔录》是法国著名文学家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在该作品中,主人公亚当·波洛被塑造成探求人类原始真善美的形象。在当下的社会,道德缺失,存在黑暗,人们迷失了思想的方向、得不到心灵的归宿。因此,亚当·波洛想要改变社会现实,他用自己独特的方法也就是他自己的想法来进行斗争。《诉讼笔录》通过对现代文明和现代生活的控诉和诉讼批判人类中心主义,揭示人类的生态本性和家园守望。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
授奖辞: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她的史诗性的女性经历。
作者简介:四十年来被尊为女权偶像人物的英国文学老祖母,与伍尔芙并称“双星”。 数次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布克奖提名。 1919年生于伊朗,幼年度过了一战后有如毒气弹下的生活。 十五岁因眼疾辍学,改以自修方式遍读文学,后来做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曾两次结婚并离异,1949年携幼子移居英国,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稿。该书不久以《野草在歌唱》为题出版,使莱辛一举成名。 1962年,代表作《金色笔记》推出,作为极易引起争议的鸿篇巨制,成为其摘得诺贝尔奖桂冠的最充分理由。
▶ 代表作:《金色笔记》
作品简介:这是一本“自由女性”安娜的成长纪录,由一个故事、五本笔记构成。黑、红、黄、蓝四色笔记,一个不安灵魂的四道反光:黑色代表她的作家生活,红色代表政治生活,黄色代表爱情生活,蓝色代表精神生活。而金色笔记,则是一种哲理的表述,一个生活的总结。它的多彩反映着主人公迷乱失重的灵魂。通过这部“跨国度的百科全书”,莱辛图解了整个表面平平淡淡,骨子里混乱无序的世界。每部分之间依次插入黑、红、黄、蓝四种笔记,涉及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与男女间的爱情,兼具感性与知性。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金色笔记》为“一部先锋作品,是二十世纪审视男女关系的巅峰之作”。
2006年
获奖人:奥罕·帕慕克
代表作:《白色城堡》、《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等。
授奖词: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2005年
获奖人:哈罗德·品特
代表作:《看房者》、《生日晚会》、《归家》
授奖词: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
2004年
获奖人: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代表作:《利莎的影子》、《美好的、美好的时光》、《钢琴教师》
授奖词:她小说和剧本中表现出的音乐动感,和她用超凡的语言显示了社会的荒谬以及它们使人屈服的奇异力量。
2003年
获奖人: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代表作:《耻》
授奖词:“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
2002年
获奖人:凯尔泰斯·伊姆雷
代表作:《无法选择的命运》
授奖词: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划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
2001年
获奖人:维·苏·奈保尔
代表作:《神秘的按摩师》、《米格尔大街》、《河弯》、《岛上的旗帜》、《超越信仰》、《神秘的新来者》
授奖词:通过“敏锐而真实”的文学笔调向世人展示受压抑的历史现实。
2000年
获奖人:高行健
代表作:《灵山》
授奖词: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1999年
获奖人:君特·格拉斯
代表作:《铁皮鼓》
授奖词:其嬉戏之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
1998年
获奖人:若泽·萨拉马戈
代表作:《里斯本围困史》、《失明症漫记》、《修道院纪事》
授奖词:由于他那极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
1997年
获奖人:达里奥·福
代表作:《喜剧的神秘》、《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死亡》、《我们不能也不愿意付钱》、《大胸魔鬼》
授奖词:其在鞭笞权威,褒扬被蹂躏者可贵的人格品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与中世纪《弄臣》一书相媲美。”
1996年
获奖人:希姆博尔斯卡
代表作:《我们为此活着》、《向自己提出问题》、《呼唤雪人》、《盐》、《一百种乐趣》、《桥上的历史》、《结束与开始》
授奖词:由于其在诗歌艺术中警辟精妙的反讽,挖掘出了人类一点一滴的现实生活背后历史更迭与生物演化的深意。
1995年
获奖人:谢默斯·希尼
代表作:《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通向黑暗之门》、《在外过冬》、《北方》、《野外作业》、《苦路岛》、《山楂灯》、《幻觉》
授奖词:由于其作品洋溢着抒情之美,包容着深邃的伦理,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奇迹。
1994年
获奖人:大江健三郎
代表作:《个人的体验》
授奖词:通过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把现实与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绘现代的芸芸众生相,给人们带来了冲击。
1993年
获奖人:托尼·莫里森
代表作:《所罗门之歌》
授奖词:其作品想象力丰富,富有诗意,显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1992年
获奖人:德里克·沃尔科特
代表作:《西印度群岛》
授奖词: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是其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
1991年
获奖人:内丁·戈迪默
代表作:《七月的人民》
授奖词:以强烈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周围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其史诗般壮丽的作品,对人类大有裨益。
1990年
获奖人:奥克塔维奥·帕斯
代表作:《太阳石》
授奖词:他的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
1989年
获奖人:卡米洛·何塞·塞拉
代表作:《为亡灵弹奏》
授奖词:带有浓郁情感的丰富而精简的描写,对人类弱点达到的令人难以企及的想象力。
1988年
获奖人:纳吉布·马哈富兹
代表作:《街魂》
授奖词:他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
1987年
获奖人:约瑟夫·布罗茨基
代表作:《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
授奖词: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或是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及浓郁的诗意。
1986年
获奖人:沃莱·索因卡
代表作:《雄狮与宝石》
授奖词:他以广博的文化视野创作了富有诗意的关于人生的戏剧。
1985年
获奖人:克洛德·西蒙
代表作:《弗兰德公路·农事诗》
授奖词:由于他善于把诗人和画家的丰富想象与深刻的时间意识融为一 体,对人类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描写。
1984年
获奖人: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
代表作:《紫罗兰》
授奖词:他的诗富于独创性、新颖、栩栩如生,表现了人的不屈不挠精神和多才多艺的渴求解放的形象。
1983年
获奖人:威廉·戈尔丁
代表作:《蝇王·金字塔》
授奖词:具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以及虚构故事的多样性与普遍性,阐述了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
1982年
获奖人: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代表作:《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授奖词: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1981年
获奖人:埃利亚斯·卡内蒂
代表作:《迷茫》
授奖词: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
1980年
获奖人:切斯拉夫·米沃什
代表作:《拆散的笔记簿》
授奖词: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冲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状态。
1979年
获奖人:奥德修斯·埃里蒂斯
代表作:《英雄挽歌》
授奖词:他的诗,以希腊传统为背景,用感觉的力量和理智的敏锐,描写现代人为自由和创新而奋斗。
1978年
获奖人: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代表作:《魔术师·原野王》
授奖词: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既扎根于波兰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1977年
获奖人:阿莱克桑德雷·梅洛
代表作:《天堂的影子》
授奖词:他的作品继承了西班牙抒情诗的传统和吸取了今天流派的风格,描述了人在宇宙和当今社会中的状况。
1976年
获奖人:索尔·贝娄
代表作:《赫索格》
授奖词:由于他的作品对人性的了解,以及对当代文化的敏锐透视。
1975年
获奖人:埃乌杰尼奥·蒙塔莱
代表作:《生活之恶》
授奖词:由于他杰出的诗歌拥有伟大的艺术性,在不适合幻想的人生里,诠释了人类的价值。
1974年
获奖人:哈里·埃德蒙·马丁逊
代表作:《露珠里的世界》
授奖词:他的作品透过一滴露珠反映出整个世界。
获奖人:埃温特·约翰逊
代表作:《乌洛夫的故事》
授奖词:以自由为目的,而致力于历史的、现代的广阔观点之叙述艺术。
1973年
获奖人:帕特里克·怀特
代表作:《风暴眼》
授奖词:由于他史诗与心理叙述艺术,并将一个崭新的大陆带进文学中。
1972年
获奖人:亨利希·伯尔
代表作:《女士及众生相》
授奖词: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
1971年
获奖人:巴勃鲁·聂鲁达
代表作:《情诗·哀诗·赞诗》
授奖词: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
1970年
获奖人: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代表作:《癌病房》
授奖词:由于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籍著它,他继承了俄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
1969年
获奖人:萨缪尔·贝克特
代表作:《等待戈多》
授奖词: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
1968年
获奖人:川端康成
代表作:《雪国·千只鹤·古都》
授奖词: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特质。
1967年
获奖人: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
代表作:《玉米人》
授奖词:因为他的作品落实于自己的民族色彩和印第安传统,而显得鲜明生动。
1966年
获奖人:奈莉·萨克斯
代表作:《逃亡》
授奖词:因为她杰出的抒情与戏剧作品,以感人的力量阐述了以色列的命运。
1966年
获奖人: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
代表作:《行为之书》
授奖词:他的叙述技巧深刻而独特,并从犹太民族的生命汲取主题。
1965年
获奖人: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
代表作:《静静的顿河》
授奖词:由于这位作家在那部关于顿河流域农村之史诗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与艺术热忱——他籍这两者在那部小说里描绘了俄罗斯民族生活之某一历史层面。
1964年
获奖人:让·保罗·萨特
代表作:《词语》
授奖词: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
1962年
获奖人:约翰·斯坦贝克
代表作:《人鼠之间》《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
授奖词:通过现实主义的、寓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观察。
1961年
获奖人:伊沃·安德里奇
代表作:《桥·小姐》
授奖词:由于他作品中史诗般的力量——他籍著它在祖国的历史中追寻主题,并描绘人的命运。
1960年
获奖人:圣琼·佩斯
代表作:《蓝色恋歌》
授奖词:由于他高超的飞越与丰盈的想象,表达了一种关于如今这个时代之富于意象的沉思。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者及作品盘点>>>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