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书法>书法作品欣赏>

经典的对联楷书书法作品图片

礼镪分享

  对联是我国独特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经典的对联楷书书法作品图片。

  对联楷书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 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 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 一阴一阳之谓道。” 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42章。) 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

  好看的对联楷书书法作品

  《 周易· 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 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夫、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中华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 集体无意识。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对联的对偶阶段

  时间跨度为 先秦、两汉、三国、两晋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 易经》 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明夷》卦“ 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 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系辞下传》)、“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 各从其类也。”(乾·文言传)

  成书于 春秋时期的《 诗经》,其对偶句式已十分丰富。 刘麟生在《中国骈文史》中说:“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毕具”。他例举了正名对、同类对、 连珠对、 双声对、 叠韵对、双韵对等各种对格的例句。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风·子衿》)、“山有扶苏,隰有荷花。”(《郑风·山有扶苏》)《 道德经》其中对偶句亦多。刘麟生曾说:“《道德经》仲裁对之法已经变化多端,有连环对者,有参差对者,有分字作对者。有复其字作对者。有反正作对者。”(《中国骈文史》如:“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八十一章)、“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二十二章) 再看 诸子散文中的对偶句。如:“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武成》)、“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等等。辞赋兴起于 汉代,是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的新兴文学样式。对偶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美的修辞手法,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如 司马相如的《 子虚赋》中有:“击灵鼓,起烽燧;车 按行,骑就队。”


猜你感兴趣:

1.精美的草书字体对联书法作品图片

2.春联毛笔书法作品欣赏精选

3.颜真卿楷书对联七言图片

4.精选的春联的书法字体作品图片

5.有关春联的毛笔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6.颜真卿楷书对联图片

    374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