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梦荧分享

高一地理确实是不简单,但它是高中地理中最基础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最需要巩固的一部分,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1、【岩石分三大类】

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

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①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

②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③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

④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

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①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

②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

①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②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

③锋面气旋。

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

①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

②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

(3)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

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

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

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

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高一地理上学期练习册试题

【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2014年11月1日,载人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我国探月工程三期载人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图为工作人员对返回器进行现场检测。21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人类的美好愿望将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右图为载人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可发现其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其形成类似于以下哪种事物?

A.彗星B.流星C.极光D.卫星

2.月球的表面环形坑给人类深刻印象。下列因素中,影响月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的能量B.地球的引力C.陨石的撞击D.太阳风侵袭

3.如果科学家未来在月球表面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其利用的月球表面特殊条件是

A.无重力B.超高温C.低辐射D.高真空

下图是太阳系局部图,据此回答4~5题。

4.图中目前已知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

A.①B.②C.③D.④

5.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表明该探测器已经离开了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6.2014年11月1日这一天,下列我国城市昼最长的是

A.长春B.北京C.上海D.广州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7~8题。

7.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成反比D.没有相关性

8.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进而影响地球植物的生长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9.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B.地球的球体形状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D.黄赤交角的大小

10.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大→小→大

C.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短D.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

11.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北京一中学生宿舍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应朝向:

A.东B.南C.西D.北

12.在设计安装平板太阳能集热板时,安装水平倾角(即太阳能集热板与与水平楼面的夹角)的城市是

A.拉萨B.北京C.广州D.海口

13.下列能源不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是

A.水能B.风能C.潮汐能D.煤炭

14.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太阳活动标志是

A.黑子B.日珥C.耀斑D.太阳风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宿营时,同学们把照相机固定,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得到的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的照片。据图回答15-16题。

15.图像最能反映出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流星运动D.恒星运动

16.某一遥远的恒星A在该日23:00位于图中的★位置,那么,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样位置时最接近的时间是

A.23:00B.22:56C.23:04D.21:52

17.北半球有一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一般会出现

A.南岸侵蚀大于北岸B.北岸侵蚀大于南岸

C.南岸堆积快于北岸D.南岸侵蚀、堆积都快于北岸

18.下列叙述,与地球生命形成无关的是()

A.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B.大气的热力作用

C.日地距离适中D.地球有一颗卫星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日该地昼长为16小时

B.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C.该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0小时

D.北京时间12点时该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值

20.该地的时区是

A.东二区B.西二区

C.东四区D.西四区

2014年第__届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在巴西里约热内卢(22°S、45°W)举办,开幕时间是2014年6月12日15:00(当地时间)开幕。牡丹江部分市民想看电视直播。根据相关知识回答21-22题

21.牡丹江市民观看开幕式直播的时间(北京时间)是

A.6月12日2时B.6月12日10时

C.6月13日2时D.6月13日14时

22.6月12至13日这两天,有关佛山与里约热内卢白昼长短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牡丹江市比里约热内卢白昼时间长,且牡丹江白昼13日比12日昼更长

B.牡丹江市比里约热内卢白昼时间长,但牡丹江白昼13日比12日昼稍短

C.牡丹江市比里约热内卢白昼时间短,且牡丹江白昼13日比12日昼更短

D.牡丹江市比里约热内卢白昼时间短,但牡丹江白昼13日比12日昼更长

23.若黄赤交角由现状23.5°变至25°,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A.北极圈内范围增大,南极圈内范围缩小

B.地球上太阳能直射的范围增大

C.北极圈出现的极昼天数增加

D.七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与夜长比值减小

“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甲为“‘嫦娥二号’卫星飞行轨道示意图”,图乙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不包含图甲所示天体系统的是()

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

25.“嫦娥二号”发射期间,地球位于图乙的()

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①之间

读下面四幅地球光照图回答26题。

①②③④

26.有关上面光照图,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②B.图中表示南半球冬至日的是②

C.图②和图④表示的是同一天D.图①和图④表示的是同一天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从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是

A.横波、纵波都变快B.横波、纵波都变慢

C.横波变快,纵波变慢D.横波变慢,纵波变快

28.下列关于地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B.岩石圈是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

C.地壳中有软流层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两部分

29.下列有关地球昼和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晨昏线与经线不可能重合

B.如果没有地球自转就不会有昼和夜的产生

C.地球上昼夜更替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生物形成了昼夜节律

D.地球上任何地点一天中昼和夜的时间之和都是12小时

30.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虚线为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方向)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下面“两分两至示意图”和“地球某一天光照图”回答问题(6分)

(1)当地球位于A处时,节气为;

(2)当地球如上述光照图状况时,这一天日期可能是:

A12月22日B6月18日C9月27日D6月22日

(3)光照图所示时间,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此时北京时间为点;该日佛山(23°03′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32.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

其中②属于作用;⑤属于作用。

(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其中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叫________岩,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成为的岩石叫________岩;

(3)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这类岩石具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具有________结构,二是可能含有________。

(4)花岗岩属于图中的__________;石灰岩属于图中__________。(填字母)

33.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叫做一个____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除外,各地角速度均为。

(2)自转线速度由于不同而有差异:,纬度越高,线速度越。

(3)当A地时间为6点时,图中与A地地方时相同的点有______和______。F地时间为_______点,图中与F地地方时相同的点有_____和_____。可见同一________上地方时相同。

(4)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赤道上某点相比,线速度卫星________地球;角速度卫星________地球。(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34.读下面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该图为北半球(节气)的太阳光照图。牡丹江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2分)

(2)图中,A、B、C、D、E五点中,自转线速度的是,E点的夜长是小时。(2分)

(3)此日正午太阳高度到一年中值的范围是,白昼时间达一年中最长的范围是,该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3分)

(4)该日,地球接近(近日/远日)点,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慢)。(2分)

【二】

一.单项选择题(25x2=50分)

读位于平原地区的我国南方某城市示意图,完成第1题。

1.20世纪90年代末与80年代初比较,该城市()

A.城区发展和交通建设受河流的影响越来越大

B.交通发展促使城区面积向东大规模扩展

C.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

D.老商业中心服务范围变小

2.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与该主题最为吻合的是

A.山水田园城市B.扇形C.多核心D.同心圆

3.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世博园园区内建有展馆,但各展馆的建筑风格迥异,这主要体现了

A.地域文化的差异B.经济水平的差异

C.科技水平的差异D.国家政策的差异

4.在人口增长模式的改变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

A.出生率的上升B.出生率的下降C.死亡率的上升D.死亡率的下降

5.人类历出现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因为()[

A.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人口政策

B.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自然环境不同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人口增长模式向“低低低”型的转变

B.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C.全世界总体上人口增长模式已处于“现代型”阶段

D.发达国家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发展中国家属于“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

7.欧洲人口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

A.工业化水平高,环境污染严重B.纬度偏高,气候湿冷

C.人口流动频繁,意外伤害突出D.人口年龄结构为老年型

8.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为()

A.工业革命以前B.农业革命以后C.“一战”以前D.“二战”以后

读图(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完成6~7题。

9.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属于下列哪

种情况()

A.①模式B.②过渡

C.③模式D.①向③过渡

10.模式③容易造成的主要问题是()

A.公共设施严重匮乏

B.劳动力缺乏

C.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D.环境压力大

读右下图回答

11.某年某国第X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00万人,

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65岁以

上人口的比重约是()

A.36%B.46%C.26%D.16%

12.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

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

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

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

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

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据此,我国的人口政策于近年实行了

A.“一孩半”政策B.“一个太少,三个太多,两个刚刚好”的政策

C.“单独”二孩政策D.“双独二孩”政策

13.不属于环境人口容量特征的是:()

A.相对性B.警戒性C.合理性D.临界性

14.下列地区在国际人口迁移中,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的是()

A.北美B.亚洲C.欧洲D.拉丁美洲

15.目前发达国家国内人口迁移的形式主要是()

A.从农村到农村B.从农村到城市C.从城市到农村D.从城市到城市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年增加。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外,还有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此外,人口的流动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

阅读上述材料,完成16—17题。

1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移民。下列属于迁出地“推力”的是()

A.库区及沿线地区耕地减少,环境承载力下降

B.移民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

C.移民迁入地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D.移民对迁入地的生活习惯不大适应

17.下列情形中,由于“中间阻力小”造成的是()

A.与安徽相比,贵州的农民较少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

B.湖南人更愿意去广东而不是环渤海地区寻找发展机会

C.教育背景不太好的人往往不选择出国

D.西北大学的同学南下深圳谋职

18.下列关于城市区位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拉美的城市大都位于平原上

B.中低纬低海拔沿海地区城市相对密集

C.河流对于深圳的形成与发展起重要作用

D.气候条件对城市的具体选址有特别大的意义

19.限制我国华北平原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资源D.土壤

20.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文化因素D.社会因素

右图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2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哪一处的交通最便捷

A.甲B.乙C.丙D.丁

22.该地最有可能发展成()

A.工业区B.商业区C.住宅区D.仓储区

23.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24.关于城市不同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的划分是依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B.城市等级的划分通常是依据城市的经济实力

C.城市等级的划分通常是依据城市的人口规模

D.行政级别高,城市等级高

25.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①土地价格②发展历史③交通条件④生活习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③①

二.综合题(50分)

26.2011年4月底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0~14岁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16.6%;65岁以上老年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87%.根据人口学统计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以上,或60岁以上人口达到10%以上,即算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同时,一个社会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为超少子化;15%~18%,为严重少子化;18%~20%,为少子化;20%~23%,为正常;23%~30%,为多子化;30%~40%,为严重多子化;40%以上,为超多子化。(16分)

(1)由上述材料可知,我国不仅已经跨入______________社会,同时也步入了严重______________时代。(4分)

(2)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哪些问题?面对我国的“未富先老”问题,请提出应对措施。

(8分)

(3)有人说,少子化可能是比老龄化更严重的社会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27.读“兰州市略图”,分析回答问题。(18分)

(1)兰州位于_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其所在地形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年降水量约为400毫米左右,属________气候。(6分)

(2)从城市地域形态上看,兰州属于________,造成这种城市布局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布。(6分)

(3)根据图中信息,试分析兰州石化区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6分)

2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柴静的《穹顶之下》播出后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请你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目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10分)

(2)请你说说城市化问题的解决途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6分)

高一地理学习方法

【关于系统学习】

1、我们应该认真阅读课本,掌握课本上的所有知识。在阅读教科书时,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做:阅读课文的标题,了解课文的主要知识,在心里建立最基本的框架,然后阅读课文,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然后阅读笔记和地图,帮助我们理解课文。我们可以在课前和背诵期间做这件事。

2、必要时,我们可以参考资料,帮助我们加深对教科书知识的理解。

3、积极思考、注重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我们在该地区的空间定位,两个是至关重要的。例如,面对一个经度和纬度,我们首先确保它在大陆,哪个国家,然后我们将开始认为这个国家的一些特征,如自然条件、经济水平、etc、If足够的时间我们可以继续蔓延,想想这个国家的历史、等基本情况。如果我们注意发散思维,平时做艺术综合主题更容易开始。

4、严格的思考。例如,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有非常明显的纬度线、自然带、气候类型、沿南北方向、沿东西方向或纬度方向延伸。以赤道为轴线,南北草原气候,然后向北和南地中海气候。当谈到东非高原,赤道穿过东非高原时,它被认为是热带雨林气候,但它已经变成了稀树草原气候。在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注意掌握这一共性,而且要注意这些个性。我们不仅要注重整体,还要注重局部等。

【关于地图】

1、多看地图,每天看,边看边想联系,尽可能用自己的知识点,移动全身,用图片和书评。每天30分钟看照片的时间,确保你得到。

2、地图是关键。最好记住大陆和国家的地形图,在确定经度和纬度线之后准确地确定地理位置。明确中国四个高原和四个盆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特征、动植物。

3、图与图的转换:将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平面图转换为立体图,局部图转换为全图,表转换为图、扇形图和条形图等。

4、图形与文本的转换:尽可能地把所有知识点放在地理教材中去理解和掌握各种图形,不去记忆,学会把图片和文本从空气中转换出来。例如,获取等高线图,从地图上的等高线可以从等高线方向、密度、山区趋势变化规律、坡度大小、农业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解读。

5、应特别注意五条经线和五条纬线。在训练中,我经常问自己要弄清楚这十条线穿过的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在不超过十度的经纬度范围内勾勒出轮廓。描述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学会分析自然、环境、能源、气候等地图。

【关于课堂】

1、为了有一个好的预览,非常重要的是要快速地看一看,并得到一个总体的印象。

2、上课认真听讲更重要。通常情况下,当你分心时,你会发现自己从斯里兰卡跑到阿拉斯加。

3、适当的强调地指出,记住老师强调的内容,记住我不能立刻理解内容。做笔记时最好带一个5的空间,容易使注释和n的审查。盲目滥用笔记,努力没有泄漏,说明这是一个神话,因为记得多影响讲座。

4、上课后及时复习,当天巩固,效果最好,然后是一周小复习,每月一次大复习。

高中地理第一卷应注重理解各种地理现象的原理。第二卷侧重于人文地理学的分析与应用,根据农业、工业等大板块逐步消化,最后进行综合实践。


    197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