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文化手抄报>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手抄报

泽璇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手抄报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都有哪些经典的句子可以借鉴?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手抄报,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手抄报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手抄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手抄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手抄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手抄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手抄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手抄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手抄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手抄报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

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民族之所以有凝聚力也完全是因为文化让我们有了民族的归属感,而文化也是我们国家立身于世界之林的根本,没有一点文化底蕴的国家,发展只是一句空谈,甚至只是一个笑话。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而中华文化则赋予了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深厚的思想。现在我想谈的是众多传统美德中的几个。

助人为乐。作为高中生,我们对于这句话已经熟的不能再熟了,可真正做到助人为乐的占了多少。事实上我们中的许多人扮演的一直是看客这个角色。看看《感动中国》中的感人事迹。因为帮助别人而奉献了自己的精力,青春,时间,这不是为了去博得大家的赞赏与关注,其实这是对生命,对人生的一种态度。人嘛,生下来就是去经历一些事,去做一些事,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在平凡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有句话叫“见死不救”,对于这点我表示真正的愤怒。每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与救赎的,这不仅仅是对生命的质疑,更是对自己良心的放逐。

为什么会有人在看到幼童卡在阳台上即将掉下的时候毫不犹豫的爬上楼房用自己的双手去托着一个岌岌可危的生命,为消防人员赢来宝贵的救援时间,让一个还未绽放生命光彩,充满希望的小生命留在这个世界上呢?是我们中华文化赋予了他一颗让人尊重的良心。所以作为祖国的未来栋梁的我们,请让我们用我们的行动去感动身边的人,去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

季节的更替,太阳的东升西落,都遵循着自然法则。几千年前,中国人的祖先总结了自然规律,为后人留下了智慧的结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天耕种秋天收获,这是前人留下的规律。”祖先留下了许许多多智慧的总结。但是智慧的总结现在被世界遗忘了,过去的习俗已经被遗忘,西方国家的节日却被人们铭记在心。

春风拂过大地,花蕾向外张望,布谷鸟的叫声提醒他们要播种了。

每当奶奶听到杜鹃叫时,她总是忙着准备播种。奶奶拿起一把大锄头,眯起眼睛,抬头望着天空,捡起蚕豆种子,叫我去田里。在泥泞的山脊上,我踩着小鞋子上的脚印,手里拿着一把小锄头,在背上摇摇晃晃地走着。奶奶笑着说:“差不多了。”你不能吃豆子。如果你吃了,以后收获的时候你就不能吃了。”在这一段话中对现场。听着锄头周围挖掘的声音,“布谷鸟悠扬的歌声。奶奶把两个手指伸到她的手掌里,两只大手拿起一个光滑的锄头开始挖掘。我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挖掘,但是很快我就汗流浃背了。奶奶过去常在屋前用一把大锄头挖洞。我就用一把小锄头把洞埋了。奶奶在豆子旁边,我把石头按在豆子旁边,趁奶奶不注意的时候,把豆子捡起来放到石头里。把豆子捡起来,送到嘴里。结果,吃了一口土后,奶奶看见了,笑了,拿出一把种子,说:“到那边去,在地上吃。”穿过短短的小路,走到田埂上,坐下来吃瓜子,时不时地拿起几粒谷粒跑到奶奶面前。

晚上,我们举起锄头,抱着小桶回家。进门的时候,我看见妈妈在厨房里做饭,喊着:“妈妈,我回来了。”妈妈微笑着走了过来,拍了拍我的泥土,递给我和奶奶一碗热汤,让我和奶奶单独在一起谈论这个地方。

那个时候,家里总是挂着旧的黄色日历,一天就翻了。现在旧的日历不见了,新的日历也变了,但是以前的那个日历还没有翻过。

随着时间的流逝,中秋节、端午节、寒食等节日都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双十一”和情人节等其他一些人为的节日在公众中变得热闹起来。

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西方文化的冲击,过去的喧嚣,今天的萧条。二十四节气的运用,外国人的嫉妒,国内人民的冷漠。新历法充满了其他国家的节日,而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却渐渐的被忽视,这种现象令人痛心。

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应该重新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丽,重视传统文化,牢记中国人民的智慧。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范

中国!一个伟大的国度,拥有浩瀚的疆土,几千年以来,孕育了多少才识过人的军事家,才华横溢的诗人,目光长远的君王,天马行空的艺术家,他们,在自己祖国的领土上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奇迹!

例如:“万里长城”,“兵马俑”,“莫高窟”,《离骚》,《史记》……而创造这些奇迹所需要的精神,便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熔铸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它,有的在宏伟壮观的建筑上传递,有的在包含情感的字里行间中流溢,还有的在苍劲如龙的笔墨里婉转……这些丰富的文化遗迹在飘荡的历史长河中仍然是保留了下来,这,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独一无二的财富!

如今,在我的脑海里,却清晰地记得在小时候参加的一次游行,在那次的游行中,有一种叫做“飘色”的绝妙艺术无不吸引着我的眼球,那也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中国的文化,第一次体会到了它的博大精深,也是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浓厚气息,每每回忆起这次的经历,心中总不由得涌起一种炎黄子孙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飘色“又名”抬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民间大型造型舞蹈,是中原地区民间春节社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传承至今的中原"抬阁"被誉为"华夏一奇",被外国人认为是”中国隐蔽的文化“在中华民俗和中国民间艺术领域影响甚广。

“飘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能给人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的感受,还能给我们带来一种来源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自信与骄傲,这种文化遗产难道不让人重视与珍惜吗?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却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淡忘了往日辉煌的文化成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于现在文化以及科技创新的事业中,忠心与历史文化的人却是越来越少,对此,我不禁感到了一丝紧张。作为一位中国人,我们难道不应该去深入了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吗?难道就不应该传承这几千年下来的宝贵文化吗?我们绝不能让如此众多珍奇的文化遗产泯然于滔滔的历史长河中!为此,我对于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考场表示赞成,因为这样便能人为地督促我们学好语文,更好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弘扬传统文化格言警句

1、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3、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创造先进灿烂中华文化。

4、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5、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

6、传播古典文化,成就华夏修养。

7、弘扬传统文化,缔造华夏智慧。

8、东方文化之源,当代修身之所。

9、培养中国魂,树立中国心。

10、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1、用东方智慧优化您的生活。

12、尊重人才,鼓励创造;尊重学术,发扬民主。

13、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创造人类先进精神文明。

14、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

15、弘扬文化遗产,构建文明世界。

16、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

17、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18、保护文化遗产,珍藏历史精华。

19、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明祥和社会氛围。

20、学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财富。

21、传播传统文化,修身美家平天下。

22、吸千秋文化,立万代基业。

23、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24、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25、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魅力。

26、传古今经典,树当代风范。

27、传授东方经典,培训传统文化。

28、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29、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30、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

31、纵有金山银山,难买文化遗产。

32、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33、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34、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人生。

35、传承国学精华,陶冶精神情操。

36、穿越时空的魔法武器——文化遗产。

37、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

38、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39、破坏古迹,就是破坏你的未来。

4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4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4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4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45、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4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48、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49、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50、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5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52、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53、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5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55、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56、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5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8、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59、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6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799118