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书法>书法作品欣赏>

春望杜甫硬笔书法作品图片

礼镪分享

  春望是我国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诗作之一,这首诗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这首诗的硬笔书法现如今受到许多人的欣赏,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春望杜甫硬笔书法作品图片。

  春望杜甫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本诗选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fu)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春望杜甫硬笔书法图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首联从大处着眼,为悲壮之笔.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自然规律不会因时势的变化而改易,眼前人事和永恒时空的对比,使诗人更强烈地感觉着内心的荒凉寂寞,以至于所见只剩下山河草木,一片空廓.司马光《温公续诗话》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此联明为写景,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称赞这一联:"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百代而下,当无复继."

  春望的创作背景

  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唐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唐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

  唐肃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fū)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唐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被困居住在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无限的感慨。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


猜你感兴趣:

1.春望楷书书法

2.朱熹春日的精美书法作品图片

3.春望的硬笔书法

4.春望杜甫硬笔书法

5.春望硬笔书法

6.杜甫的诗歌代表作是什么

    3763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