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成功学>成功的作文>

以性格决定命运为题作文800字范文

臻炜分享

  我认为“性格决定命运”中的“性格”背后的含义是很深广的,它不仅仅是气质倾向(内向或外向),更多的是一个人的个性、情感、素质、修养及人格等的综合体。学习啦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以性格决定命运为题作文800字,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以性格决定命运为题作文800字篇1

  在中国文学史上,建安文学以其崭新而爽朗的风格备受后世关注。以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和七子为代表,各位作家成就非凡,各领风骚。其中最负盛名者莫如曹植。曹植,为曹操第四子,曹丕同母弟,累封为陈王,谥为“忍”,世称陈思王。曹植文学才华在其兄曹丕之上,政治才干却比不上,加上性格的率性纯真,导致在政治斗争的失败,开始其后生的颠沛生活,报国无门,郁郁而终,可以说,是他“不自雕励、任性而行”的性格酿成了他的悲剧。

  曹植生于汉献帝初平年间,时值天下大乱,植自幼随父转徙于军旅,如其自言是“生乎乱,长乎军”。他亲历战乱,接触了广阔的社会现实,为其创作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素材。建安年间,曹操逐渐统一了中原,他网罗了不少文学之士,为文学的发展提供方便。曹植在这种文学氛围中极大地发展了自己的文学才能。以建安为界,他的创作分前后期,前期宽闲安逸,后期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这完全与其性格分不开的。

  曹植曾是一富贵公子,过着斗鸡走马、宴饮无暇的糜烂生活。《斗鸡篇》里说:“长宴坐戏客,斗鸡观闲房。”可以说是整日无所事事。《名都篇》有:“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揪间。”不过他并没有完全沉迷在这种整日斗鸡走马的把戏里,前期有些诗篇可看出积极进取之精神,如《白马篇》描写渴望征战沙场,为国捐躯的英雄精神。有些则有慷慨之气,如《赠丁仪》。雅好慷慨为当时建安风气,不独曹植有。这与当时天下大乱人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多而快,慷慨豪迈的情绪四溢,加之曹操这个活样板的榜样力量,时人渴创一番事业。这也是曹植念念不忘去上表自试,望能一展政治抱负的原因之一。

  建安前期,曹植因才干与文学造诣的不凡得到曹操的宠爱。当铜雀台建成时,曹操让各子作赋,“植援笔立成”,一下子引起曹操的注意,“异之”。“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曹操因此想立曹植为继承人,认为他是“最可定大事”,对他寄以很高的期望。本来,如果按此照样发展,他会接替曹操之位。但是,偏偏他的诗人的纯真率性慢慢为曹操所看不惯,失掉了宠爱,并招来曹丕对他的猜忌。

  曹操爱惜文才,这从他网罗各文人学士于府中和到大漠去赎回蔡文姬可看出来。但是,作为政治家、军事家,他更看重政治品质。他不愿意他辛苦一生的江山拱手让人。他逐渐发现了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等坏毛病。作为诗人,曹植的做法和性格无可厚非,常人会认为此乃诗人之特殊。但作为政治家的继承者,太不稳重,易授人话柄,难以服众。

  有以上的缺点,在曹操眼中已失掉资本,即使没有曹丕的“以术相倾”,抬高自己,贬低曹植,曹操也不会考虑把王位传给曹植。加上善于机心的曹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收买人心,致使宫人左右纷纷为他说好话。曹操逐渐把天平倾向曹丕也是必然的。曹丕这一手段后来为隋炀帝所效仿,同样是铺平了通往皇座之道路。不同的是杨勇终于没能逃出生天,曹植则保全了性命。

  曹植空有政治抱负而无政治头脑,在失掉父亲的宠爱后仍不自知,继续任性罔为,不自雕励。如有次他居然私自“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这显然是不按制度而为!已经触犯了“王法”,使原先认为曹植是“儿中最可定大事者”的曹操大为恼火,彻底改变了对曹植的看法。

  大概是想对曹植作个警告,也提醒下属们别忘了自己的本分,曹操杀了曹植的得意谋士杨修。在《三国演义》里,杨修一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宣言,猜透了曹操心事。让曹操感受到威胁,借动摇军心的罪名把杨修的头挂到营门上去。曹植深受震动。此时此刻,曹植已失去父亲的信任了。

  曹丕趁机落井下石。当曹操派曹植带兵去救被关羽围困的曹仁时,曹丕在曹植将行前“逼而醉之”。曹操要召见曹植,醉到成泥的曹植当然不能接受命令,这无疑让曹操对曹植的坏印象又加了几分。曹植的缺乏政治头脑于此又见一斑。

  曹丕称帝后,对曹植的猜忌加深,老想找机会杀掉心头大患。一次,他苛刻地要求曹植七步成诗,故意刁难。曹植作《七步诗》:“煮豆燃斗箕,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以箕豆相煎喻骨肉相残,内中有无限感伤,其实又是对曹丕的冷嘲热讽。最后,如果没有太后的维护,估计曹植亦难逃大难。因为以曹丕的为人和能力,要在诗中找点什么破绽,不是什么难事。

  从此,曹植诚惶诚恐,屡次遭贬,四处迁徙,生活困顿。但肉体所受之苦比不上心灵创伤之苦。黄初四年,诸侯王入京朝见皇帝,任城王曹彰突然死了,死得不明不白;与白马王同归藩地又遭有司横加干涉,兄弟间生离死别,倍感凄酸。《赠白马王彪》说“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对兄长曹丕仍有所保留,一来环境险恶,二来内心仍存在幻想,那种对骨肉亲情的幻想。在黄初三年写的《洛神赋》,就表达了美好愿望幻灭的失落、伤心和苦闷,有冤无路诉。

  在其侄曹睿在位时,曹植仍没有放弃“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的努力,先后上《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陈审举表》。言词激切,发夫至诚。在经历了曹丕的铁笼统治后,曹植的思想虽有含蓄一面,但对其侄,又露出其率性一面,尽管不如以前的“任性而行”,有点兵行险着之感。或许是想来个激将法之类。可惜曹睿并不在意,于是曹植只得怅然绝望而死。

  曹植的一生,勋绩在翰墨、赋辞之中,有远大政治抱负,却受自身性格所困,率性而行,结果是葬送了自己。

  以性格决定命运为题作文800字篇2

  我认为“性格决定命运”中的“性格”背后的含义是很深广的,它不仅仅是气质倾向(内向或外向),更多的是一个人的个性、情感、素质、修养及人格等的综合体。

  实际上一个人的大部分性格在出生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人的性别、血统、出身、智商、天赋、身高及像貌等等基本上是由其父母决定的,出生后他的父母对他是否关爱,家庭环境是否和谐稳定,父母对他的启蒙教育是否得法,童年的生活是否快乐,是否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环境、工作环境、受教育程度、他所交往的朋友是哪种类型,所交往的各种人是哪种圈子,是否有特殊的经历,读过哪些书,个人爱好,婚恋经历和职业生涯是否顺利等等。以上这些先天和后天的种种因素造就了一个人现在的“性格”:除了个性、情感、素质、修养、人格等,还包括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学习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心理承受力、自我调控能力、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和伦理道德观、价值取向、人生目标、需求层次等等。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的父母和他后天的经历以及他所处的外部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这种“性格”也就基本注定了一个人的未来命运。(他有可能会在某一时间某一领域获得成功,但这并不代表他的整个命运会有根本的改变)。

  做学生的时候,我一直天真地认为一个人的命运至少有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工作后越来越发觉,作为一个小小的个人,改变个人生活可能是容易的,却无法改变所处的生存环境。哪怕是一个心目中理想的环境,过了不久也会发现一个同样的问题:这个环境总有它不完美、不合理,甚至是丑恶、黑暗的一面。人是生活在限制中的,除了欲望之外,一个人的学识、能力、智慧甚至是想象力等都是有限的,因此命运基本被限定了。

  我想多数的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在刚走入社会时,一定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想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实现心中美好的理想。几年之后结果怎样呢?一帆风顺、平步青云的毕竟是少数,暂时没成功的可能会陷入困惑、茫然、彷徨、无奈,甚至一蹶不振、自暴自弃、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甚至堕落下去。作为一个普通人是无法改变自己的环境的,只能被动地接受和适应。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自有它的道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接受宿命论。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假定“性格决定命运”是成立的,那么改变性格就能改变命运。性格能改变吗?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只是实在太难,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各种不同环境的磨砺。

  虽然我的性格基本上属于那种不太张扬,习惯安安静静做事,有时候还能沉得住气的,同事朋友都称我为慢性子,但实际我是属于那种心里暗自急型,只有长时间深入了解我的人才能真正发现。同一般的年轻人一样,自己总想着寻找做事的捷径,想投机取巧,这种浮躁的心绪能慢慢消磨你的意志,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偶尔逼自己静下心来,耐心一下,事情反而顺然解决了。“雄心的一半是耐心”。还有一点年轻人的通病就是喜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妄加评论,好高骛远,觉得自己懂得好多,爱炫耀,虽然我嘴上讲得不多,其实心里也有这种想法,其实不了解的事枉加评论,反而会暴露自己的缺点,让人家看清你,应当学会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说适当的话,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些想法和做法的改变,也许正是我性格转变的过程。

  我想一个人最主要的是要了解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做该做的事,不断地超越自我,人是应该怀有激情与梦想、抱负和信念的,应该时刻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和准确地把握。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自己就非常积极,突然会有一股劲,想要超越自己和周围的人,急于想做出一些成绩来,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当一大堆日常的工作扑面而来的时候,自己就手足无措了,为了应付这些琐碎的事,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开始的理想和信念就不知不觉被抛到十万八千里以外了。久而久之,剩下的就是知足长乐、随遇而安、乐天知命了。我想,最完美的是把两者结合起来,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点。把实现愿望当作快乐,把未能实现当作动力呢,不断提醒自己,激励自己,要克服懒惰思想,磨练出最合理的性格,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命运。这样努力了,我想,即使命运不是最好的,自己也可以对得起自己了。

  面对着这个纷繁复杂、充满诱惑的世界,如何能时刻保持心理平衡、心态平稳、心境平和,我想只要能充实头脑,把握自我,珍惜现在,.一个人短暂的一生也可看作一种瞬间的永恒。平衡点就在自己心中!

  以性格决定命运为题作文800字篇3

  当我的头颅离开我身体的那一刻我看到了所有人的表情:面带着皎洁微笑的杨仪,姜唯.满脸泪痕挥刀砍向我的马岱,以及所有士兵们睁大了眼睛吃惊的样子.但他们没有发现我始终是微笑着的,因为我知道这一天早晚会到来,也就是说我的命运因为我的性格早已经被决定了.

  没错 !我就是魏延!那个在几千年以后人们一直在争论斜出子午谷是否正确,是否真的有勇无谋,是否真的脑后有反骨的蜀汉大将.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你们永远不可能知道事情的真相,就象统治者在国内矛盾日益严重的时候会制造一个事件把整个民族的不满和仇恨转移在那个事件上一样.你们都被颠了.众所周知: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不是人民来书写的.

  时间公元234年 地点 南郑 距离我那一生的朋友和敌人被后世传为智慧象征的诸葛亮死后一个礼拜.我的头被马岱砍落在了地上.

  公元XX年.那年我24岁,刚从襄阳回到长沙不久,正拎着自考大专文凭到处找工作,其实我很想留在襄阳但你知道襄阳作为当时整个荆襄地区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所有的人才和文化精英都集中在那以我这样能力的人是很难在那里立足的.况且还有嘲笑没有当地户口的老太太,晚上走在路上会挨闷棍,恶劣的沙尘暴以及接近40度的高温.最主要的是操蛋的暂住证问题,要知道前几年有一个叫弥衡的很有名气的行为艺术家只在江夏的广场上坐了一会就被稽查人员当流民抓走了最后不名不白的死了,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社会震动,以至于当时荆襄地区的统治者刘表不得不下令暂时取消了暂住证来平息人民的愤怒.其实刘表这个人我还是有点了解的.喜欢拿民主当幌子,其实是个喜欢附庸风雅的伪君子.当然这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现在的襄阳姓曹.一个当今天下最有势力的军阀.但要记住:不管谁当头头统治阶级永远是统治阶级,他不可能为人们的利益找想,统治阶级更想把所有的人民当做傻子以维护他门的利益.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永远是对立的.

  当你在24岁的时候每天都会是战争.这句话谁说的我忘了,但是我现在深有体会.在此之前我是一个瘦子,有1.85米的身高,每天低着头走路.念了一点书.留着半长不短的头发.说话声音象闷钟一样,着急了还磕巴。没有向其他人那样把头发包起来..以为自己NB的不行了把所有人都当SB.后来我才发现其实NB和SB其实真的很接近,一个人如果NB大了就会显的很SB.这点很重要.

  认识黄忠那天其实很巧合,我正被用人单位无数次的拒绝而恼羞成怒来到公园找棵大树发泄的时候正好看见一个60多岁的老头在一招一式的练刀法.那口刀足有60公斤.我被震惊了.

  你知道我当时的表情:流着哈喇子睁大了眼睛手里的烟灰有半节长,就这样看着他练完了一套刀法...后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我狠拍了这个骄傲的听不了别人说不的老头的马屁利的混到了韩玄的政府机关当了一个小职员。期间几次因为性格的原因想辞职不干但最后都被理智战胜了。我想说的是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次机会,倘若你抓住了一次你的命运就会随之改变。我还是我!只不过从一个拎着毕业证到处找工作碰壁的待就业青年变成了在政府机关吹牛拍马的待发展青年。但无论怎样!人的性格永远不会改变,也就是说在你出生的那天你的命运就因为你的性格被决定了。一个强大勇猛的外表之下是一个脆弱,敏感,自卑的性格。

  这让我想起来了多年以后黄忠在接到征伐东吴的调令的时候对我说的那句意味深长话:文长,这就是命运。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他。你我二人的命运早以不在咱们自己手中了,有些是人为的,但有些是你的性格决定的。

  二个月后传来了黄忠死在战场上的消息。

    3486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