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惇精选行书书法
黄惇他所著的《中国古代印论史》,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96年被定为文化部艺术院校重点教材之一。在我国书法界上有着极大的影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黄惇精选行书书法,希望对你有用!
黄惇精选行书书法欣赏
黄惇精选行书书法图片1
黄惇精选行书书法图片2
黄惇精选行书书法图片3
黄惇精选行书书法图片4
黄惇个人概述
黄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47年生于江苏太仓,祖籍扬州。1982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 术系,师从陈大羽教授攻读硕士学位。1985年6月获文学硕士,毕业后留校。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全国篆刻艺术展评委、江苏省美术馆艺术鉴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等。 黄惇教授注重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并重,篆刻作品1983年曾获《全国篆刻征稿评比》一等奖,书法作品1993年曾获《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其作品曾参加历届《全国书展》、历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历届《全国篆刻艺术展》。并曾多次参加国际展览,如《日本海外总合书展》、《韩国第十一届国 际艺术展》等。作品曾为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及海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十多年来,他曾撰写书法、篆刻史论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刊登于《书法研究》、《中国书法》、《中国篆刻》等多种专业刊物上。曾多次出席国际书法研讨会,如“国际书法史研讨会”、“韩国汉阳大学96国际学术会议”、“香港中文大学97中国书法国际学术会议”等。并应邀讲学于中央学院、山东工艺美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著有《中国书法全集--董其昌卷》、《董其昌书论注》、《中国古代印论史》、《中国书法全集--金农、郑燮卷》(与周积寅教授合作)、《中国书法通史--元明卷》等。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黄惇主编的《书法篆刻》教材,至今已重印逾十万册。他所著的《中国古代印论史》,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96年被定为文化部艺术院校重点教材之一。
行书书法的特征
行书书法是介于楷书书法和草书书法之间的书法体,行书书法和楷书相比,行书书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减省点画
为了书写简便,行书书法对楷书的某些部位作了简化,或减省点画,或并合线条。如“话”字的“言”字旁,原楷书繁写为七画,写行书书法就只有两画,省去了五画;“然”字的四点水,由四点变为一横,省去了三画;“近”字的游水,由一点三弯折加一平捺,简化为一竖横折,也省掉若干弯曲波捺;“佛”字中间原是变形的“弓”字,现用横折弯勾代替,一下子省去了两弯。减省点画,大都在字的部首偏旁方面用得最多。
笔势流动
写楷书要求点画分明,一笔一画地写,写行书书法则可点画连起来,在点画之间增加勾挑与牵丝。勾挑是在没有勾挑的点画上,顺势写出短勾,如“古”字的横画,“好”字的撇画;牵丝是在前后不相连的点画之间顺势用细细的牵丝相连,如“丝”宇中间的点画,“心”字的中右两点。行书书法的点画之间有了勾挑与牵丝,便显得笔势流动,意态活泼。但需要注意的是勾挑与牵丝不能太多,否则用笔就显得不干净,造型也不美观了。
行书书法的书写笔顺,采取的是草书笔顺,同原有的楷书笔顺不同。如“秋有戎半”四个宇,前为楷书笔顺,后为草书笔顺。在写行书书法时,改变书写笔顺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而且要合乎草书的规范。
用笔灵活
行书书法用笔比楷书灵活,同样的点画写法不大受约束。如“戈”字,横画写好后,既可以直接从右侧翻笔上去写戈勾,也可以从右侧上去绕个小圈再写戈勾;“也”字的浮鹅勾,由上翻笔向下也行,由下直接写下也行;“木”字旁的“木”,一般是写好横竖画后,笔势从左边写撇挑,但如果从右边翻笔写撇挑,也有道理;至于提手旁的一挑,如果依照楷书写法,由上回锋写一挑固然好,用牵丝把竖勾与斜挑连起来写则更佳。
体态多变
行书书法是介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活动范围广,表现力丰富,往往一个字有几种写法,体态多变。如“是”字的四个字尾,“花”字的四个字头,写得有收有放,有工整有写意,同中有异,多样而统一,饶有趣味。体态多变是行书书法的长处,是楷书和草书所望尘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