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成功是什么定义(2)
我的台湾游记,是在拒了15家出版社之后才最终签出去,因为他们答应我,保留所有的文字和感情;我的85后职场励志书,是在拒了全国近20家出版社之后才等来了版税不高,但最终理解我的编辑。我就坐在家里安静的等,不慌不忙的签,不悲不喜的看着每一步都在往我想要的方向靠近。这其中的每一次动作,我都异常的平静,因为这本来就是我的东西。
如果我只是想要钱,想要销量,想要这些很物质化的东西,也许我会为此早早签出了好几本,或者目前正在家里算每本书能带来的钱是多少。如果不如意,似乎还应该和出版社论个价!毕竟提高点版税百分比并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儿。可是我的内心里一直在抗拒,不明原因的抗拒,我到底在等待什么?
我特别感谢4月28日在台湾上市的《从北京到台湾,这么近那么远》台湾版,因为在从年后交稿,到即将出版,我看到了台湾出版社一行人给我带来的所有感动。她们高效,从收到稿子到上市只有两个月;她们温暖,中途写卡片给我,鼓励我耐心等待,谢谢我的配合;她们努力,半夜十点还回复我的邮件;她们为我着想,帮我努力去办各种麻烦的事情。跟天下出版社的合作,让我很真切的感到一种“被尊重”。这种感觉所带给我的幸福和安心,大大超越版税高低的问题。今天安安问我,是否计算过这本书第一次付款会给我多少钱,以及我应该用哪种方法避开国际跨行转账的手续费的问题,其实我都不知道。我就是那么那么很信任的把一切都交给了出版社,因为他们交给我一种很有“价值”的做人做事的积极态度,这种信任的感觉,放心踏实的愉快感,诚心诚意的满足感,也许就是我一直在等待的感觉吧。
当然,除此以外,我因为第一本小书的在台出版,了解了台湾和大陆出版社的不同,了解台湾人的做事方式,第一次开自己的签售会,第一次因为一本书而去很远的地方面对媒体,第一次被人安排好所有行程,还有就是第一次给很多一年来喜欢我的台湾朋友们大大的拥抱!每次想起这些,就觉得心里特别温暖,而且特别有趣。一年后的今天,用另外一种方式重新踏上原来的那片土地,盐酥鸡还会在原来的摊位吗?
有时候我很后怕的想,倘若一年前我稍加努力的编出一个跌宕起伏的职场小说给你们看,现在我是否能揣着一点点版税的钱,安安心心的睡觉,还不用担心被你们骂?
我终于想明白了,“做自己”,就是追求那些真正能让内心真正满足的事情,这些事情让你感到被尊重,被认可,让你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无所不在。而做自己,首先就是一种成功,因为你需要很坚持的内心去抗拒周围的干扰,而每一次被打击之后的继续坚守,会让你的内心不断强大,变得愈发无坚不摧,变得愈发“不要脸”。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坚持,等来或者换来了对方的接受。然后,你赢了!
当然,很多人会讲,在中国做自己很难。可是我历数我25年的生命,我却觉得,难是因为没有坚持。你不应该坚持到底,而是应该坚持到顶!
金钱,只能让人感受到被某一个支点撬起的干枯感;而无所不在的价值感,才会让你有一种被萦绕的感觉,而这种萦绕你的东西,会让你感到幸福与美好,安心与真诚,或许,这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